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充分利用“数字福建”培植所积聚的强大能量,大胆改革创新,闯出了一条大数据发展之路。一幅幅“大数据”助推福建村落庄振兴的鲜活画面,正在八闽大地垂垂展开——
打开系统,穷苦户基本信息一览无余,各级扶贫部门的信息更新和实时共享,让扶贫事情从“漫灌”转变为“滴灌”;
轻点鼠标,一组由温度、湿度、光照组成的景象参数就传到电脑终端,棚里的果蔬要“吃”多少营养,全由数听说了算;

连上网络,以往烂在田间枝头的屯子“土货”,嫁接电商,进了城,成为农人致富增收的好帮手……
大数据,福建有这样的传统。
在宁德市蕉城区电商家当园内,丰富多样的地方特色农产品经由包装设计,借助电商“走出去”。图为游客正在挑选农产品。 新华网发(民建中心课题调研组供图)
在闽事情的17年半韶光里,习近平同道对“三农”事情有一系列主要论述,为福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和精神财富。如在2001年他就强调,要根据市场须要,牢牢依赖科技,调度种养业构造,大力发展名特优新产品和绿色食品,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大数据,福建更有雄厚的底气。
18年前,习近平同道在福建省省长任上就着眼于未来,在全国率先提出培植“数字福建”计策。他还亲自担当“数字福建”培植领导小组组长,亲力亲为,大规模推进福建信息化培植。
千年来负山舐海、土瘠民贫的福建,就此成为新世纪数字浪潮的先行者。
18年后的本日,“数字福建”到“数字中国”,“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 “推动履行国家大数据计策”“加强精准扶贫、生态环境领域的大数据利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已成为计策共识。
福建省委、省政府坚持一幅蓝图绘到底,持续推进福建“三农”发展。福建省委布告于伟国提出,福建将以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辅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布告关于“三农”事情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计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哀求,大力发展特色当代农业,开启新时期村落庄振兴新征程。
久久为功,福建“三农”交出了可喜的成绩单,也展现出了勃勃活气:
全省已创建17个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屯子综合示范县,25个省级屯子电子商务示范县,154个省级屯子电子商务示范村落,实现了全省穷苦县屯子电商示范事情全覆盖;
2017年全省屯子电商助力精准扶贫事情成效显著,带动建档立卡穷苦户2330人增收752.8万元,人均增收约3230元;
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福建省屯子网络零售额达562.3亿元。截至目前,全省共有189个淘宝村落、24个淘宝镇,阿里、京东、苏宁等龙头企业在福建的屯子电商月交易量超过100万单……
在国家履行村落庄振兴计策的背景下,新华网深入八闽大地,与老百姓聊生产、谈网络、话市场,感想熏染大数据给福建村落庄振兴带来的新机遇。
大数据,让村落庄扶贫更精准了
2018年春节前的一天,闽东山村落里的薄霜刚刚在朝阳中融化。
宁德市屏南县古峰镇长汾社区的穷苦户陆苏平,坐在家门口长吁了一口气,去年签下的5万元扶贫贷款,入股当地农人专业互助社,刚刚结算了1万元的利息和分红,打到了自己的账户上,有了这笔收入,今年可以过上一个好年了。
“办得很快,到做事中央填个表、签个字,布告做包管人,不出一小时就办好啦!
