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家居 » 乾隆用的纱窗长啥样?450余件文物讲述600年紫禁城「组图」

乾隆用的纱窗长啥样?450余件文物讲述600年紫禁城「组图」

浙江亚厦装饰股份通讯 2025-03-02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展品以表示建筑

只管不是一个以展品等级取胜的展览,但该展还是呈现了不少亮眼的文物。
例如首次展出的养心殿符板和五供,铜质符板上刻镇宅灵符来守护宫室,前置喷鼻香炉、蜡台、灵芝五供。
在首次养心殿大修时创造,它们当时被放置在养心殿明间梁架内藻井的正上方。
事实上,整座紫禁城也只有三座安顿符板的建筑,分别是太和殿、乾清宫、养心殿。

乾隆用的纱窗长啥样?450余件文物讲述600年紫禁城「组图」 乾隆用的纱窗长啥样?450余件文物讲述600年紫禁城「组图」 智能家居

图为首次展出的养心殿符板及五供。
中新社 杜洋 摄

乾隆用的纱窗长啥样?450余件文物讲述600年紫禁城「组图」 乾隆用的纱窗长啥样?450余件文物讲述600年紫禁城「组图」 智能家居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首次现身的符望阁漆纱是一种分外织物。
这件漆纱原来镶嵌在宁寿宫花园符望阁一层的栏杆罩上,正反面皆有相同图案装饰,又能完备透光,精美非常。
令人遗憾的是,这一制作工艺久已失落传。

图为不雅观众参不雅观首次展出的符望阁南间描金银漆纱(制作于1773年)。
中新社 杜洋 摄

符望阁所在的宁寿宫花园是乾隆为自己“退休”后打造的专属宫殿群,里面一砖一瓦都代表了乾隆期间的工艺顶峰水平,其规制几为一个微缩的紫禁城。

1773年,南方匠人们织造好十余片漆纱,千里迢迢送入故宫,成为符望阁里“纱窗”。
作为纱窗,漆纱既要担保透气透光,还要担保坚韧耐用。
经由当代科技手段探测,符望阁的漆纱是由纱芯层、纸样层、贴金层、打底层、晕染层和勾线层六层组成。
“展出的漆纱便是个中一片。
这是它在二百多年来首度与公众年夜众见面。
”古建部副研究馆员、策展人张杰说,因其薄弱的表面状况,往后也很难有机会再公开展出了。

而萌趣的一幕涌如今太和殿脊兽的聚会上。
“虽然各个脊兽都展出过,但这还是太和殿的脊兽首次一起展出”,张杰说。

图为不雅观众参不雅观故宫太和殿上的脊兽,这一组脊兽是康熙三十四年(1695)重修太和殿时的原件。
中新社 杜洋 摄

在紫禁城古建筑屋顶上,脊兽的数量和位置都有一定之规,绝对不能逾矩。
太和殿作为规制最高的建筑物,其屋顶脊兽数量最多达十个,且数量为双数,在紫禁城所有古建中仅此一例。
这十件康熙年间的琉璃瓦脊兽,按从前到后的顺序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个中行什仅太和殿独占。

中新社 杜洋 摄

在展的明代《徐显卿宦迹图册·皇极侍班》藏于故宫博物院,图中可以见到皇极殿(清代改称太和殿)及其附属建筑的格局。
古建部副主任狄雅静坦言,清代的太和殿区域大小可能只有明代的不到70%,这张图中的皇极殿和附属建筑,目前也无法考证是否一定精准,对研究者而言可以作为参考。

中新社 杜洋 摄

《明世宗实录》记载:“原旧广三十丈,深十五丈云”,即面阔约95.1米,进深约47.55米。
嘉靖三十六年,奉天殿再次遭焚,于是缩小体量重修,甚至殿台比例失落调,嘉靖重修后改名为“皇极殿”。
到清代,清世祖改皇极殿为“太和殿”。
康熙三十四年太和殿重修,拆除大殿两侧斜廊,改为防火墙,其规模与嘉靖重修时相同,横宽63.96米,纵深37.2米,高35.05米。
由此可以遥想明代太和殿之雄伟。

