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是爱情,TA却把你当生财之道
你以为是知音,TA却把你当自动提款机
没想到与TA的首次“奔现”之地,竟是在法庭

……
近日,宝山区公民法院
审结了一起
标的额高达170万余元的诱骗案
事情要追溯到2018年
李老伯通过微信“摇一摇”
结识了“单身妙龄女子”吴某
两人隔动手机屏一来二往
于是两情面感逐步“升温”
“嗲嗲糯糯”的甜美声音
脸庞姣美的“自拍照”
更是让李老伯上了头
逐渐陷进了“恋爱陷阱”
这样的场景
坊友们肯定都很熟习
李老伯肯定是“中招”了
谈了四年“甜蜜的恋爱”后
李老伯与吴某终于奔现了
双方见面的地点
竟是在法院
“网恋”四年未见面
上海爷叔被骗170余万
四年里,一贯没有以真面孔示人的吴某常常用生病须要钱治病、外婆去世须要丧葬费等情由找李老伯帮忙。李老伯也是有求必应,在这“甜蜜的爱情”中,多次转账给吴某总计170余万元。
而深陷“甜蜜陷阱”的李老伯却不知道,自己的养老钱被吴某用于打麻将、日常开销、请他人用饭等,挥霍一空。
“相恋”四年
却从未相见的“恋人”
直到开庭审理时
才实现了“网恋奔现”
更让李老伯意外的是
一贯与他建立恋爱关系
印象里\公众年轻貌美\"大众的女子
竟已年近五十
而且已婚!
嫌疑人吴某虽并不识字,但通过向他人学习编辑笔墨、捏着嗓子模拟年轻女子的声音,以及给李老伯发送从网络平台***的年轻女子照片,费尽心机伪装形象,逐步取得了李老伯的信赖,终极让他陷入“网恋”诱骗的圈套。
法院讯断
宝山区公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人吴某以造孽霸占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遮盖原形的办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殊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诱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并惩罚金公民币十万元,责令被告人吴某退赔被害人李老伯的经济丢失。
一审宣判后,被告人吴某上诉,二审法院驳回上诉,坚持原判。
和李老伯有“同款”遭遇的人
还真不少
此前小坊也曾多次宣布过
>>有名女主持叫他“哥哥”?上海爷叔为她斥巨资!老伴还卧病在床...
>>怎么又是这个男星!
上海姨妈为他斥巨资,“感情代价”拉满!
儿子根本管不住...
>>六旬爷叔恋上00后大学生?两年狂点3万爱心外卖!
结局亮了
网恋诱骗习认为常
被害人们为何会前仆后继
深陷个中呢?
“网恋”诱骗案件的“套路”特点
诱骗罪是指以造孽霸占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遮盖原形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诱骗罪的行为构造
行为人履行欺骗行为→被害人产生缺点认识→被害人基于缺点认识处罚财物→行为人取得财物→被害人遭受财产丢失。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网上交友也成为一种潮流
但也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以恋爱为名、行诱骗之实
是犯罪分子的惯用手腕
“套路”每每有迹可循
碰着这“三部曲”要当心
打造“人设”
捉住被害人急于求偶、消解寂寞、得到情绪认同等生理,通过虚构编造符合被害民气坎期待的“人设”,吸引戒备能力较低、易于相信犯罪分子的被害人。
取得信赖
通过日常谈天交往等手段“加深理解”“培养感情”,与被害人建立起虚假的“恋爱”关系,并在此过程中节制被害人的各种信息,进一步取得被害人的信赖。
编造谎话
在充分取得被害人信赖之后,编造“生病”“借款”“急用”“资金周转”“共同投资”等情由,诱骗被害人支付钱款。
法官提醒:
不要轻信网上打造的“人设”,网上交友要多一份戒心。凡涉及到借款、投资等金钱话题要提高当心,建议负责核实对方身份,避免掉入骗子的“温顺”陷阱,造成财产丢失。
来源|上海宝山法院、案件聚焦
来源: ***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