”提及去年在古峰镇党委果帮助下办理扶贫贷款的环境,陆苏平最深刻的印象便是“快”。而这,得益于屏南县在宁德市率先建立的精准扶贫信息管理系统。
在屏南县精准扶贫做事中央内,一张标满穷苦户定位小旗的县域舆图,涌如今办事大厅的电子显示屏上。通过互联网,穷苦户家庭信息、致贫缘故原由、帮扶方法、资金流向等悉数入网,县、乡、村落三级扶贫部门定期对信息进行更新和实时共享,地方扶贫事情从“漫灌”转向了“滴灌”。
“屯子信用社接入系统后,可以通过各种信息对穷苦户进行审核,发放扶贫贷款的效率提高了。”屏南县扶贫办主任胡小青先容,一样平常情形下,银行完成从审核到放款的全套流程,须要5-7个事情日,而借助精准扶贫信息管理系统,穷苦户1-2个事情日就能拿到贷款。
精准扶贫不仅要“高效”,也要“实效”。
1989年盛夏,时任宁德地委布告的习近平披荆斩棘徒步进山,赴寿宁县下党乡辅导扶贫开拓事情。如今,这个曾是“鸟都飞不出去的地方”则进行着另一个生动实践。
2015年,下党乡下党村落利用物联网技能,发挥地方特色,推广定制茶园。消费者通过APP客户端可随时查看茶树成长情形和茶叶制作加工状态。
这种可视化定制消费扶贫模式,将穷苦村落的家当与大众扶贫、消费需求对接起来,第一年就推动农人收入翻番。2017年,村落和颜悦色均可支配收入达1.2万元,村落集体收入22.3万元。
一根网线从源头上精准定位了扶贫的工具和手段,并通过信息公开的办法,护送着惠农资金走好“末了一公里”。
在福州市罗源县起步镇庭洋坂村落,穷苦户雷兴义的女儿雷水翠,用手机查询父亲领取惠民资金的情形。点击“福州市惠民资金网”并输入父亲的名字,雷兴义名下的“城乡低保补助”“生态林补偿金”“农业支持保护补贴”3项惠民资金便跳了出来,每一笔资金的发放韶光、应发放金额等信息一览无余。
原来能发多少钱都得等人关照了才知道,如今每一笔款项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老百姓的心里敞亮了,基层干部的事情顺畅了,扶贫事情也愈加规范。
大数据,让农业更当代更安全了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家当,村落庄才能振兴。为农业插上互联网“翅膀”,也就实现了动能转换,家当转型升级,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在南平市光泽县崇仁乡,一颗名为“傅小西”的西红柿已经结出了“互联网+”聪慧农业的“果实”。
在南平市光泽县丰圣智能温室蔬菜栽种示范基地内,聪慧农业让大量劳动力从中解放出来,西红柿依赖智能滴灌实现了丰产增收。 新华网发(民建中心课题调研组供图)
鼠标轻轻一点,一组由实时温度、湿度、光照等数据组成的景象参数就传到了电脑终端——本日,棚里的西红柿要“吃”多少营养液,全由这组数听说了算。
29岁的黄月琴是这个智能蔬菜基地的生产栽种部主管。每天,她除了到栽种区检讨棚内西红柿的植株、果实是否康健外,更主要的事情是回到电脑操控室里,吸收和处理系统传来的景象参数。在这些参数的“呵护”下,棚内的西红柿奇妙地实现了四季不断产,且年产量比普通地栽赶过了8-10倍。
通过互联网技能,改写传统农业靠天用饭的历史,这是福建当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生动案例。
眼下,一些农业开拓公司、农人专业互助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用互联网不仅连接起田间与餐桌,更在向科学种养、生产流利等其他环节延伸,有效推进“三产”领悟发展,推动当代农业实现超过式发展。
宁德市蕉城区石后乡山野辽阔,泉清坡缓,当地农人马茂泽在屯子创意发展方案师的辅导下,探索人工科学散养野喷鼻香猪。他给园地和每只野猪安上信息追踪微芯片,使身在百千里之外城市的“爱乡吃货团”成员随时可以通过手机不雅观察到自己“包养”的野喷鼻香猪在山谷里玩耍、奔跑、打闹、吃睡、“恋爱”等情景。
如今,“触网”的农人足不出户,也能清楚自己种养出来的农产品,终极端上了谁家的餐桌。
