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场景,佐证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成都造”正加速走向广阔的外洋市场。今年以来,成都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或“借船出海”走出去,或自主拓展迎进来,考验各自拳头产品竞争力,抢抓外洋订单,捕捉发展机遇。
成都企业蓄力外洋市场
一周迎来三国客商稽核

深耕成都青白江区37年的重汽成商,如今已拥有面积达1500余亩的生产基地,是成都邑企业家当生态圈新能源商用车家当链链主企业,拥有10万辆重、中、轻、专、新能源全品系的年产交付能力。
7月1日至5日,前后三拨外国客商打“飞的”来到重汽成商,稽核密度创历史记录。2日,伊朗Korough sanat khodro到公司参不雅观稽核,双方就如何推进企业间的互助与产品出口等进行了深入互换。伊朗客商带来国际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与特点等信息,并希望通过彼此间的互助,充分利用各自的产品上风与资源上风,增强重汽成商产品在伊朗国际市场的拓展与品牌打造。
随后,乌兹别克斯坦与缅甸的客商也相继到访,在重汽成商实地参不雅观稽核期间,针对重汽成商新能源产品研发、产品构造、运营场景、技能特点等进行了深入理解。对方表示,希望探寻创新互助模式,提升重汽成商新能源产品在各自市场的发卖。
成都制造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的生产线给客商留下深刻印象。冲压车间内,超大型机器人高效实行自动化冲压作业;焊接车间中,ABB高精度焊接机器人精准捕捉每一个焊点;涂装车间则不见工人身影,实施全封闭式智能化无尘涂装。在540米长的总装生产线上,一辆辆绿色重卡完成出厂总装。
“去年开始,外洋客商登门的密度和频次就越来越高了。”重汽成商干系卖力人先容,2023年,蒙古、阿联酋、印尼等多个国家的客商已相继来访,他们对公司新能源换电版产品、新能源智能矿卡等出口外洋市场进行了互换磋商。
主动作为组团“出海”
助力“成都造”阔步外洋市场
成都制造业企业正以科技创新为引擎,驱动家当创新不断升级,不仅在海内市场稳扎稳打,更将计策视野扩展至环球舞台。以重汽成商新能源产品发卖为例,上半年其新能源产品发卖古迹已跃居行业前列,紧抓“一带一起”机遇,企业加速布局,成功将产品推向非洲、南美洲及中亚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估量2024年出口量将打破5000辆。
重汽成商近期所迎来的外洋客商密集稽核,是其自主拓展国际市场努力的成果;而“成都造”的另一条出海路径——“借船出海”,则通过政府与企业的紧密互助,为更多本土品牌铺设了通往天下的桥梁。成都致力于打造制造强市,通过一系列新政方法在供给端引发企业活力,同时在发卖端创新策略,有效促进“成都造”产品扬帆远航。
今年以来,成都工业企业代表团多次“出海”行动,成果斐然,不仅成功签约大额订单,更在环球范围内构建起更加广泛的互助网络。特殊是在沙特阿拉伯的访问中,通威股份等16家链主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亮相,进一步巩固并扩大了成都智造的国际影响力。参与企业的代表纷纭点赞政府这一创新举措,认为其有效促进了市场主体参与环球竞争,实现了外洋市场资源的快速对接。
跨境电商对畅通海内国际双循环,匆匆外贸稳增长具有主要意义。成都的做法是,推广“跨境电商+家当带”发展新模式,推动“成都造”出海。去年初,市商务局出台的《2023年“成都造”家当出海系列活动方案》显现成效——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成都双流机场海关验收跨境电商出口清单超2000万票,同比增长5倍。这一“开门红”预示,2024年景都跨境电商出口将再创新高。
在环球家当深度领悟的背景下,成都企业主动出击,捉住每一个发展机遇。地面之上,国际班列从成都国际铁路港昼夜不息地驶向环球130余座城市,运送着“成都造”的各种商品;蓝天之下,近70条国际(地区)定期直飞航线加快构建“空中丝绸之路”网络,将成都的电子产品、精密仪器等投递天下各地。成都企业的“出海记”,正以加速度书写着属于这座城市的环球贸易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