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店”的火热映射出微短剧市场近两年来的“狂飙”。不过,随着监管政策不断趋严以及播放平台对优质作品扶持操持的相继落地,微短剧市场增速有所放缓,逐渐从“高流量”走向“高质量”,从“套路化”转向“佳构化”。
一起狂奔难免“鱼龙殽杂”
“短、平、快、爽”的微短剧知足了人们碎片化韶光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创造了一个潜力可不雅观的市场。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达373.9亿元,同比上升267.65%。估量2024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超500亿元,2027年有望打破1000亿元。

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干系企业数量也呈明显增长态势。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短剧干系企业8.33万家。个中,2023年注册量同比增长20.57%至2.26万家。今年以来截至6月尾,已注册8157家。
为什么微短剧行业近两年得以快速扩展?中文在线计策运营部总经理马韬认为有三方面缘故原由,“第一,用户对叙事内容形态的需求发生变革,微短剧情节连贯,节奏紧凑,能知足其碎片化韶光的需求;第二,行业有充分的供给要素支撑行业爆发,平台、流量的分发商、制作公司、网络文学平台等版权商,都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第三,国家对付微短剧这种新的内容形态的原谅开放和适度的规范也是非常关键的推动力。”
供给端方面,内容创作产出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3月份发布的《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整年共上线重点网络微短剧384部,较2022年的172部增加了一倍多。需求端方面,2023年快手短剧日均生动用户规模达2.7亿,2023年腾讯视频微短剧用户规模达2.3亿。
“2023年,抖音上每天主动搜索微短剧的用户数量增长2倍,播放量破亿的微短剧达500部,个中12部作品的播放量破10亿,微短剧日播放量增长了一倍。”抖音平台干系卖力人透露。
微短剧市场一起狂奔,但也泥沙俱下,“以银子换热度,以热度挣银子”的情形习认为常。虽然涌现了一批刷屏佳作,但也夹杂着不少格调低下、抄袭严重的产品。其余,其充值付费乱象、“短剧刺客”等问题引发不少消费者“吐槽”。
陕西薪火影业有限公司导演李楠直言:“微短剧的快速扩展与鱼龙殽杂、野蛮发展等问题相伴相生。”
“目前微短剧行业一些环节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行业对编剧作品的版权保护意识普遍淡薄,哪个题材火了就接着拍,内容同质化严重。此外,目前行业分账机制不透明,导致资方、承制公司和平台之间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李楠认为。
“强监管”推动行业走向规范
推动微短剧进一步高质量发展已成行业共识,个中,监管部门不断加强行业监管、做好规范勾引。
2024年上半年,微短剧行业迎来一系列新规。个中,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了被业内人士称为“最严微短剧新规”的《关于微短剧备案最新事情提示》,哀求自6月1日起,微短剧根据投资额实施分类分层审核,未经审核且备案的微短剧不得上网传播。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引领下,上海、湖南、河南、福建等地纷纭出台推动微短剧业态良性发展的干系举措。
“制作方面,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微短剧的制作本钱翻倍。今年的政策收紧进一步提高了创作门槛,创作环境将更加规范,将鼓励创作者创作更多有深度和质量高的作品。”李楠称。马韬也认为,备案的过程会促进微短剧行业的版权保护意识更强,他坦言,“规范得越早,对行业发展越好。”
“得益于政策监管,微短剧的付费充值模式比例已经大幅低落,‘高充值’‘高定价’等乱象得到了明显改不雅观。”联通短剧总制片人郑杰预测,“未来,免费广告模式将在微短剧行业的盈利模式中霸占更大比重,终极有望完备取代付费充值模式。”
中国公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刘宏宇指出,“当前局势下微短剧正热,监管实际上供应了一个让行业‘冷却’的机会,为创作供应转型的空间。但市场调节、行业形象的提升,更多还是须要平台、制作方和投资方等从业者的自身投入与约束。”
监管勾引之下,去年以来,抖音、快手等多家播放平台已陆续发力推动微短剧佳构化,相继推出并持续升级针对微短剧的专项扶持操持与规范管理方法。
理解到,抖音今年1月发布了佳构短剧“辰星操持”,推出联合出品、联合运营两大模式,7月启动了抖音微短剧经营扶持操持,通过广告金返还、平台分成减免等举措,补贴优质内容。
比起电影和长剧集在长视频平台利用首页、资源位等传统办法推广,微短剧利用竖屏信息流广告投放,能精准高效地找到受众,让不雅观众创造更丰富多样的微短剧内容。抖音平台干系卖力人表示,“广告投流模式也是微短剧市场增长迅速的缘故原由之一,本次平台直接返还广告资源,是为了勉励优质内容推广,进一步加速内容佳构化。”
刘宏宇认为,法律法规的健全、平台方扶持政策的落地以及对项目评判的机制等,有望把微短剧的运作模式引向一个更康健的方向。
发展后劲在于“佳构化”
伴随监管规范举措以及播放平台对优质作品扶持操持的相继落地,各方正在推动微短剧创作进一步朝“佳构化”转型。
比如,《逃出大英博物馆》将流失落外洋的文物拟人化,讲述了一个“让流落在异国他乡的文物回家”的故事,以文物的视角展现出国家秘闻深厚的传统文化,该剧发布当天点赞破500万,全网总播放量超10亿;今年春节档微短剧《大过年的》,由传统影视行业从业者制作,制作标准对标长剧,播放量超10亿。
“微短剧+”的模式也呈现出新的可能性。国家广电总局方案在2024年创作播出100部“随着微短剧去旅行”主题精良微短剧,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微短剧+文旅”领悟促进消费的新模式。北京、广东、江苏等多地政府部门纷纭相应,探索网络“微短剧+文旅”的发展路径。目前已先后发布两批创作操持推举片目,“微短剧+文旅”创作模式已展露出巨大的传播上风,为地方文旅消费注入新活力。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未来,微短剧题材的丰富性将不断提高,不再局限于穿越、重生等低俗内容,而是更加贴近现实主义创作。
李楠指出,短剧行业想要持续性发展,应努力在深度和广度上拓展。“短剧节奏更快一些,但‘有爽感’并不虞味着没有深度。随着监管参与,将为创作者供应更多空间去生产更有深度的内容,让微短剧归位于‘作品’而非‘商品’。”
马韬表示,“长远来看,内容创作者该当在创作中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是内容要创新,‘不逾矩’是守好内容底线,从而才能知足公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技能方面,AI技能也有望进一步赋能微短剧创作生产。郑杰表示,“目前,AI技能在微短剧领域的运用紧张分为投流、数据剖析和剧本开拓三个方向。此外,AI还在虚拟建模方面也有所运用,但仍处在试水初期。”
“中文在线作为目前外洋微短剧市场的最大布局者,自主研发的笔墨创作大模型‘中文逍遥’的功能之一便是助力开拓微短剧剧本,现在已经在帮助编剧体例外洋微短剧的一些剧本。”马韬见告,“此外,中文在线国际微短剧的分发和AIGC之间的结合,也能够供应一些基于数据判断的智能分发建议,这对业务的提效有很大帮助。”( 王皓然 演习生 陈慧婷 刘畅)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