福安市是我国南方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赛岐镇象环村落、苏阳村落和湾坞镇庐山村落等100多个村落落共栽种巨峰葡萄7万多亩,个中举动步伐农业栽种葡萄5.5万亩,年产值超过7亿元。这个中,有30%是通过电商平台发卖的,且网络发卖单价赶过当地消费均价的30%旁边,年发卖总额超过3亿元,惠及7.5万户农人。福安连续三年入选中国电商百佳县,被列为福建首批屯子电子商务示范县。市农业局局长叶细玉先容说:“这紧张得益于快速发展的电商和快捷的冷链物流,以及‘一品一码’的全面推广。”
目前福安市涉农电子商务企业、农人专业互助社、家庭农场和个人逾2000家,依托大电商网络,积极推广运用“一品一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目前,全市共有259家农业企业进入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信息平台,751家农业经营主体完成备案,实现农产品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产品可召回,有力保障了福安农副产品的品质,让消费者吃得放心。
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事情走在全国前列的省份,福建从 2001年就开始管理餐桌污染,于2011年启动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信息平台培植,2017年9月进一步推进食品安全“一品一码”全过程追溯体系培植,目前全省76个涉农县(市、区)全部接入追溯平台,3700多家生产主体纳入数据库管理,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即时上传、远程可溯。全省农副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正在逐步铺开,成为绿色食品生产的“守护神”。
更大的一张网,也在精心编织中。2017年,福建优先选择茶叶、蔬果、食用菌、畜禽等特色家当,在全国率先开展省级当代农业聪慧园培植,推动全省农业生产智能化;2018年,福建还将履行“农业云131”信息工程,即构建一个福建农业大数据资源中央,完善农业生产、经营和质量安全三个做事系统,建立一个做事全省“三农”的综合信息做事平台。
大数据,让村落庄更开放更俏丽了
让屯子成为安居乐业的俏丽家园,须要冲破空间的隔离,让屯子连接城市,走向表面丰富多彩的广阔天下,“互联网+”带来了改变。
在东山县澳角村落,沈志辉的“沈船长”海鲜微信朋友圈越来越大,春节前每天发往全国各地的海鲜就达上百件,发卖收入达60万元。“我16岁就上了渔船,当船长十多年,每趟出海,来回得走半个月,捕捞的海鲜早已不鲜了,根本就卖不到好价钱。”沈志辉感慨说:“有一次和做互联网的朋友吐苦水,朋友就帮忙在淘宝、京东试销,我尝到了甜头,以是就转做电商专卖海鲜。现在紧张做微商,做好自己的客户数据库。”如今澳角村落的许多渔船的海鲜一捞上水面就开始拍照上网发卖,一上岸就能快速分拣包装发运,第二天就能端上客户的餐桌,每艘渔船每年可以增收5万元以上。
不一样的村落落,却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淘宝村落”。
在中国淘宝村落、革命基点村落龙岩市新罗区小池镇培斜村落,几个月前,十几万斤蜜橘通过电商卖到了全国各地,一解果农往年丰产却难收、增产不增收的困扰。不仅如此,在涌动的电商浪潮中,该村落传统的竹制品发卖也“上了网”“触了电”。
村落主任赖佳明先容,近年来,培斜村落大大小小30多个竹制品厂家都开拓了电商渠道,全村落每年的电商发卖额达1亿元。“单单培斜村落的竹席,就借助互联网,销往全国各地乃至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每年网上发卖额有3000多万元。”
近年来,福建省积极推进电子商务进屯子事情,积极搭建“京东特色馆”等农产品发卖平台。星罗棋布的村落庄连锁网点,在“互联网+”的链接下形成“云上”联合商城,降落了商业本钱,也为许多村落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屯子电商”专项行动已被纳入《福建省“十三五”商务发展专项方案》 中,通过顶层设计和政策扶持,改进网络根本举动步伐、物流配送、人才短缺等问题,建立健全屯子电子商务做事体系,全省已有46个县(市、区)建有县级电子商务做事中央,建成投入利用屯子电子商务做事站点超过5500个,行政村落覆盖率约42%;在建档立卡穷苦村落建成投入利用屯子电子商务做事站点604个,覆盖率达到30%。
