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智能穿着行业从业3年,转行到汽车行业,靠近一年半的韶光里,我将一款汽车APP从0-1进行了落地,并且进行了10+版本的迭代。个中,APP/小程序购车板块的项目是我主导的项目中,参与比较深的板块之一,现在给大家进行分享。
一、项目背景
根据全体品牌的发布节奏,以及进行大量的需求调研往后,我们初步将车型上市节奏分为:预售/大定两个环节,用3个月韶光预备了全体车型预售环节的产品设计开拓,4个月韶光预备了车型上市的产品设计开拓。
在前期刚打仗购车项目时,认为只是一个常规的用户填写信息/支付金额的功能,并不会涉及到比较繁芜的功能。后面项目打仗的越深,逐渐意识到全体购车板块涉及到相称繁芜的业务流,本篇文章就由我来先容涉及到的留资(预约咨询)功能以及预售(小订)功能的产品设计。

二、留资功能设计
在打仗一个板块时,首先须要理解业务背景,为什么要做留资功能。
汽车新品牌的发布,除了品牌/市场侧对品牌/产品的传播,吸引了第一波对付品牌有吸引力的用户入场,从生命旅程来说,从理解到主动打仗,在这个业务场景中,就会有主动进行留资的需求,将用户的从各个端口的线索搜集到线索管理系统中。
基于以上的业务场景以及对应的用户需求,就要考虑产品层面,对付留资这个功能须要做什么。
首先车系车型可以作为用户对某一详细车型的意向表示,其次便是用户的基本信息:姓名/所在地/手机号。姓名和手机号可以作为用户的基本联系信息,所在地可以确认用户的线索所在城市,在这个根本上,我在姓名字段阁下特意加上了“师长西席”/“女士”的勾选项,这可以作为发卖顾问联系客户在收到此线索信息时,电联客户的呼唤语。
如果纯挚的只看前真个留资字段,会创造这个功能很大略,无非便是把一些用户关注的基本信息落到线索管理系统中。作为产品经理,还是须要有一些全局化的思考,线索管理系统的产品经理在承接这些字段,会做什么处理。
在前期,全国还没有门店培植,为了跟进线索,已经招聘了很多发卖顾问,正常线索管理系统的发卖顾问,是一定须要挂靠在某一家门店,在全国没有门店的情形下,须要培植一家虚拟门店来承接。当用户在前端留资的线索落入到线索管理系统,常规的字段不再赘述,着重讲一讲所在地字段的数据流向。
如果只考虑前期的线索流入,可以考虑的方案便是按照虚拟门店内发卖顾问轮询的方案。从长期看,发卖顾问是会被分配到全国各门店,虚拟门店轮询的方案只适用于没有门店的情形。
对付线索分配,有两种情形考虑。
用户所在地的省市只有一家门店时,会在此门店的发卖顾问中轮询匹配发卖顾问。用户所在地的省市有多家门店时,首先会做门店的轮询匹配,轮询命中门店后,再从门店发卖顾问中轮询。针对付第二种情形,为什么不考虑用户就近匹配门店,这里有3个考虑的点。
目前渠道培植全部采取直营模式,由总部直管,秉承对所有用户等量齐观的根本上,前期对门店的资源分配也该当是相同报酬,如果采取门店就近分配,会导致倾向省市中央地段的门店会得到更多的资源。如果有用户本身间隔更近有门店,而被分配到了同省市比较远的门店,客档转移功能可以给客户转移到意向门店。从发卖顾问的角度来说,同一个省市每个发卖顾问通过分配得到客户资源的几率是相等的,如果发卖顾问能说服客户到自己的门店进行沟通,是发卖顾问自己的能力,如果客户有强烈意向要就近门店供应做事,直营模式可以知足客户的需求,发卖顾问有责任帮客户跨店转移。总结:如果单看留资功能的前端字段,留资功能非常大略,从业务层面理解思路才是真正明白功能设计的意义。
三、预售功能设计
首先解释一下需求背景,我们在预售阶段统共发布了两个车系,个中一个车系发布了两款车型,现在须要对两款车型进行预售。
回归到需求剖析,我们做预售的目的是什么,总结有以下四点。
在品牌发布会往后,品牌的已经在大众中留下了一个基本印象,无论品牌如何宣扬,终极的目的还是卖车,在品牌发布往后,产品/品牌的预热之下,顺理成章推出预售功能。预售本身除了收取用户的意向金以外,还有一个很主要的目的是留资,对付数据剖析来说,乐意支付意向金的客户,比常规预约咨询留资的用户权重更高。想知道用户对两款车型的方向性,这个能为产品研发进度的方向性以及为后续排产操持作辅导。为了促进客户志愿去下意向金订单,为意向用户供应分外的权柄礼包。基于以上的需求背景,进行需求剖析。
意向金支付须要接通支付平台,问题是如何选择得当的支付平台,选择一样平常来说,选择支付平台有几个标准。
