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W1展馆 图片来源:每经 陈鹏丽 摄
3月14日至17日,2019年上海家电及消费电子展览会(AWE)在上海举行。《逐日经济***》在现场获悉,美的集团今年第一次包下面积一万平方米的W1展馆,对外展出全品类、全品牌新品。3月13日晚,美的集团还提前召开***发布会,发布互联网品牌“BUGU(布谷)”。美的互联网公司产品总监韩翰在接管采访时表示,布谷品牌的核心是“与用户共创”,产品定位是互联网品牌,在互联网渠道发卖,价格是“主销价格”。
理解到,实际上,“布谷”品牌是美的为了对标小米等互联网厂商而布局的新品牌。美的最近在品牌上动作不断,继去年10月份发布高端品牌COLMO后又“翻新”华凌品牌。3月14日,在海尔的展馆也看到,海尔展出了旗下7大品牌矩阵全品类产品。

不只是美的、海尔,这几年许多家电厂商在品牌布局上动作频频,启用多品牌计策应对市场的变革,全方位、全价格端对接消费者的需求。中国家用电器商业协会副秘书长张剑锋接管采访时表示,多品牌计策是头部企业的一定选择,但是从多品牌实践来看,成功率比较低,多品牌运作的寻衅一定存在。
家电企业多品牌计策覆盖消费者
在今年的AWE上,美的集团高调发布“布谷”互联网品牌,但是“布谷”的第一批产品尚未在AWE亮相,而将于4月在北京发布。韩翰见告《逐日经济***》,布谷将成立布谷研究所,真正实现与用户共创产品。据他先容,布谷未来采纳“精简SKU”的模式,价格定位将是“主销价格”,产品将在互联网渠道发卖。未来两年,这个品牌的核心都是“用户共创”,“‘布谷’品牌的涌现意味着集团对用户研究越来越重视。‘布谷’没有把任何人当做竞争对手,不是说针对谁去做。”韩翰如是表示。
美的互联网公司产品总监韩翰接管采访
图片来源:每经 陈鹏丽 摄
他表示,美的的“布谷”品牌相对付传统的互联网企业来说,上风在于有工业技能和工业资源沉淀。
继去年10月份在50周年庆典上发布高端品牌COLMO后,今年1月,美的在广州正式发布年轻化新品牌——华凌。华凌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新品牌。华凌品牌创立于1985年,是一个真正的家电老品牌。2004年旁边,美的集团收购了华凌品牌。这次“翻新”华凌品牌,美的对华凌授予“新物种·新躁动”的品牌slogan,将瞄准年轻市场,专攻电商渠道,并把品类从原来的空调、冰箱拓展至厨电、热水器等。
在电商品牌“华凌”之后,美的再发布“布谷”,足以看出美的对互联网渠道市场的重视。
家电剖析师刘步尘3月14日接管采访时表示,美的之前发布高端品牌COLMO是由于“美的”这个品牌定位中端市场,对高端市场的拉动力偏弱;这次的互联网品牌实在是想要吸引年轻一代的消费群体,让小米等互联网品牌的部分消费者转移到美的。“这样一来,美的通过品牌布局,形成了高、中、低真个产品矩阵,无缝隙覆盖各层次的消费者。”
刘步尘表示,这两年海内家电厂商的品牌多元化趋势确实越来越明显,海尔、TCL、海信、创维,乃至格力都已经开始发展多个品牌。刘步尘认为,目前来看,海尔在多品牌布局上做得最好,已经相对成熟。2017年海尔旗下的卡萨帝品牌就已经打破100亿元的发卖规模。
张剑锋则向表示,无论是单一品派司样多品牌,家电厂商要面对的都因此用户为中央的消费者市场。在参与海内存量市场竞争以及征战环球市场过程中,多品牌计策是未来头部家电厂商们的一定选择,也是不得已的选择。此外,在新兴互联网品牌的寻衅下,多品牌运作也是未来的大趋势。
多品牌运作,成功率低是共性
理解到,在今年美的的展馆现场,美的、小天鹅、COLMO、AEG、小天鹅、东芝、库卡等旗下品牌悉数亮相。而在海尔的展馆中,也展出了海尔的全品牌矩阵产品,包括海尔今年年初完成收购的意大利公司Candy,美国GE、欧洲CANDY、日本AQUA、澳洲斐雪派克以及海尔、卡萨帝、统帅等多个品牌的聪慧家电产品。
“当单一的品牌无法支撑企业在某个区域覆盖更多的消费群体的时候,大家都采纳多品牌的计策,但是品牌多了会相应产生新的问题。企业在培植品牌过程中,有效的营销资源会分散到多个品牌中去。这样一来,你想把多个品牌都做得很强大,是有一定难度的。”刘步尘表示。
他还见告《逐日经济***》,品牌多了之后,如果企业内部定位没有平衡好,还随意马虎产生内部竞争的情形,“但是企业也乐意自己内部竞争,总比跟外部竞争好。对付多品牌,企业也有放水养鱼的态度,比如我有六七个品牌,我不一定都做好,做好三四个就很好了。”刘步尘认为,现在家电企业在品牌上做加法,但三五年后,可能又会开始做减法,“尤其是一些做不起来的品牌”。
张剑锋见告,企业多品牌运作的寻衅是艰巨的。如果是通过吞并重组得到的新品牌,就会要磨练品牌之间的文化领悟问题,而新设子品牌,对家电企业的渠道也会形成寻衅。“从实践履历来看,多品牌的成功率比较低,但这是所有企业在多品牌计策上的共性问题,企业须要做的是去战胜一个个困难。”
逐日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