甲方(孩子)不得在周一到周五利用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周末利用不超过1小时;乙方(家长)以身作则,不沉迷于手机,不得在甲方学习时看手机——新学期开始,杭州一所中学的400余逻辑学生全部签署这样一份《电子产品“断舍离”协议》。
“希望通过签署协议书的办法,让孩子们学会精确利用电子产品,也呼吁家长们放下手机,精确陪伴孩子,构建正向的家庭联结。”3月1日,杭州市澎诚中学校长夏明见告澎湃***(www.thepaper.cn)。
该校开展这项活动,源于超长寒假后部分学生的变革。“这个寒假有50天,开学后老师创造,孩子们对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依赖明显增强,上课状态也有松懈。”夏明表示,学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全校只有19个孩子平时不打仗电子产品,超过一半的孩子在周一至周五利用手机,个中有近10%利用较频繁,“问卷中也有针对家长情形的调查,很多家长坦言,自己在家陪伴孩子时也常常利用手机。”

基于上述问题,学校在2月23日进行的家长会上做了一次考试测验:家长会“没收”所有手机,让家长们进行一次换位体验。一个半小时的会议,没有一名家长起身来拿手机,都专心记起条记,听老师讲述,效果很好。
同时,学校下发了《电子产品“断舍离”协议》,请家长和学生一起签署履行。澎湃***从协议上看到,条款对双方行为都作出约束,哀求孩子们在上学的周一至周五不得利用电子产品,周末不超过1小时,若要查阅资料需在家长陪伴下完成;家长们有权保留电子产品,要以身作则,担保自己不沉溺于手机,不得在孩子学习时不雅观看手机和电视消遣。如果孩子违规,将面临取消周末手机利用权、进行班内书面解释、将电子设备交给学校代为管理等“惩罚”。
“呼吁放下手机,是一种形式,归根结底是希望家长和学生一起作出改变,发掘更多除了手机以外的生活中的快乐,创造出更多的家庭共同话题。”夏明向澎湃***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