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吗?外国人用的信用卡、门禁、ATM机等装的是“中国芯”,而这一“中国芯”大多来自乌兰察布商场宁区。
6月2日,在乌兰察布商场宁区皮件家当园区内一栋不起眼的办公楼里,见到了这样一幕:注塑、组立、灌封……经由40多道工序后,一个通过企业自主研发并远销美国、日本等地的3毫米超薄磁卡头便出身了。
就在几年前,这种超薄磁卡头的生产技能让天下级企业纷纭望而生畏。然而,经由不断自主创新研发,乌兰察布市泰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终于打破关键技能,一跃升为行业标杆。

“环球生产超薄磁卡头的企业只有2家,我们是个中之一,连号称生产精密仪器的日本也用我们的产品。”泰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三系系长赵晓红自满地向先容了3毫米超薄磁卡头,“别看这个磁卡头不起眼,里面采取的都是我们企业自主研发的技能。”
泰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集宁区政府2009年引进的港澳台合伙企业,紧张生产刷卡器磁卡头、卡座等高科技电子元件,产品销往环球各地,占环球市场48%的份额。目前公司已取得7项实用新型专利、8个软件著作权。
据先容,磁卡头紧张运用于银行支票识别、信用卡终端系统、ATM机等各个领域,普通磁卡头的厚度有6毫米,原材料昂贵,生产本钱高。为此,进行自主研发便成了必要出路。没有外助,没有成熟的技能,泰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团队鏖战360多个日昼夜夜,成功研发出3毫米超薄磁卡头,将超薄磁卡头的核心技能牢牢节制在自己手里。
一贯以来,生产磁卡头所需的原材料也只能依赖国外入口,为理解决这一“卡脖子”难题,该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实现了原材料的自给自足。
“目前,我们80%的原材料都已国产化,这使企业的生产本钱比以前降落了几倍。”该公司统括部部长谢志刚向先容,像从国外入口一块砂轮的价格是2600元,而国产的只有700元。
不仅是通过自主研发摆脱了核心技能受制于人的困境,泰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还成为环球唯一一家机器化生产电子元件的企业。
在干净通亮的生产车间内,机器化、智能化的事情场景让大开眼界。只见自主研发的10多台“组立机”有序排列着,1名员工来回巡视着2台机器,上料、检测……伴随着机器手闇练抓放及红外线的准确检测,一台台合格的小卡座,在运送带的推送下就进入了包装盘,12道工序几分钟就自动完成了。在智能化的“加持下”,公司的产品不仅质量高,订单量也很稳定。
“疫情前,公司年产值4000万元,今年年产值估量达到2500万元,上缴税金300多万元。”该公司总经理高艳丽向先容,公司创立时只有二十几个人,现在员工达180多人。
从白手起身创办泰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到现在在磁卡首领头子域跻身国际前辈行列,从行业跟跑、并跑,到天下领跑,高艳丽坦言:“14年来,我们靠的便是自主研发和不断创新。”
如今,高艳丽又定下了新目标。“我们将连续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扩大公司的生产制造规模,逐步加大研发投入,将创新发展的主动权牢牢节制在自己手中。”( 皇甫美鲜 海军 郭奇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