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阳江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阳江市鹞子协会与深圳大学,共同推出“阳江文创”设计项目,以创新的办法对阳江文化进行再解读与再创造,用顺应时尚潮流的文创产品吸引受众,不断解锁阳江文化内涵和历史根源,让传统抖擞新生,用非遗点亮生活。
“北有潍坊,南有阳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阳江鹞子,它记载了千百年来阳江当地的风尚人情和精神寄托。“阳江文创”是在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帮助项目《阳江鹞子技艺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结项后的延展成果。本次“阳江文创” 项目由深圳大学艺术学部张毅副教授作为卖力人,在精良学员的原创鹞子根本之上研发的系列文创产品,将阳江鹞子传统技艺转化为具有阳江地域特色的文化纪念品。系列文创产品借助阳江鹞子的形态演绎让受众理解阳江新时期地域文化、城市精神。

从文化传承与文化传播的角度,以阳江鹞子具有代表性特色的“灵芝鹞子”中蕴含的白娘子盗仙草的故事,表示阳江荷塘月色的水仙草、搪塞鱼、寓意美好祝福的小鹿的形态为创作元素,将形态高度提炼、以线描图形的办法概括。结合日常用品:书签、条记本、水杯、抱枕、冰箱贴等产品特性,创作了具有阳江鹞子地域特色的干系文创产品。
抱枕
条记本
陶瓷杯、保温杯
如灵芝书签,以学员林远志(@肥志)创作的“人类与天空,由鹞子线连接”作品为原本,以漫画的手腕描述的灵芝受风面图案设计制作,吸引了浩瀚年轻群体的喜好,该漫画以微博、微信"大众号为传播平台,发稿3日内仅新浪微博平台得到50多万的阅读。
灵芝鹞子书签
在西安文创设计师王梅设计的其余一款灵芝-小鹿书签中,奥妙地将传统灵芝鹞子中的组件打散,将灵芝与小鹿以书签吊坠的办法呈现,表示了书签的灵动及利用上的意见意义性。
灵芝鹞子书签
“阳江文创”设计师之一的王梅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只是民俗、技艺,而是千百年来日常生活的结晶,蕴藏着对生命与天下的思考。而阳江鹞子技艺也记载着阳江当地这么多年的风尚人情,和精神寄托,保护阳江非遗,不仅是把这些技艺做成标本,让它们重新进入生活的语境,在日常中绽放光华,才是最好的保护。这些丰富的形态融入当代家居生活和装饰,凸显实用性,无疑能让阳江鹞子活起来和再火起来。也唯有这样,才能让非遗从“遗产”变成“财产”。
冰箱贴
非遗文化的传承,不能只靠藏进博物馆。让非遗流入市场,贴近生活,让大家都能触摸到它的残酷与风采,授予文化传承新的生命力,才是推出这一批阳江鹞子文创产品的初衷。
以上阳江文创产品均可在阳江市阳江鹞子馆及线上淘宝商城阳江市鹞子协会购买,这些兼顾实用性、意见意义性、艺术性的文创产品,犹如穿越时空的“讲解员”,带领人们探寻五彩斑斓的阳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