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虽然是个工业城市,但是大山宽厚、小溪澄澈、森林茂密,美妙的大自然让本溪成了一个盛产文化珍珠的所在,不仅“本溪美术征象”由来已久,而且本溪的草根艺术人才也散落在城市乡间——桓仁农人版画、田师傅农人画,还有奇石、辽砚、根雕、剪纸,灵气与悟性惊异了看客。近年来,本溪各级党委和政府积极创造条件,扶持文化人才转化为经营人才,建立了剪纸文化创意家当园、辽砚家当园、铁刹山农人画家基地等10个省、市级文化家当示范基地和园区,吸引民间工艺和文化企业入驻,并通过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带动了一大批农人和普通市民成为高本色的文化家当从业者。
他们为草根艺术人才供应经营场所,在创业初期不收取房租、水电等用度,统一对外宣扬;组织参加全国各种文博会,开展艺术培训和互换;组织文化家当商会,磋商融资、经济、电子商务等经营环节的互助意向;促进文化家当发展领悟,干系企业同在一园,互通信息,形成集聚效应。个中,本溪剪纸文化创意家当园由当初只有剪纸一项家当,成为如今吸引剪纸、动漫等30余家创意企业的规模化园区。这些艺人离开自我的小空间,来到文化家当发展的大平台,相互切磋、竞技、互换,实现了升华。
一个地区的文化家当如果形成规模,是须要韶光积累的,但作为一个创业平台,本钱小、见效快。张晟红是名下岗女工,前些年她学到了剪纸手艺后很有经营意识,在每年过年前租个临时摊位,卖自己设计和别人设计的剪纸作品,虽然能增加一些收入,但毕竟属于小打小闹。剪纸园成立后,她成立了事情室,开拓了系列专利产品,拥有了像样的客户源,虽然过年前她还出去摆摊儿,但家当园让她有了家的觉得。有一名30多岁的男士在赴日定居前,来到剪纸园学手艺,如今他在日本给师傅捎来话儿:准备开一间面馆,面馆里处处都要有剪纸元素,还可能把剪纸作为副产品发卖。

据统计,两年多来,本溪剪纸创意家当园连续举办了13期培训班,已经培训剪纸从业职员1500余人,直接或间接带动400人就业,一批剪纸“创客”自主创业,为本溪的文化创意家当积累了宝贵的创业履历和人才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