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有的孩子不是守在电脑前打游戏,便是拿着儿童智好手表(以下简称“儿童腕表”)一贯玩,这让家长头疼不已。针对假期里孩子“电子产品不离手”这一选项,采访了多位家长,听他们讲述如何勾引孩子合理安排利用电子产品的韶光,并约请精神生理科专家为家长指示迷津。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魏丽娜、林欣潼、谢泽楷
假期电话腕表“随时在手” 把稳“约法三章”

“碰一碰就能加好友”,作为新兴电子产品,电话腕表在“10后”小学生群体中愈发盛行。越秀区的林女士表示,最近自己三年级的娃回到家总说,学校里的孩子都有电话腕表,自己也想要一个。
不少家长表示,购买电话腕表紧张出于保障孩子的安全。海珠区的张女士先容,在儿子涛涛二年级时便给他配置了儿童腕表。孩子喜好看书,常常一个人去图书馆,当时第一代儿童腕表可实现通话和定位功能,家长能实时节制孩子身处何处,以保障安全。就犹如手机一样平常,儿童腕表用久了也会卡顿,三年后,张女士给孩子换了迭代后的儿童腕表。
“迭代”意味着功能升级——涛涛的第二个腕表除了电话、定位、微信谈天等功能,还能发朋友圈、玩游戏、刷小视频、听故事、查资料、移动支付等,新增了许多智能功能。因此,张女士创造,孩子会永劫光用儿童腕表刷小视频、浏览朋友圈,延误了学习。“实在作为家长,我们对儿童腕表的需求紧张便是网速快、定位准、待机韶光长,对其他功能需求不高,由于孩子还小,低廉甜头力没那么强。”
暑假期间,涛涛的电话腕表“随时在手”,他说,自己很喜好在腕表上和伙伴谈天,或者刷视频,“一刷起腕表,韶光就过得很快”。张女士说,为此她和涛涛“约法三章”:一是在上兴趣班、做作业时要专注学习,只管即便不用腕表谈天;二是每天只在固定时间利用腕表听故事、看视频,例如完成学习任务后的半小时、睡前半小时可用于听故事;三是每天玩腕表、看电视、看iPad等电子产品的总时长不可超过两小时。
与电子产品“友好相处”:合理勾引 科学利用
小学四年级学生浩浩每天利用电子产品的时终年夜约有1.5小时,紧张是手机、儿童腕表和智能音箱。这些电子产品对浩浩而言,都是很有用处的,比如儿童腕表用来与爸爸妈妈联系,智能音箱用来听歌和听故事。
浩浩妈妈谢女士表示,作为家长,她须要利用手机和腕表去关注孩子所在的位置,同时方便她联系孩子。谢女士让孩子利用智能音箱,则是希望孩子能逐步培养自己的爱好。她认为,在家长的勾引下,浩浩并不依赖这些电子产品,紧张是通过这些设备来学习干系知识内容。“我喜好音乐。”浩浩说,他尊重爸爸妈妈的见地,限定利用电子产品的时长是可以接管的,但如果完备不给他玩,会觉得无聊和孤单。
刘女士给孩子小杨同学配置的电子产品有平板电脑和儿童腕表。平时,小杨利用平板电脑听新闻、阅读和上网课。平板电脑上也有游戏,小杨偶尔会用来娱乐一下。
刘女士认为,家长利用儿童腕表,可随时与孩子联系,确定孩子的位置。这可以让家长更好地保护孩子,让家长更加放心和安心。但在孩子利用电子产品的过程中,尤其是利用平板电脑时,刘女士有相对严格的哀求。她认为,孩子的低廉甜头力有待提高,要想各种办法加强教导。比如,小杨利用电子产品时,要保持一定的不雅观看间隔,避免近间隔不雅观看;同时要掌握韶光,避免用眼过度。小杨利用电子产品的大部分韶光是用于学习课程,仅有少部分韶光是用于娱乐。刘女士会限定小杨利用电子产品的场景和韶光,周末是上午和晚上利用,上学期间则是在晚上。