宁德市屏南县双溪镇在“互联网+文化旅游”推动下,打出了“油画村落”的新名片。图为屏南县双溪镇美术馆,许多游客到此学油画、买油画。新华网发(民建中心课题调研组供图)
如果说,村落庄旅游、不雅观光农业成为当下旅游业的新时尚,那么,互联网的引入则为它的持续发展铺就了一条阳光大道。“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村落落,声名鹊起之时,家当振兴、农人增收的契机也便随之而来。
位于福州市永泰县的嵩口镇,目前较无缺地保存着明清期间古民居建筑群100余座。有了这些“底子”,嵩口镇的旅游家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2008年,该镇得到“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殊荣,2016年又入选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这里头,有大数据的一份功劳。
在嵩口镇各个景点中,一个个二维码标签随处可见。扫一扫二维码,景点的历史、文化先容便涌如今手机上,同时,语音导览也可随时播放景区先容。
这些分外的“景点身份证”,“复原”了古镇的千年光阴,也留住了游客的脚步。据福州市旅发委副调研员、永泰县嵩口镇党委布告鲍瑞坊先容,仅今年元旦一天,二维码的语音导览就有1万多次的点击量。而借助互联网旅游推介,嵩口古镇沿街的店铺已经从两三年前的32家变成了84家,民宿也发展到可供应400多个床位的规模。
如果说互联网打响了嵩口镇的有名度,那么,宁德市屏南县双溪镇的文化旅游,则在互联网的“孕育”下,打出了“油画村落”的新名片。
在双溪镇安乐艺术城一楼的事情室内,杨发旺手持画笔,在画布上交叉画着弧线。
“老师帮我发朋友圈卖画,在网上买的人越来越多,来店里的人也越来越多。”杨发旺说话不流利,却由于油画找到了自傲,得到了经济上的独立。他见告,通过微信朋友圈卖画,自己每个月能挣到三四千块钱,而随着“朋友圈”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人直接赶来双溪镇安乐艺术城学油画、买油画。
杨发旺的发展,得益于2015年屏南县高位嫁接引入的油画艺术公益传授教化。
彼时,屏南县率先在漈下古村落建立文创试点,开展公益油画传授教化项目,此后又在厦地村落、降龙村落、双溪村落等村落推进了公益传授教化和艺术驻创。两年多来,借助“互联网+”的传播上风,信息和资源有效对接,截至目前,已有2万多名海内外学员来到屏南县各村落体验或驻创,全县集聚了60多家农人画廊、30多家文创民宿。
数据显示,2017年,屏南县共接待游客405.99万人次,比增22%;旅游综合收入31.68亿元,比增30.5%。
一些村落落在大力发展旅游家当的同时,也在不断改进村落庄的人居环境和根本举动步伐培植,着力打造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俏丽村落庄。
大数据,让农人职业更有吸引力了
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开启了福建农人激情燃烧的创业岁月,也让越来越多人能通过勤恳与聪慧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莆田“80后”小伙陈戎,原来是服装连锁零售行业的一名企业高管。一次有时的机会,让他对农业产生了浓厚兴趣。为了能把十几年服装品牌运营履历“嫁接”到农业中,他创办了壕鲜生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一方面通过微商城平台发卖全国各地生鲜水果,另一方面努力把莆田本地优质农副产品接入电商平台,授予土特产全新的品牌形象。“要让每份农产品都有故事、有文化、有乡愁,这样就能实现附加值提升。”多年的屯子电商经历,让陈戎颇有心得。城厢区华亭镇涧口村落的手工线面,原来用粗糙纸盒包装,如今穿上了精细的牛皮纸外衣,做成了2.5公斤一盒的“涧口”牌伴手礼盒,每份卖到了68元,是本地农副市场售价的2倍。“有了品牌后,产量没增加,农人收入提高了!