展览用史料钩沉

从明代1420年营建至今,紫禁城建筑继续唐宋规制,与城市功能、山水形势有机结合,是中国古代城市培植和宫殿营造思想的集中表示。

图为不雅观众参不雅观展览。
中新社 杜洋 摄

展板呈现了明代天启七年的紫禁城图,也在午门展厅以沙盘形式还原了清代紫禁城模型。
明代的琉璃瓦当、滴漏和蹲兽残片,和清代的脊兽、窗棂和金瓯永固杯,提示不雅观众这是一座有着六百年历史的城。

图为游客参不雅观金嵌珠石金瓯永固杯。
中新社 杜洋 摄

照片里,储秀宫南窗炕几上残余的半枚苹果,是溥仪匆匆离宫前吃剩的;一同呈现在展板上的史料还有逊帝溥仪、内务府大臣绍英和当时实行《改动清室优待条件》的李石曾三个人对事宜的回顾,“我们引入当事人的视角,从他们的日记、回顾录和文章中探求材料,用鲜活的第一手亲自经历作为文献的补充。
比如展示溥仪出宫这件事时,用到了三个人对事宜的回顾,给不雅观众供应了不同的角度来理解这一历史事宜。

资料图:末代天子溥仪幼年照片。
贾精髓供图

全体午门区域的西雁翅楼、正楼及东雁翅楼三个展厅,分别对应明代、清代、现当代三段历史,同时以18个历史节点先容紫禁城的方案、布局、建筑、宫廷生活,以及建筑营缮与保护的概况。
不雅观众从西至东,溜达256米,可以领略紫禁城的“时”“空”。
张杰透露,事实上这个展只是个“媒介”,整座紫禁城才是个巨大的“展厅”,不雅观众还可以在里面找到9处“地标”建筑完成打卡,边走边看,领略这座城独特的魅力。

图为不雅观众参不雅观\"大众明黄色缎绣藤萝纹夹衬衣(清光绪)\公众。
中新社 杜洋 摄

西雁翅楼展厅主题为“宫城一体”,通过“1406年•永乐营北京”“1420年•紫禁城建成”“1535年•钦安殿奉道”3个历史节点,讲述了北京皇宫营建的序幕、杀青和明代紫禁城内布局的改变。

午门正楼展厅主题为“有容乃大”,通过“1655年•改建坤宁宫”“1695年•重修太和殿”“1723年•入主养心殿”“1738年•改乾西五所”“1776年•建成宁寿宫”“1859年•连通长春宫”“1902年•重修武英殿”“1909年•探秘灵沼轩”8个历史节点,讲述了清代的十位天子为知足其理政、寝居等功能的需求,在不改变总体布局的根本上重修或重修,形成今日紫禁城的基本格局。

图为不雅观众参不雅观\"大众朱瞻基行乐图卷(明宣德)\公众 中新社 杜洋 摄

东雁翅楼展厅主题为“生生不息”,通过“1914年•初开紫禁城”“1925年•肈建博物院”“1933年•战时护古物”“1949年•重整修缮队”“1961年•首荐颁国保”“1987年•宝贝列世遗”“2002年•大修百年计”7个历史节点,讲述了昔日皇宫成为博物院后发生的故宫文物南迁、中轴线建筑测绘等事宜。
大量的老照片影像、史料档案以及实物展品,呈现了故宫博物院自成立以来各方面的事情成果以及发展过程。

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表示,紫禁城的建成既是国家意志的表示,也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劳动人民聪慧的结晶,是中国古代建筑理念的集大成者。
希望通过这一展览,不雅观众能更深入全面理解曾经的紫禁城。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1月15日。
(来源:中新社微信"大众年夜众号;:应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