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事产品方案已经10年有余,个中有一半的韶光在做患者康健管理。最近将这些年干系的思考提炼出来,希望能给同行朋友一点启示。
一、编织患者故事
在方案产品阶段,我们首先须要对目标用户群体有根本的认知。这种认知最好建立在和真实患者面对面互换的根本上。在此根本上凑集文献资料建立患者的画像(年事层、区域、性别比、地区分布、习气特点等),依此来做一些方向性的决策:本人利用还是亲友利用、利用什么样的运用终端(APP or 小程序)、产品的整体风格等等。
除了画像之外,我们最好要多网络一些范例患者的故事,形成人格化、社会化的立体形象。比如我在微糖做糖尿病患者管理,创造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人群特色差异非常大,以是我在理解这两个群体之后,建立了两种不同的用户形象,拜会旧文《用户画像推演【一】:2型糖友杨万强》、《用户画像推演【二】:1型糖友林真真》。这样在方案详细功能的时候,就可以代入“他们”来思考。

二、剖析患病旅程
当我们开始做功能设计时,可以先从患者的发病韶光轴进行详细剖析。这时候可以借用“用户旅程舆图”的剖析框架,将患者在发病前、确诊、就诊、诊后等阶段要做的事情以及痛点记录等情形下来,从中探求打破口。
我们还可依据患者旅程来确认侧重的管理阶段。侧重预防的,那么就要多关注疾病确诊前的患者情形。侧重诊后管理的,那就要重点调研患者诊后要做的事情。
三、管理疾病(数字疗法)
患者康健管理的产品方案者,都在环绕着一个梦想:自己设计的产品能治疗疾病。
最近几年,用软件治疗疾病的数字疗法观点逐渐火热。国外已经有Pear、Akili这样的公司成功推出了经由FDA认证的数字疗法产品,海内涵就寝、认知康复领域(详情可拜会《海内精神认知领域的数字疗法企业发展现状》)已经有多款产品获证,做得比较好的公司有术康、芝兰康健、六六脑等。
参考资料:蛋壳研究院《中国数字疗法白皮书》
虽然现阶段我们不一定要做数字疗法产品,但是其设计思路是值得借鉴的。比如说,数字疗法因此循证医学为根本的。我们在设计患者康健管理产品时,理解疾病的循证医学逻辑是很有必要的,而最有效的手段便是把该疾病干系的国内外最新的指南搬出来看。
我过去在查阅海内的《冠心病防治指南》中创造,冠心病有多种风险成分,这些风险成分中,大部分是可干预成分,这些可干预成分成为我设计软件的核心出发点。
在这些可干预成分中,生活办法干预非常主要,像糖尿病、冠心病、痛风等慢性病的发展大多和生活办法有关。生活办法干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我的履历来看,利用阶段性的康复操持来包装,将康复任务分解到每一天,是一个比较好的办理方案。如果再锦上添花的话,可以再加一些年夜夫辅导和社交互动。
关于这些风险成分干预,我曾经还有一个短命的考试测验:设计一套集指标的采集、管理、掌握为一体的冠心病管理方案,类似于繁芜版的CGM。当我落地时候创造,这里边涉及到的医学决策相称繁芜,如果按照传统软件的设计思路肯定会设计出超级繁芜的系统。
虽然这次考试测验没有成功,但我相信,未来在AI的加持下,我的设想终将会实现,未来的患者康健管理场景是这样的:患者利用的产品会定期采集主人的关键指标,根据智能算法对主人进行康健评估,给出个性化的运动、饮食、服药、就医建议,患者照做后再给出实时反馈。
四、切入院内管理(非必要)
我们所说的患者管理常日是指患者的院外管理,但是有时候出于获取用户或其他利益的考量,会选择和医院或科室互助。患者院内就诊是一个繁芜的流程,作为第三方企业只需切入关键节点,不要企图做媲美HIS的繁芜系统。
在探求切入点之前,我们须要理清楚患者在院内要做哪些事情,包括门急诊、住院场景。在剖析完每个环节之后,探求患者上线(注册产品)的最佳节点。识别做事患者的必要环节,在这些环节中提炼目前院内流程无法做好的部分,那么可以在产品上钩划对应的功能。
