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通信 » 西安巧引涉农家当进级“活水”浇开村落振兴之花

西安巧引涉农家当进级“活水”浇开村落振兴之花

装饰工程通讯 2025-04-08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这段韶光是玉米收割机作业的黄金韶光,我们社员有120多台机器在河南、甘肃等地作业,估量每台收入有10余万元。
”9月20日,西安市高陵区镐哲农机农人专业互助社理事长张坷说,如今,互助社规模越来越大,村落民们越来越富余了,这得益于政府大力支持下的家当持续升级。

这一互助社的变革只是西安涉田舍当持续升级的缩影,近年来,西安巧引涉田舍当升级“活水”,浇开了村落庄振兴之花,助力老百姓奔向更加富余幸福的生活。

西安巧引涉农家当进级“活水”浇开村落振兴之花 西安巧引涉农家当进级“活水”浇开村落振兴之花 互联通信

高陵区镐哲农机农人专业互助社的农机在田间作业。
高陵区供图

西安巧引涉农家当进级“活水”浇开村落振兴之花 西安巧引涉农家当进级“活水”浇开村落振兴之花 互联通信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聪慧农业 “数字农田”让庄家当起“甩手掌柜”

躺在床上,打开手机,轻轻点开“数字农田”的管理软件,20日一大早,家住高陵区的王婷在家轻松地干起了玉米田里的“农活”。
看到诧异,她笑着阐明:“这不算啥,通过这个软件不但能知道玉米缺不缺水,还能智能灌溉,有没有虫害等,自从有了‘数字农田’,当农人切实其实太舒畅了。

“‘数字农田’让我们高陵区的农人当起‘甩手掌柜’。
”张坷先容,近年来,在西安市高陵区农业屯子和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互助社依托当代农业做事可视化管理平台,大力打造“数字农田”,通过这一平台,可对做事农田线上管理,建立智能虫情测报系统,智能灌溉系统,通过手机端可随时随地查看病虫害发生预警信息及田间土壤湿度和微量元素缺失落情形。
这样不仅极大地节省了人工本钱,还让小麦和玉米的收成更好。

高陵区镐哲农机农人专业互助社的大型玉米收割机正在作业。
高陵区供图

截至目前,互助社已建成“数字农田”130余亩。
同时,除拥有各种大型机器 160 余台套外,互助社还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托管做事,托管面积近3万亩,实现了高陵区三个镇农人收入的提高和农业生产的当代化升级。

作为西安“北跨”的主要承载地,今年,高陵区聚焦农业强、屯子美、农人富目标定位,全面推进村落庄振兴重点事情,紧抓创建粮食生产全程机器化示范县机遇,推动村落农户当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推动群众增收致富,为加快培植农业屯子当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果农正在采摘石榴。
临潼区供图

打造品牌 实现从“卖产品”向“卖品牌”转变

“我们园子里的优质鲜果基本上一颗能卖到15元以上,常常是还没有成熟就被客商预订了。
”9月19日,看着园区即将上市的石榴,西安市临潼区石榴红生态科技园总经理王勋昌信心满满。
他表示,石榴代价的不断提升,得益于科学的管理运营和高质量品牌打造。

“我们坚持残次果不出园,利用环保酵素菌肥施肥,在提升石榴都雅度和防病虫害的能力的同时,还减少了农药化肥过量投入,质量和产值显著提升。
”王勋昌先容,园区采取“基地+果业互助社+电子商务”运营模式,打造了年轻化品牌“宠爱榴榴”和中高端品牌“百富瑞”,实现从“卖产品”向“卖品牌”转变。

据悉,继“临潼石榴”区域公用品牌发布后,临潼区不断提升临潼石榴品牌号召力、竞争力、影响力,发挥石榴家当协会等行业组织浸染,支持临研、临选、贵妃等8家经营主体创新品牌形象,示范带动全区石榴品牌形成群体效应;研发石榴酒、果汁、果醋、茶叶等产品,造就了丹若尔、秦俑、红石榴等加工品牌,百富瑞、林彤等鲜果品牌,进一步提升石榴家当附加值。

品牌响,销路宽。
目前,临潼区23个街道226个村落都建立了电子商务组织,构建了区有运营体系、街有电商中央、村落有做事站的屯子电子商务体系。
越来越多的临潼石榴和深加工产品搭乘电商快车走进千家万户。

积极探索 “致富带头人+村落集体+公司+庄家”发展模式

不少熟习周至县翠峰镇东红村落的人,对村落里参天的古槐树印象深刻。
如今,提起这棵古槐树,让人不得不想起用“古槐树下”注册的猕猴桃品牌。

走进村落里的西安蓝池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仓库内一片劳碌景象,刚采摘回来的猕猴桃经由事情职员分拣、包装,迅速被装载进运输车辆,各个环节井井有条。
据悉,为破解集体经济发展难题,周至县东红村落探索“致富带头人+村落集体+公司+庄家”发展模式,由东红村落和返村落夫才郭帆厚共同注资,设立西安蓝池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村落集体以猕猴桃电商分拣包装线和闲置资金入股,占股51%,郭帆厚以厂房、冷藏库以及发卖市场入股,占股49%。

经由3年景长,郭帆厚和他的公司将东红村落猕猴桃家当实现了从生产到发卖的百口当链。
在带动村落民发展猕猴桃家当的同时,这家公司每年生产旺季还吸纳本村落和周围村落镇200余名剩余劳动力就业。

“借助电商,东红村落目前猕猴桃家当基本建立了从生产到发卖的百口当链。
”周至县东红村落党支部布告王林洲说,在带动村落民发展猕猴桃家当的同时,公司每年还吸纳村落里100余名剩余劳动力就业,人均月人为3000元。
全村落去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88万元,较上年增长10%。
村落集体经济收入由2020年的5.1万元增加到去年底的37.8万元。

据悉,历经40多年景长,周至县形成了主辅品种层次分明,早中晚熟合理搭配,红黄绿果肉色彩互异,鲜果、贮藏、加工、发卖一体化发展的家当格局。
周至县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猕猴桃生产基地,专业互助社1007家,电商企业382家,微商上万户,发卖网络市场遍布国内外,出口企业12家(鲜果类4家、加工企业类8家)年出口量1.6万余吨,实现创汇1.5亿余元。
果区人均收入超过1.6万元,猕猴桃总产值达60亿元。
猕猴桃家当由单一的鲜果发卖逐步发展到鲜果、果干、果脯、果酒等系列,家当集群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家当链条已趋健全。

9月的西安,多姿多彩。
绿树葱茏的秦岭山麓、水清草绿的沿河湿地、醇喷鼻香四溢的果园、繁忙的专业互助社和涉农类企业……正在涉田舍当不断升级的带动下,绘制出一幅村落庄振兴的美好画卷。

西安报业全媒体 王涛

本文来自【西安日报】,仅代表作者不雅观点。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供应信息发布传播做事。

ID:jrtt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