”
莆田市涵江区陈桥家具专业村落借助电商平台,积极打造百亿家具家当特色新屯子。图为陈桥村落一位家具电商卖力人向民建中心委员、民建福建省委主委吴志明(右二)一行先容网店经营情形。新华网发(民建中心课题调研组供图)
如今,壕鲜生又承办了莆田惠农电商中央,既做事了屯子创业青年,又在造就一颗颗新的乡土创业种子。
在长汀县河田镇,自主创业的家庭农场主人易小贞,近日忙着组织职员包装河田鸡和鸡蛋,为“供销e家”网上订单发货。去年她的家庭农场在网上推出的肉鸡、鸡蛋、花生油等特产,发卖额打破了800万元。
“早期河田鸡不敢多养,担心卖不出去,现在不用愁了,电商中央会帮我们卖。”同村落的修石林说,自从长汀县河田屯子电子商务做事中央投入利用后,农产品销路不再是问题。
2015年,长汀县获批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进屯子综合示范县。目前全县已培植75个屯子淘宝做事站、52个供销e家村落级做事点,不仅实现“网货下乡”,也让当地河田鸡、小黄姜、百喷鼻香果、长汀米粉等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进了城,拓展了销路,实现了增收。
长期以来,粮食、农副产品、劳力等各种生产要素,大多由屯子流向城市。随着互联网在屯子的发展和遍及,这一态势悄然发生改变。
地处厦门市最北边的顶村落村落,均匀海拔450米,曾是一个贫穷掉队的偏远山村落。十多年前,村落里将目光瞄准山里的满眼绿色,率先发展村落庄旅游,走出了一条以特色农业为基石、村落庄旅游为龙头、专业互助社为统筹的村落庄经济发展路子,先后得到农业部认定的“全国一村落一品示范村落”“中国最美休闲村落庄”和国家旅游局公布的“中国村落庄旅游模范村落”等三个“国字号”称号。
“在外人眼中,如今的顶村落已经算是声名在外的‘富美村落庄’。但我们的未来,寄希望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回归。”村落支书黄东跃说:“年轻人有文化,见过世面,利用大数据提升村落庄旅游正是他们的用武之地。”
1984年出生的马贤辉如今已是互助社的总经理,原来在岛内做物流管理,2015年互助社初创时在村落两委果动员下回到村落里。他说:“为家乡奋斗,很有造诣感!
”目前,像马贤辉一样还乡在互助社打拼的年轻人有10多人,已经成为互助社经营管理的骨干和业务拓展主力。他们正同心协力优化“互联网+文创+村落庄旅游”的履行方案,为房车公园宿营地、村落庄音乐休闲广场及亲水旅游体验区等项目的履行做足准备。
在遍野茶喷鼻香的安溪县大坪乡,如今刮起了一股清新的文艺风。2015年,成长于斯的十多名大学生结伴返乡,联合发起“创客村落庄,众创大坪”项目,通过资金、劳务众筹等办法,将文创旅游、特色餐饮、电商营销等行业融为一体,聘请台湾业界有名专家当顾问,策划对接台湾民宿文化,携手发展自己家乡的旅游业,吸引不少外地游客前来。
在大坪乡萍洲村落村落民张仙化旧厝改造成的“微创平台”主题民宿,房前是碧绿的菜畦,门两边大红灯笼高挂,一楼屋内蓑衣、犁耙、瓮缸等陈设古朴亲切,老式留声机、吉他洋溢浓浓的文艺气息,二楼摇青、揉捻等传统制茶用具样样新奇。这是“众创大坪”团队打造的诗情画意。“我们都是从大坪走出去的,家乡有这么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深度开拓,前景十分广阔。”年仅27岁的高少雄如今是大坪众创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说:“我们对接台湾民宿文化,促进海峡两岸文化的互换共融。”
这些回归村落庄的创客,闯过江湖,却不忘乡愁,深谙“三农”民情,又熟知城市人的消费生理。他们希望通过努力,让地皮不再荒漠,让村落庄再度热闹,让农人更有话语权,让乡亲的生活跟上新时期的步伐。
