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位于嘉定的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工厂投产,该工厂专为生产大众汽车集团MEB平台纯电动车而打造,方案年产能约30万台,也是目前海内生产规模最大、效率最高的纯电动汽车工厂。
“十三五”期间,嘉定主攻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智能化家当集群,打造面向国际的新能源汽车研发、检测、营销中央及生产基地、关键零部件高新技能家当化基地,力争将新能源汽车家当进一步做大做强。
2016年至2019年,嘉定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智能化产值分别为55.3亿元、81.3亿元、111.4亿元、113.3亿元,年均增速18.4%。去年,嘉定已成为全市新能源汽车家当第一大区,占全市新能源汽车产值总量近五成。

从“跟跑者”到“领跑者”,嘉定充分挖掘汽车家当发展潜能,切实推动汽车家当转型升级,积极布局汽车“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为汽车家当发展注入新动能。
深耕新能源“创新田”
近年来,汽车家当正在经历“冰与火之歌”。2018年汽车市场结束了两位数的增速后开始进入微增长,乃至是负增长阶段。只管如此,对嘉定来说,汽车家当仍是不可或缺的支柱家当。如何破局?嘉定将目光投向新能源汽车家当。
5年来,嘉定主动顺应家当变革大趋势,着力推动汽车电动化,已成为上海乃至全国新能源汽车家当的“创新田”。今年以来,上汽集团、上汽捷氢、重塑科技等公司先后发布了新一代燃料电池电堆产品和整车产品,便是嘉定深耕“创新田”的成果之一。
从2016年开始,嘉定就在氢燃料电池汽车家当发力,吸引了不少行业“头部企业”陆续落户,去年6月又推出“氢燃料电池汽车家当集聚区(嘉定氢能港)”。如今,已初步形成以氢能港为核心的燃料电池汽车家当特色集群,聚拢氢能高下游企业45家,个中行业头部企业7家。
“选择落户嘉定,是由于这里有较完全的家当生态。”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林琦表示,嘉定氢能港为企业搭建了技能互换的平台,能够让家当链高下游企业形成对接,有利于企业产品更快进入市场。目前,重塑科技周边就有5家配套零部件企业,可批量供货运用于重塑科技的产品。
截至2020年7月尾,上海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运用的车辆数已达到1400辆,个中燃料电池物流车超过1000辆、燃料电池客车350辆,另有部分燃料电池乘用车与重卡,车辆总运行里程超过1600万公里。个中,80%在嘉定进行示范运行。
加快技能创新的同时,用好大数据也成为发展新能源汽车家当的驱动力。位于上海国际汽车城的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研究中央,目前累计接入新能源汽车超34万辆,接入车企83家,涉及车型615款,成为环球范围内城市级新能源汽车接入量占比最多的地方监测平台。在海量数据的根本上,中央联合高校、院所开展用户习气研究,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把脉开方”。“例如,上海插电式稠浊动力的车特殊多,政府想理解这类用户用电量的情形,中央便与清华大学开展了互助研究。”中央干系卖力人先容,通过抽样剖析,此类车辆只有57%的行驶里程是用电支撑。这样的研究结果,将支撑政府进一步优化扶持政策、实现精准勾引。未来,包括充电桩、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等干系数据也将纳入统一平台,实现功能的进一步拓展。
嘉定主政者早已有了这样的远见:要以更快步伐深化创新,以更深举措优化营商环境,供应更加专业精准的做事保障。去年6月,嘉定发布《嘉定区氢燃料电池汽车家当集聚区(嘉定氢能港)方案》,确定了家当项目落地重点区域范围和功能布局;出台了《嘉定区鼓励氢燃料电池汽车家当发展的有关见地》,发布了氢燃料电池汽车家当政策。“未来,嘉定将持续研究出台基于汽车‘新四化’发展须要的专项政策,从而持续增强辖区汽车家当核心竞争力,促进总部企业以及龙头企业的招商,进一步支撑汽车百口当链的培植。”区经委干系卖力人表示。
智能网联引领未来出行
去年4月,嘉定联合上汽、华为、中国移动共同启动5G计策互助,环球首个“5G聪慧交通示范区”培植拉开序幕,四方协同打造聪慧出行生态链、创建5G聪慧交通示范项目、推进5G车联网示范运用和推广。今年,该项目二期启动,将培植覆盖嘉定全域的全息感知、全数字化的聪慧道路,批量投放上汽5G智能汽车,形成百辆级全场景先导运用规模,打造聪慧交通网、5G通信网和北斗定位网“三网领悟”样板工程,培植国际领先的5G+智能汽车运用高地。
可以说,经由5年发力,嘉定正从汽车“游戏规则”跟跑、并跑向先跑、领跑迈进,并力争成为“中国标准”的测试认证地、原创制订地和规则输出地。“实在,早在2017年,上海国际汽车城就作为天下第一个公共做事基地加入到5GAA(5G汽车同盟、5G Automotive Association)组织。这个机遇匆匆成嘉定与上汽、中国移动和华为共同策划了5G聪慧交通示范项目。”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霖回顾道。
面向5G时期,嘉定做的远不止这些。2015年6月,嘉定培植海内首个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2018年3月,上海市发放第一批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号牌,智能网联汽车终于开出了封闭测试区,在位于安亭镇的博园路进行首次开放道路测试。在那之后,嘉定的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范围越来越广。截至目前,封闭测试区方面,嘉定已建成两个功能互补的封闭测试区,累计为90多家国内外企业供应超过1300天次、10000小时的测试做事;开放测试道路方面,已开放测试道路总计53.6公里,覆盖65平方公里。
在今年9月举办的2020天下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嘉定又有重磅动作:将启动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的全域开放,年底前,率先开放安亭镇、汽车新能港、嘉定新城及嘉定工业区“一镇三片区”;将培植5G基站3000座,实现嘉定全域近1300公里道路的开放,覆盖全区463.55平方公里范围。
与此同时,智能网联汽车的落地运用也在“嘉速”提高。2019年9月,首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用牌照出身,车企不再局限于纯挚的测试行为,可以在城市道路中考试测验功能化的载人运用。今年6月,上海首批智能网联汽车率先在滴滴APP上开放做事。市民可在滴滴APP上报名并通过审核后,预约体验滴滴自动驾驶做事。滴滴自动驾驶在嘉定率先落地,标志着上海智能网联汽车载人示范运用进入规模化阶段,智能网联汽车走入市民生活的美好愿景也更进了一步。
在滴滴试水的同时,各大企业也正蓄势待发。今年7月,小马智行(Pony.ai)与上海签订计策互助协议,宣告开启在长三角地区的计策布局和研发进程,将在嘉定组建自动驾驶规模化车队,与地方政府共同推动自动驾驶技能产品化、商业化。“嘉定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家当生态圈,将为我们带来全新且丰富的测试环境和城区交通场景,有利于自动驾驶技能持续升级迭代。”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能官楼天城说。
截至今年8月尾,全市已累计向20家企业发放119张测试及示范运用牌照(个中示范运用牌照40张),14家企业在嘉定完成测试。在家当生态方面,嘉定已集聚90余家智能网联汽车干系企业,包括大陆、博世、法雷奥等外资零部件企业以及上汽零束(上汽集团软件中央)、华为、滴滴、AutoX、地平线等海内零部件、出行做事领域企业。
撰稿:李华成
编辑:刘静娴、卢泽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