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好手机的快速发展,电子产品消费增速高于家电、金银珠宝等传统商品。
最近在市统计局采访,创造2015年我市限额以上商品消费市场涌现了一种非常有趣的征象:东营人爱买家电、金银珠宝首饰、扮装品,但更爱买智好手机等电子信息类产品。统计职员根据统计系统汇总了去年各大类消费品的零售额和增速,电子通讯类商品实现零售额3.8亿元,同比增长6.4%,超过了家电、金银珠宝类和扮装品类这些传统热销品至少10个百分点。不可否认,东营限额以上商品消费市场又多了一个备受瞩目的新消费增长点。
电子产品的“东风”压倒传统商品的“西风”

27岁的企业文员侯媛媛去年换了一部苹果6plus手机,接着又买了一台遐想thinkpad条记本电脑,一部卡西欧相机。这还不算完,元旦前给爸爸送了一部小米手机。自己算下来,2015年光电子通讯产品的支出是2万元,扮装品、首饰、家电等花销加起来一共才1万元出头。
这次电子产品的“东风”压倒家电、扮装品的“西风”,侯媛媛有深刻的感触。2015年,她30多个工友清一色买了苹果手机,电子产品支出是家里的费钱大头。
侯媛媛的感触不止是个人的主不雅观感想熏染,市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科的樊琳琳先容说这是一种普遍征象。随着智好手机的快速发展,属于较高层次的电子通讯设备干系商品消费增速高于家电、金银珠宝等传统商品,东营信息类商品消费呈现发展良好的态势。
东营限额以上消费市场涌现的这一征象,与电子信息商品更新换代速率加快,以及东营人已经养成的追赶电子产品的潮流有很大关系。“买的时候还是个主流,过一年便是个主流边缘,再过一年便是个非主流。”济南路三联家电商城的一位手机卖家举了苹果5、苹果6、苹果6s的例子,见告现在国内外手机品牌每一年都会推出新产品,正投爱赶电子产品潮流的东营人的胃口。
在经济活动中,生产、分配、交流、消费是四大环节。从这一角度考虑,东营人电子产品消费爱赶这股潮流,说到底还是钱袋子鼓了匆匆使的。采访创造,2015年,全市城镇居和颜悦色均可支配收入38735元,增长7.1%。屯子居和颜悦色均可支配收入13887元,增长8.7%。
李鹊镇黄坵村落的一位韩姓农人说:“十年前买一部2000元的手机,心疼得厉害。现在买4000元的也觉不出什么。”
屯子电子产品消费需求强劲
“今年最想打算购买什么?”2月25日,在辽河小区做了一个民意调查,在受访的30位中青年居民中,电子产品是至少半数受访工具的消费操持。
虽然只是一个小区的民意呈现,却反响出了一种新消费趋势。据理解,改革开放以来,东营消费构造经历了以基本消费品、普通耐用品、高端耐用品、轿车住房为代表的4个阶段。市统计局剖析人士说,今后或许就要进入以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等为代表的信息消费新阶段。
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加快,东营人钱袋子越来越鼓鼓囊囊匆匆成赶时髦的习气,是东营限额以上市场电子产品消费生动的根本缘故原由。在这之外,多重成分的参与终极匆匆成了电子产品消费的“东风”压倒了传统商品的“西风”。
2月23日,10岁的小学生张玉凯终于不才学期开学的前一天有了自己的手机,虽然老师不许可带进学校,但他却很满意与班里的好朋友们做到了“在手机面古人人平等”。中央城区多家手机卖场表示,家长为小学生配备手机,与为老年人配手机一样,构成了一大不容小觑的消费份额。
前些年,一个村落内没几部手机,但现在这一情形早已成为过去。除了部分老年人,轻微有点文化的东营农人都有用手机的习气。
市统计局数据显示,在2014年东营每百户家庭紧张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统计中,城市居民的数据是180部,屯子居民的数据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93部。
根据最新数据,2015年东营城镇化率65.52%,按照东营总人口211万打算,屯子常住人口在73万旁边。如此的手机密度,如此多的屯子人口,对限额以上市场的手机卖家来说,屯子已经成为主要的消费市场。
家电等传统商品消费增速缘何低于电子产品?
家电、金银珠宝、扮装品是东营消费市场上的传统商品,之前霸占着限额以上消费市场的前几位,但现在它增速不仅不敌电子产品,反而涌现了增速的负增长。2015年,东营限额以上市场家用电器类消费增速为-3.4%,金银珠宝类消费增速为-7.8%,扮装品类消费增速为-8.9%。
据威信剖析人士称,这并不是说东营人不爱买这些产品了,只是需求已经基本饱和了。但与电子信息产品消费比较增速至少有着10%以上的差距。是什么导致了这些传统商品消费增速的滑落呢?
中央城区诸多家电卖场事情职员反馈信息称,与手机等电子通讯设备一样,海内家电巨子的更新周期同样很短,频率同样很快。比如,创维、酷开、海尔等也是一年一发布新品。问题就在于,家电类产品比电子通讯类产品耐用性更强。2月25日,一位电视导购员反问,“您见过一年一换手机的,见过一年一换电视机和冰箱的?”
“金银珠宝首饰紧张还是结婚所需,是刚性需求。”东营银座中国黄金的事情职员的说法很有代表性,“2015年千足金饰品价格从300元/克大关跌下,震荡运行,已经很少有人‘炒黄金’。”据理解,“买涨不买跌”的购买生理在黄金价格走低的情形下,极大发挥了浸染,影响了金银珠宝饰品的消费。 ( 张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