近几年,邵武、长汀、连城、武平、古田先后入选全国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人工等职员返乡创业试点的地区。而电子商务,正是返村落夫才创业的一个主要路子。
大数据,让村落庄管理更有效了
屯子互联网的发展遍及,在推动村落农户当振兴的同时,也对乡风民俗传承、精神文明培植、科教文卫奇迹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此根本上,屯子互联网进一步发展遍及,给屯子社会管理也带来深刻变革。
在村落庄管理上,互联网同样在以惊人的速率加快渗透和裂变。扫一下二维码,就能租一辆自行车在村落里自由穿行;打开手机软件,就可以瞥见独自留守家里的老人在做什么;如果你乐意,点开另一个视频,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形也可以实时关注。这是“互联网+”下,南安梅山镇灯光村落的生活小场景。
灯光村落位于泉州南安市梅山镇西北部,是一个偏僻的山村落,村落里近三分之一人口外出从事水暖、建筑等买卖。为了填补家庭监护的缺失落,灯光村落借力互联网,架设了一张“亲情网”。
2015年,“聪慧灯光”项目落户灯光村落,村落里80岁的五保户老人潘丽英,生活发生了变革。家中客厅的监控通过物联网和互联网技能,直接连接到挂钩帮扶的村落干部手机上,老人在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村落干部便能第一韶光赶到。同时,由于全村落覆盖了WiFi网络,留守儿童只要通过手机,就可与千里之外的父母视频沟通互换,父母通过手机也可以远程监控煤气是否泄露等。
借助互联网,闽清县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将全县143条河流纳入信息化管理,为县、镇、村落三级治水供应了聪慧“大脑”。图为闽清县河长制办公室秘书科卖力人宋秀生正在查阅后台管理系统。新华网发(民建中心课题调研组供图)
在福州市闽清县,管河巡河也遇上了“互联网+”。村落庄水系管理离“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不再迢遥。借助“闽清县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县、镇、村落三级治水部门可以进行水系名录查询管理、日常治水办公、河道在线监测等事情,河道专管员、河道保洁员还能通过定位,迅速找到污染源、垃圾点,完成清理后实时反馈。
在平潭综合实验区,一张更大的“聪慧网络”已经编织完成。
提及前年出海渔船抛锚的情景,流水镇北港村落渔民张议仍心有余悸:“正当我心急如焚,不知所措的时候,区海事局的接济船来了。”原来,张议那天一大早就出海捕鱼,一贯到了晚上家里人都不见他回来,就拨打12345紧急乞助。12345平台立即启动“网格”管理系统进行征采调查,创造这艘渔船在海上出了故障,经由两个多小时的协同处置,成功将张议营救上岸。
2015年,平潭综合实验区被确定为福建省网格化做事管理信息平台培植试点,这让许多老百姓尝到了互联网的甜头。图为当地行政做事中央内,一名事情职员正在向访客演示便民做事体系。新华网发(民建中心课题调研组供图)
2015年10月,平潭综合实验区被确定为福建省网格化做事管理信息平台培植试点,探索将网格化与信息化深度领悟,构建融综合管理、城乡管理、政务做事、便民做事“一体四翼”的新型城乡社区综合做事管理体系。这个体系的培植,让管理部门和老百姓都尝到了甜头。眼下,群众通过12345做事热线、手机APP“五彩麒麟”、12345门户网站等办法提出的诉求,均可连接到平潭“聪慧岛”指挥中央,实施统一受理流转、统一指挥调度、统一考察评估。
不同的时期,造就不同的村落庄图景。当下,大数据“基因图谱”正向广阔的八闽村落庄蔓延,为新时期的村落庄振兴注入新动能孕育着无比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