牢记,院内管理的功能构建一定是为自己产品主线做事,不要被互助年夜夫的想法牵着鼻子走。
五、提升允从性
患者康健管理产品是逆人性的,不像抖音能给用户带来即时的快乐,它的代价须要长期利用才能感想熏染到。大多时候,我们会面临这样的苦恼:患者注册了产品后留存率很低,用了几天再也不来了。
因此,我们须要利用一定的产品运营手段,提升用户粘性。在这里先容一种“上瘾”模型,小伙伴们也可以借助其他产品运营模型。
借助《上瘾》模型,列出可能提升患者允从性的产品功能,然后根据实现的受益范围、所需资源等成分评估优先级。比如说,冠心病患者多数为中老年用户,我们根据他们的年事层次推出了康健分、送寿桃、康健分等功能,有效提升了他们逐日做康复任务的积极性。
六、建立私域流量池
私域流量池是近几年比较火爆的观点,在营销领域运用的比较多。建立私域流量池紧张借助微信“百口桶”来搭建,即小程序、"大众号、企业微信、***号等,目前也有不错的SaaS做事商供应花样繁多的运营工具。
建立私域流程池有三个层面的好处:
第一个层面,帮助员工更好地洞察用户,网络反馈及潜在需求,培养忠适用户;第二个层面,用更高效的办法办理患者的医疗需求、培养康健的生活习气,减少对应的产品功能研发投入;第三个层面,变现。当然,每个层面对企业的运营能力和计策策划能力的寻衅是不一样的。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形,决定是否要做对应的投入。
七、探索商业化
商业化是做患者管理最头疼的问题,目前市情上最成功的变现办法是卖药,其他的方向都处于在弯曲的道路长进步。
1. 付费软件
如果对软件本身收费,有三个大的方向。一种是进医院,先得到医疗东西证书,然后进医院开处方,患者用医保支付,参考术康。一种是卖给企业,作为企业福利由企业统一采购,由员工利用。还有一种则是面向患者直吸收费,参考脑青松。
2. 医药电商
目前唯一行得通的办法,目前已经有京东康健、智云康健、医脉通等企业成功IPO。
3. 医疗做事
第一批做互联网医疗的厂商该当都考试测验过医疗做事变现。我在微糖时候,一开始在线问诊一片欣欣向荣,可后期停掉对年夜夫的补贴,实施问诊收费,问诊量急剧低落。后来设计的长期做事包也面临和线下医院(有医保)的直接竞争,这条路也不太可行。
随着软件技能的成熟,实体医院搭建互联网医院的本钱越来越低,线上医疗做事会逐步成为实体医院的延伸做事办法,第三方的机会愈加有限。
4. 康健演习营
我们考试测验过做支架术后患者康复演习营,患者的留存率及复购情形都还可以。这种办法可以养活小而精的团队,大规模复制难度较大。
5. 异业互助
如果有稳定的获客渠道,但是没有产研、运营资源,异业互助是比较可行的办法。可以选择和保险、保健品、医药电商等第三方互助,直接将流量变现。
7. 供应患者管理办理方案
之前看到过医脉通给美敦力做的患者管理办理方案案例,以供应软件+运营做事的办法收费。当然,这类方案也可以卖给保险公司。
七、结语
我对患者康健管理这个方向又爱又恨。爱的是这个方向考试测验利用新技能给患者供应传统医疗之外的代价,是非常故意义的。恨的是这个方向赢利太难,许多次都在探索商业化中铩羽。回顾过去,觉得自己像极了西西弗斯,始终无法将石头推到终点。
因此,想做患者管理的朋友,须要先想清楚:是否想好了可行的盈利路径?在短期内是否承担变现的压力?总之,即便看好患者康健管理这个方向,但是也要顾及当下的生存问题。
本文由 @女侠的产品江湖 原创发布于大家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容许,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不雅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家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供应信息存储空间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