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王某来到辖区派出所报警称自己被“合资人”骗走了100多万元。经调查,2017年间韩某伙同其支属潘某及医用垃圾袋制造商李某,诱使被害人参与虚假的医用耗材投资项目,骗取公民币70余万元,后又以短期投资和追加投入为名,再次骗取被害人60余万元。其间,为安抚被害人,她又以回款名义向被害人转账30余万元。
自称实力雄厚探求合资人一起创业 与“供应商”互助亲密无间
2017年,王某经朋友先容认识了“做医疗东西买卖”的老板韩某。通过进一步理解,她得知这个韩老板的实力非同一般,其舅舅是某医疗东西上市企业的老总,资产过亿,与沪上多家有名医院都有互助关系。而韩老板自己也是一名“女强人”,正动手创办一家医用耗材公司,她对别传播宣传新公司销路畅通、利润丰硕,目前也正积极探求“有识之士”一同加盟。

王某对医用耗材行业并无太多理解,但听到利润颇丰后有所触动,9月她应邀来到韩老板的办公室喝茶谈天。其间,韩某向她出示了干系“资质凭据”和“经营执照”,并声称自己此前有过类似的创业经历,与各大医院十分“熟络”,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互助模式,而且利润可不雅观。王某见到韩老板坐拥豪华办公室,各项手续完备完好,对医疗行业也能侃侃而谈,于是武断了投资加盟的决心。
不出半个月,“合资人”韩老板打来电话“报喜”,她见告王某公司接到了第一个项目:为某三甲医院供应一批雾化器。王某大喜过望,当即与之约定见面切磋。两人见面后第一韶光签署了《项目互助协议》,约定互助经营一次性医用耗材,项目单位为市某三甲医院,总金额为180万元,订单的供应者是该医院的“何主任”,物色的产品厂家是有长期互助关系的医疗用品供应商李某,详细操办由韩某卖力,王某则卖力出资70余万元,并在末了约定王某将分得100万元利润。切磋完毕,出于对韩老板的信赖,王某很快就将70多万元一次性打入其银行账户。韩老板也很“懂规矩”,在不到两天韶光内就成功订货,同时将转账给厂家李某的交易凭据通过微信发送给王某,让其安心。
“医用耗材公司老总”韩某与“耗材供应商”李某已经互助过多次,两人于2016年结识,当时韩某向李某采购了一批医用垃圾袋。事实上,李某的公司除了生产医用垃圾袋外就再无资质和能力生产其他医用耗材,两人之间也根本没有其他的业务往来。但是韩、李之间相互照料、“合营默契”,韩某每次“接到订单”都会来找李某“订货”,其目的便是想通过李某做虚假的银行流水。
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韩某曾多次向“客户”和“合资人”先容李某为她的全国供货商,并称其公司生产的口罩、呼吸面罩等医疗耗材质量过硬、品种完好。为了使人相信她与李某有正常的业务来往,韩某还多次约请“合资人”进行实地参不雅观。在她带领这些“合资人”参不雅观产品仓库的同时,李某也在会一旁陪同“打掩护”,韩某还特意叮嘱如果事后有“合资人”致电讯问,就让李某称自己身在外地,详细业务找韩老板接洽。两人的“合营”行云流水,蒙骗不少了投资者,这次骗得王某的“区区”70万也不在话下。
稳住受害者感情让姨妈假扮主任作证 骗得钱款用于偿债
除了来自李某的“精妙合营”,韩某为了使“整出戏”更加逼真乃至动用了“家庭关系”。她让自己的姨妈潘某扮演目标医院的“何主任”并收到“奇效”,借助姨妈“博识的演技”韩某多次稳住受害人的感情,将骗来的资金悄悄消化。事后,受害人王某讲述,自己与这个“何主任”就有过打仗,而且就在三甲医院底楼的大厅内。
距接单已经由了数月,但回款却一贯未能到账,心有不安的王某电话联系韩老板讯问情形。此时的韩某依旧不慌不忙,回应称钱还在医院“何主任”处,不放心的话可以带王某去见见她。当日中午,韩某如约带着王某来到医院底楼的大厅内,在一个清冷的角落,她们见到了“传说中”的“何主任”。这个主任年约50,身着白大褂,带着一股“学究气”,在大略互换之后,王某就轻易相信了她们“只需再等几天”的说辞。
在王某耐心等待收益期间,韩某想尽方法多捞钱财。她先以收到部分回款为名,主动转给王某20万元、10万元安抚其感情,后又称“何主任”供应“短期订单”、订货资金不敷,向王某再次伸手,先后追加投资35万元和30万元。此时王某对韩老板仍旧坚信不疑,逐一知足她的哀求。后据调查,以上所有的投资资金都被韩某用于偿还个人债务。
2018年3月,王某迟迟收不到回款,同时与韩某失落联,才知觉自己被骗,遂向警方报案。韩某到案后百般抵赖,拒不承认自己有诱骗行为,她还几次再三辩白回款韶光长达数月,货款收不上来是医院的缘故原由。直至被查证涉案医院没有所谓的“何主任”,且采购雾化器一事根本是子虚乌有,她方才沉默不语。
经查,韩某以共同投资医用耗材为名,诱使被害人出资共计100余万元,实际却用于偿还个人债务,其行为已涉嫌诱骗罪。日前,上海市松江区公民审查院依法对其批准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