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1月到来年3月,是一年的雪季。近期国家高山滑雪中央启动赛道造雪,现场造雪机和六七十台压雪车、雪地摩托车等24小时昼夜不间断作业。张松波和同事也一贯在现场值守陪伴,为这些车辆供应加油做事。所不同的是,今年3座橇装供油装置已登上小海坨山,让加油做事变得更有保障。
张松波是中国石油北京发卖第三分公司八达岭加油站经理,也是3座新建橇装供油装置的经理。要说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保障供油,他从一年多前就开始了。
去年11月12日,中国石油接到应急供油任务后,高度重视、统筹支配,安排北京发卖公司迅速落实,保障供应。北京发卖公司经由紧急折衷调配资源,购置储油桶、配备手摇泵,折衷属地公安部门,在3个半小时内,把400升汽油和2800升柴油送至北京冬奥组委指定吸收地点。

“都是土路,还没成形,特殊陡。”头一回开车上山送油,一起的坎坷,张松波至今难忘。此后四个月,他和同事每天上山送油成家常便饭。到今年3月14日,他们已累计供应近1.7万升汽油、14万升柴油,为赛事预备车辆供应“能量”。
应急供油的同时,橇装供油装置培植也同步进行。跟人们平常见到的加油站不同,橇装供油装置的油罐和加油机一体,更机动灵巧,安全防爆标准也更高,适宜赛事现场保供。
由于压雪车等设备分外,仅能在雪道行驶,因此橇装供油装置也就近建到了赛道边,在最方便的地方为车辆加油。终极,1号橇装供油装置选址在海拔1500米旁边的冬奥集散广场赛道结束区,2号、3号橇装供油装置的海拔更高,均超1900米,靠近小海坨山的山顶。
海拔高,没正儿八经的道路,有些路段的坡度乃至达到65度旁边,人往上爬都费劲,运设备更是难上加难。这一年来,建橇装供油装置的艰辛,中国石油北京发卖第三分公司工程部副经理刘彬深有体会。
“尤其是运输3号橇装供油装置,5.5吨重的举动步伐要上山,小车拉不动,大车转弯半径不足。”她说,前后联系了15家运输单位,可司机听了都直摇头,表示运不上去。
费尽周折,末了才找到一家单位乐意考试测验。今年11月30日,3号橇装供油装置往山上运,花了两个多小时,才运到指定位置。“真的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刘彬感慨。
今年9月30日,1号橇装供油装置终于建成投用,可供应2.5万升汽柴油。2号、3号橇装供油装置如今也已吊装就位,等供电完成后,即可进行安装、调试、投运。
今年国家高山滑雪中央竞技赛道全面落成,造雪压雪任务也比去年增加一倍多。压雪车等举动步伐用油量随之增加,目前每天柴油用油量在两三千升,汽油约300升。
“每天除了加油,还要定时巡检加油装置,确保加油百分之百安全、顺畅。”张松波也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说,现在最主要的事,便是为前来加油的车辆做好做事,担保加油环节不掉链子。
距橇装供油装置3米多远,是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移动用房,如同一个集装箱,这里是张松波和两名值守同事临时的家。除事情外,大家吃住安歇就在这里——忙时,吃点压缩饼干大略对付一下,不忙时,就煮包方便面,放几根菜叶,加两根火腿肠;山上没水,水也变得更稀缺,常常得等到下山后才能洗漱。
“山上条件是苦了点儿,可一想到咱这是在为冬奥做贡献,觉得都不算啥!
”北京2022年冬奥会赛事期间,橇装供油装置也将在一线供应加油做事,一想到这些,张松波心里就满满的自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