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号苹果充电线;20~35号安卓充电线
为了这次评测,电气工程师小哥哥瞒着魏老爸又买了一台新设备,耗资 6500 块大洋(嘘,保密!
)
利用苹果手机的朋友请关注序号1~20,安卓手机请看序号21~35。全文较长,专业词汇较多,等不及的朋友这里直接查看评测结果↓↓↓

如果你已做好生理准备,那就跟随我们的评测,一同来看看每天都在用的充电线,究竟“有多不一样”吧!
从样品百口福可以看出来,充电线的价格可谓是“大相径庭”,便宜的 1 块几,贵的就要上百块。都是充电线,买回来也都能充电,便宜的和贵的究竟差在哪里呢?
我们首先对 35 款充电线进行了最主要的充电速率测试。
苹果充电线选用了 iPhone 12+原装 20W 充电器;安卓则是华为 mate30pro 手机,分别用了华为原装 65W 充电器及苹果 20W 充电器。
在手机电量为 15% 时,分别测试了每款充电线充电时的电压、电流、功率,结果如下:
01 苹果充电线推举
02 安卓充电线推举
否则要么不能共用,要么不能充电,要么不能快充……作为消费者来说,真的心累。什么时候能统一起来啊!
!
!
二、耐用弯折测试
最近的不解之谜:我的充电线,为什么特殊随意马虎坏!
!
!
我们也在公司群发起了投票:
通过投票结果来看,充电线常见的“两大去世因”分别是:外不雅观破损和无法充电。前者比较随意马虎理解,也很常见,基本与线材材质和表皮厚度有关。
但后者……就必须要靠实测了。
接下来,我们就进行了一项非常费充电线的实验:将 35 根充电线请上了线材弯折机,在 50cm 处挂上一颗 500g 的砝码,仿照拔线的力度;设置两边摇摆,单边摆动 90° ,仿照日常利用时的弯折情形。
耗资6500块的新设备
记录每根充电线在弯折多少次之后涌现外不雅观破损、多少次后无法充电,并选出“抗造强者”——
在 6 万次弯折后,仍旧可以充电的选手分别是:2号、5号、6号、9号、28号和33号。充电线常常坏的朋友,可冲!
三、样品拆机测试
在上一轮的投票和弯折测试中,都有涌现:表面无缺无损,但便是无法充电了的征象。
为了不让大家的充电线去世得不明不白,我们接下来又双叒叕进行了一项费充电线的实验——电气工程师把充电线都拆了!
充电线从外不雅观来看,由线材和接头两部分组成。
将 35 款样品逐一拆开后,可以创造苹果充电线中的1、2、3、4、5、6、7、8、9、11、13号样品,安卓充电线中的21、22、24、26、27、28、29、33号样品整体构造较好。
01 线材
构造好、堆料足的样品,线材均采取了“镀锡铜芯+地线+铝箔+金属编织网+外皮”这样的构造。
不仅有金属抗拉层,也有铝箔屏蔽网,内部线材还增加了凯夫拉线和金属抗拉线,因此在弯折的测试中得以表现出色。
而像17、18、19、34号样品,拆开外皮后,只有 4 根线,有些还很细,因此也无法做到快充,弯折测试中坏得也很快。
02 接头
常日来说,充电线接头部分由塑料壳、内部钢套、PCB 板和接头组成。
将弯折测试中,表现好的充电线接头塑料壳拆开,创造其内部利用的是金属钢套进行封装保护,钢套和公头电焊连接,侧面利用卡扣封装,内部注塑添补。
而那种几块钱的充电线接头拆开后可以看到,线材直接与 PCB 板焊接,表面也没有封胶和钢套。
经由一段韶光的弯折后,焊接处就随意马虎断裂。毕竟……很多人都是这样拔充电线的——
为了延长充电线的利用寿命,我们更建议大家捏住这个“小手柄”拔下来。
四、芯片测试
大家知道品牌充电线贵在哪里吗?拆掉接头部分的钢套,就能看到 PCB 板上这颗小小的芯片了。
常日来说,芯片用来掌握充电电压和电流。不过它更主要的功能便是和手机的充电板芯片对暗号,对接成功后才可以进行快充(条件是你拥有一个支持快充的充电器)。
苹果充电线会用 MFi 芯片,安卓会用 E-Marker 芯片,我们也来顺便测一测这些充电线芯片究竟是李逵还是李鬼:
根据测试结果来看,原装和品牌充电线的芯片基本没问题,果真是一分价钱一分货!
充电线作为“电子设备”,最优解肯定是原厂原配件。但常日我们在选购时也会受到“各类阻碍”,如:价格、材质、长度等等。
因此,除品牌充电线外,如果你还想拥有更多选择,可以参考以下推举:
末了的末了,我们也由衷地希望品牌方在追求环保等“社会任务”时,也能把消费者的需求放在首位。
大声说:真的好想要一根耐久耐用的充电线啊!
!
关于充电线,你还有什么想吐槽的?留言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