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标滚轮碾难题
桥架管廊距地面均匀14.3米,桥架管廊又分5层放置各种运送管道、电缆,安装集团项目部卖力7000多米的钢管安装任务,个中直径426毫米至1420毫米大管径镀锌钢管4900米,每节管长12米,均匀重量达3吨。按照以往需两台吊车合营吊装、组对,然后焊接和防腐保温,工期最少需2个月,而管廊4月上旬才初具管道安装条件,工期不敷,再加上管廊垂直地面均匀达14.3米,巨大的钢管在管廊平移对口中造成廊架晃动,加大了操作难度。
面对敷设“银龙”的难题,项目部组成了以项目副经理、党支部布告闫永军为主的技能攻关小组,他们与干系厂家一道研发制造出能够承重3吨的非标大型运送滚轮100个,均布于管廊的岗梁上。并在运送端设置一台无级变速双向电动运送滚排,高度与管道滑托同等。只见管廊一端吊车将12米长钢管吊起,一头搭在电动运送滚排上,随着滚排启动,管道随承重运送滚轮向前行进,后面管道依次吊装运送,大型钢管管口对接顺利完成。这项技能较传统吊车行进吊装管道工序提高功效近一倍,还节约了大型机器利用本钱等十余万元。

特制撬板撬难点
非标大滚轮“碾碎”了本工程大型管廊管道安装移动对口中的难题,但大口径钢管对口后的焊接又遇新的难点。
往常在焊接直径600毫米以下铸管时监工、焊工们利用低廉甜头的对口器或大号螺丝刀对两个管口错口进行校正,但这次面对的是最大直径1400毫米的超大型钢管,有的管口局部错边达到了25毫米,再加上操作中钢管的高空晃动,对口器无法施展。针对难点,项目部及时组织技能职员和中国技能大赛监工组第二名的刘涛所在班组进行研讨,他们针对大号螺丝刀强度低的问题,项目部购置弹簧钢,联系厂家制成了三四十厘米长的撬板。现场一试,果真好使,接着又对形状进行了设计改良,利于握紧发力。焊工在对接好的管弧处施焊,监工用低廉甜头的撬板将前面的管弧差找齐,再焊一段,再连续用撬板找齐。就这样,两个大型管口整洁地对接在一起,由运送滚轮将它们缓缓导向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