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形拓,堪称原始版本的“3D立体成像技能”,这门已经近乎失落传的绝技到底是什么?
全形拓有点像现在的3D立体成像技能
先来看看这个展览先容,展览分“青铜器全形拓菁华”与“金石学传拓推广”两大板块,下设“青铜器全形拓旧拓”“殷墟青铜器全形拓新拓”“他类金石器物旧拓”“平面拓旧拓”“当代新拓”五个子板块分别展开。展出作品共计164件(组),韶光跨度从商代晚期至当代。

展品来自于国家图书馆、浙江省博物馆、西泠印社、中国文物学会青铜器专业委员会、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义乌市博物馆等浩瀚机构。
这里有一个知识点,什么叫全形拓?
拓,便是用纸牢牢覆盖在器物的笔墨、纹饰上面,然后用墨印出痕迹,又称为“传拓”。而“全形拓”是传拓中难度最高的一种,有点像现在的“3D立体成像”技能,它哀求拓技者具备闇练的素描、绘画、裱拓、剪纸等技法,把全体器物的全形原貌,转移到平面拓纸上。这门绝技,到本日也险些失落传了。
全形拓紧张兴起于清道光年间。由于金石学在清代中后期发展到了顶峰,当时最有学问的人,都在研究青铜器。由于当时摄影技能还未遍及,不是大家都能见到青铜器的,青铜器全形拓就这样盛行起来。
全形拓鼻祖是杭州的一个传奇和尚
很多人不知道,全形拓与杭州有主要的关系。
当时,杭州净慈寺出过一个名叫达受的方丈。达受字六舟,嘉兴海昌(今属海宁)人。这个六舟和尚很传奇,行脚半天下,诗字画印样样皆精,在他一身的技艺中,最神乎其神的,要数“全形拓”,以是他还有个号,叫“金石僧”。他是公认的全形拓首创者之一,也有说法称他是全形拓鼻祖。当时的金石学界,公认六舟的全形拓技能是一种创举。
这次展览中,浙江省博物馆馆藏六舟作品《六舟手拓古砖花供图卷》《六舟手拓西汉定陶鼎手卷》《陈庚设色六舟礼佛图卷》《六舟拓百岁图》等大规模公开展示。
个中的《百岁图》,源于传统的锦灰堆绘画,是元代画家钱选创始,又称“八破”“打翻字纸篓”,是将破碎不全的古旧字画、拓片、古书等文房雅物,通过繁芜的重叠堆积关系来构成画面,看似凌乱无章,实则有条不紊。由于“碎”与“岁”谐音,以是,每每具有祈祷福寿的寓意。这件《百岁图》层层叠叠拓了86种金石小品,包括泉币、印章、瓦当、古砖、砚台、石刻、铜器铭文等。
另一大看点是西泠印社库房里的藏品。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力荐这场展览:“可以说,这是西泠印社社史上首次展出全形拓作品,一定要看,都是宝贝,学术性极高。”
这次,西泠印社也拿出它的所有馆藏全形拓作品,如《吴昌硕西汉喻陶陵鼎拓本补花果长题》《六舟菊花博古图》《六舟、彭汶孙花卉博古图》《吴秋农老缶墨拓寒花图》《周權拓片》等均为罕见。除了六舟,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长吴昌硕也是当时金石拓印的“骨灰级玩家”。
有殷墟青铜器等大量珍稀文物的拓片
还有一个单元,展的是殷墟青铜器全形拓。河南安阳殷墟是中国商朝晚期都城遗址,商周期间最辉煌的便是青铜文化。
2018年,《殷墟青铜器全形拓精粹》一书上市不久便售罄,在业内十分轰动。时隔两年,中国文物学会青铜器专业委员会从90件殷墟青铜器全形拓中挑选了23件佳构,作为“殷墟青铜器全形拓新拓”板块进行展出,喜好殷墟青铜器的朋友千万不能错过。
展览中,还有大量珍稀文物拓片。旧拓旧跋,涉及的都是著名金石学家、大收藏家,也是全形拓史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如陈介祺、吴大澂、端方、黄牧甫等。
全形拓从文物中来,如今也成为了宝贵文物。现在拍卖市场上,有名家题跋的拓片也取得了很好的市场认可,这次展览中,嘉德拍卖也供应了近十年在金石古籍拍卖中的私人藏家佳构参展。
陈振濂说,西泠印社对传拓尤其是“全形拓”一贯在进行积极推广,年轻一代的“全形拓”专家正在崛起,期盼能全面规复这一精良传统,重新首创一个传拓的新时期。
展览免费开放参不雅观,将持续至12月2日。
金相椎痕 ——金石学发展与青铜器传拓 (全形拓)佳构展
展出地点: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西湖文化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