有过车企行业的案例,对收款/退款/分账等业务熟习。手续费低。合营度高,运维人力投入大。常规的预售下单流程为购车首页-购车详情页-车型选择-确认订单-支付-支付成功-订单详情页,这次紧张磋商预售的是订单中的留资/权柄/支付/退款四块内容。
预售的留资和常规的留资有少许不同的地方。首先常规留资手机号是不用做校验的,常规留资的场景相对来说是比较轻度的,但是预售确认订单中,我们有三种选择,第一是利用手机号+验证码登录,第二种是一键获取微信手机号授权。
先说结论,我们当时采取了一键获取微信手机号授权。考虑的点有以下几个。
我们开拓了APP/小程序,在购车功能逻辑上,两者是没有差异的。大部分用户都是利用微信小程序下单,缘故原由是在没有成为真正车主的时候,用户进入微信小程序下单的本钱比***APP要低很多,考虑紧张在小程序上利用一键获取微信手机号授权。一键获取微信手机号授权交互办法更加大略,手机验证码须要等三方供应商返回短信,考虑到首次预售,并发量高,且现场参展职员过多,导致部分用户收不到短信,导致无法第一韶光下订。当然一键授权也有一定的毛病,首先app是不能利用这个功能的,用户直接手机号,微信绑定的手机号也有一定几率不是正在利用的手机号,可能因此前申请的,而且用户自己填写的时候,没做校验,是有可能涌现乱填手机号的情形。综合评估后,我们考虑意向金用户只是初步意向,且是随时可退款,用户在大定的时候是可以重新填写手机号,终极采取了一键获取微信手机号方案。
关于权柄,也是比较重度的一个板块,实际上,预售到大定,会继续的只有权柄和意向金,所有用户在预售过程中的留资信息都不会作为继续内容,缘故原由是用户在预售的留资,只是会作为意向,用户在预售期间是随时可退的,整体的留资不用特殊重度。
至于为什么说权柄是一个比较重度的功能,对业务侧来说,涉及到勉励用户下预售订单的动力。对产品侧来说,预售权柄和大定权柄是涉及到继续/退坡机制的。阐明一下,继续和退坡之间的差异,以及它们所对应的业务场景。
继续表示的是,用户在预售下单后,有一部分权柄是预售客户专属的,如果用户正常下大定,是不会拥有预售权柄的,小订(预售)转大定的用户,会将预售部分的权柄继续到大定订单中。
在同一车系下,有A/B两个车型,制订的规则中,A和B车型的预售订单是可以相互转为大定订单的。当时现状是A车型会先行上市,B车型后上市,这个场景就会是A车型大定,B车型仍旧是预售,我们设计预售的目的让一部分尝鲜用户享受权柄,如果没有做任何限定,用户在A车型上市后,下B车型的小订订单,直接可以转大定得到权柄,这和原来目的相违背。
我们考虑以上场景的时候,必须给一个限定,便是A车型上市后,下的B车型小订订单,直接转A车型大定是不享受大定权柄的,这便是我们所说的退坡机制,也便是:车型上市后,下的同车系不同车型的小订订单,转大定的时候,不享有原来的小订权柄。
关于退款,我们在退款上做了一些机制,由于预售是随时可退,我们在用户退款中,设计了勾引用户填写退款缘故原由的选项,以方便我们做回归剖析。
同样的,在进行完所有字段以及功能设计后,考虑怎么样和后端系统进行交互,针对预售相比拟较大略,用户资料部分和预约咨询的逻辑基本同等,这里须要把稳的是,用户如果在确认订单页面,未支付订单,我们也会考虑保留用户在确认订单页填写的资料,作为留资线索。
这里须要考虑一个业务问题,为什么不把用户的注册手机号作为线索来源。我们从业务侧做了以下两个考虑。
用户的注册手机号如果作为留资线索,流向线索管理系统,由发卖顾问进行跟进,真正的意向用户占比不高,转化率较低。用户体验不佳,对付新注册用户,只是想对品牌有初步理解,就被发卖顾问电话联系,这会让用户感想熏染到压力,且用户会疑惑自己的身份信息被平台透露,导致品牌口碑低落。针对每个企业、每个业务背景、每个车型打法都存在差异性,不能利用同一套方法论来应对所有的产品设计,须要充分理解业务,不过多聚焦在功能侧,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产品经理。
本文由 @Byron 原创发布于大家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容许,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不雅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家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供应信息存储空间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