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上午,在鹤壁市淇滨区钜桥镇刘寨玉米试验基地,千亩大田郁郁葱葱、穗穗玉米饱满圆润,一片金色的丰收景象。由河南省科技厅组织履行、河南农业大学主理的河南省重大***专项“机收玉米新品种选育及配套生产技能研究”玉米新品种示范不雅观摩暨“豫单976”现场测产正风起云涌进行。
河南省科学技能厅一级巡视员夏培臣,河南农业大学校长介晓磊,河南省科学技能厅当代农业屯子科技处处长李锦辉,河南省财政厅科技奇迹处处长李旭,河南省农业屯子厅种业处处长江传杰,河南省种业中央主任马运粮等出席活动。河南省重大***专项各课题卖力人、鹤壁市有关单位卖力人及我校干系单位卖力人等参加活动。
在玉米新品种示范基地现场,项目主持人、河南农业大学李玉玲教授向大家先容了项目新品种田间展示示范情形,逐一讲解了103个品种的选育单位、表现特点及紧张机收性状特性,“这些品种中,靠近90个亩产量超800公斤,30个亩产量打破900公斤,还有几个亩产量打破了1000公斤。”

▲河南农业大学李玉玲教授先容项目情形
按照农业屯子部规定的玉米测产办法,由河南省种业发展中央周继泽副主任领衔的测产专家组随机抽取5个样点对玉米新品种“豫单976”高产示范方进行了理论测产和实打测产,理论测产结果为:均匀亩穗数为5409.03穗,均匀每穗549.27粒,实测千粒重390.5克,理论产量为1160.18公斤/亩,八五折后均匀产量为986.16公斤/亩。利用玉米籽粒联合收成机器进行实打测产显示:收成面积0.51亩,收成籽粒鲜重616.2公斤,测定籽粒含水量为30.9%,按14%标准含水量折合产量为970.8公斤/亩。
▲项目主持人河南农业大学李玉玲教授先容新品种田间展示示范情形
▲项目主持人河南农业大学李玉玲教授对展示品种豫单976进行先容
▲与会专家不雅观摩玉米新品种
专家组认为,豫单976作为籽粒机收的代表性品种,具有适宜籽粒机收、籽粒产量高、商品品质优秀、综合抗病性和抗逆性好、株高和穗位高适宜等优秀特性,在今年玉米成长关键期间遭遇高温、干旱、阴雨、玉米螟虫害发生较重等不利困境条件下,依然表现出综合性状优秀的突出上风,市场推广运用前景广阔,依托上风种子企业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将有助于促进我省玉米家当提质增效、农人增产增收。
▲与会专家现场不雅观摩玉米新品种
种子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最根本的生产资料,是当代农业的基石和“芯片”,优秀品种是支撑家当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根本和根本保障。玉米是我国第一大作物,黄淮海地区是我国玉米三大主产区之一,个中河南省常年播种面积5000万亩以上,产量占全国玉米总产的8%以上。河南省不仅是商品玉米生产大省,还是畜牧养殖业、工业加工、食品加工和能源等行业综合利用大省,对优质质料玉米刚性需求兴旺。目前,我省玉米综合机器化程度在85%以上,玉米收成以机器摘穗为主,而籽粒直收比例不敷10%,玉米生产全程机器化程度仍较低,生产本钱偏高。随着我省屯子劳动力减少、人力本钱的大幅度攀升及地皮流转和规模化栽种等成分影响,实现玉米从种到收的全程机器化已成为确保增产增收、提高生产效益、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一定趋势。
▲豫单976试验田
▲豫单976样株
河南省重大***专项“机收玉米新品种选育及配套生产技能研究”项目履行以来,以河南农业大学李玉玲教授为代表的的育种专家,环绕我国玉米种质资源匮乏的“卡脖子”难题,以优质专用、抗逆稳产、高产、适宜全程机器化为主攻目标,领悟当代分子和常规育种新技能,创建当代高效的育种技能体系,挖掘并创制综合性状表现精良玉米种质资源28份,选育适宜全程机器化、抗逆稳产玉米新品种4个,筛选抗逆稳产、综合性状优秀的机收玉米新品种或新组合25个,并在我省不同生态区建立展示示范基地,为促进我省玉米生产全程机器化奠定了坚实根本。
▲实打验收现场航拍
▲豫单976籽粒机收专家验收现场
▲实打验收现场
▲收割籽粒进行装袋
▲收割装袋后进行称重
▲实打验收现场丈量含水量
夏培臣对省重大***专项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肯定。他指出籽粒机收已成为制约实现我省玉米生产全程机器化的瓶颈,哀求要以我省玉米家当发展为导向,进一步加强干系领域研发水平,加大协同创新力度,推动我省玉米家当高质量发展。
省财政厅、农业屯子厅、河南省种业发展中央干系单位卖力人就做好专项干系事情提出了辅导见地。
介晓磊在会上表示,玉米作为我省第二大作物,第一大秋粮作物,在我省农业生产中霸占主要的地位。随着我省社会经济发展,适宜全程机器化、抗逆稳产玉米新品种选育亟待实现打破。河南农业大学一定要发挥我校玉米遗传育种研究上风,以高度的任务心,在上级组织的领导下,从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确保专项各项事情顺利履行。
编辑:李甜甜
图文来源:河南农业大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