小杨表示,他利用平板电脑时,最常用的是各种培训类App。他认为这些App比较有趣,也能学到许多知识。如果爸爸妈妈限定他利用电子产品的话,也会屈服他们的安排。不过,“偶尔有其他想法,会搜聚妈妈赞许。”
为孩子安排户外活动 阔别电子产品
说到儿童腕表,邓师长西席表示也有话要说。邓师长西席的儿子今年9月开学即将升入六年级,同样是为了孩子的安全考虑,家长给他购置了儿童腕表。但是邓师长西席创造,儿子自从有了儿童腕表,就有了自己的“小秘密”,不让家长查看自己腕表上的内容,还热衷于儿童腕表中的运动点赞功能。
据悉,有的儿童腕表内置运动记录功能,根据运动量,如步数的多少来划分等级,等级的高低则用彩色圆环表示,类似动画片《斗罗大陆》中角色的魂环样式,等级越高,则环数越多,颜色效果越炫酷。据邓师长西席的儿子讲述,环数越多在孩子们之间越受欢迎。平时爱睡
为了将孩子从室内“赶出”室外,邓师长西席暑假给孩子报了羽毛球和篮球两项运动兴趣班,让孩子在运动中挥洒汗水,找到比儿童腕表更有趣的活动。
何女士同样对儿子盼盼永劫光利用平板电脑和智能音箱表示苦恼。今年9月,盼盼即将升入小学一年级,由于识字不多,盼盼习气每天抱着智能音箱听故事。上幼儿园期间,盼盼每天放学回来吃完饭就一贯守在音箱阁下听故事,直到家长喊他去沐浴睡觉,才依依不舍地关掉音箱。
除了智能音箱,由于幼儿园有时会支配一些须要在平板上才能完成的打卡作业,盼盼会趁机偷偷在平板上看短视频玩游戏。何女士和儿子约定好只能玩15分钟,但一到规定的韶光,盼盼总会和何女士“讨价还价”,再玩末了“一分钟”,如果不立即收走平板,这个“一分钟”就会无限延长。因此何女士母子常常由于平板闹得不愉快。
不过何女士坦言,作为大人,自己也会掌握不住一贯玩手机,何况是孩子,因此还是须要大人管控。为了减少孩子利用电子产品的韶光,每天幼儿园放学后,何女士会先带孩子去拍浮馆拍浮一个多小时,吃完晚饭后也会陪孩子玩一些亲子游戏,这样孩子花在电子产品上的韶光就会减少。暑假期间,何女士还给孩子安排了满满当当的户外活动,除了去外地旅游避暑,还会带孩子回老家过暑假。
专家支招: 亲密的亲子关系是办理问题的关键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生理科主任陶炯指出,孩子永劫光利用电子产品,紧张有几个缘故原由。一是现在的孩子看起来可以玩的产品很多,但实际上娱乐办法较单一。以前的孩子们有很多户外活动,但是现在孩子外出活动的意愿不高;二是电子产品本身的特性,如游戏中的虚拟天下,可以让孩子知足自傲心和权利的希望,让他觉得自己在电子产品中能做主,由于相符孩子的生理特点,就随意马虎沉迷个中。第三是亲子关系,这在陶炯看来是最主要的一个缘故原由,平时家长事情忙,陪伴孩子较少,再加上有的家长在和孩子沟通教诲时,会把自身的不良感情转移到孩子身上,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压力。
作为精神生理科年夜夫,陶炯强调,孩子永劫光利用电子产品确实可能继发感情问题,但是,也有可能是由于孩子有了感情问题,才会依赖电子产品,两者互为因果。因此,当孩子涌现感情问题,家长要特殊引起重视,及时向专业年夜夫乞助,千万不要一味地责怪孩子。
同时,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调度:第一,如果孩子本身存在压力,要考虑适当为孩子减压。第二,针对孩子户外活动少、玩伴少、孩子比较孤独的问题,可以给孩子多供应一些户外活动机会,让他去融入一些团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陶炯举例说,以前碰着一个小孩见告他,自己也不想玩游戏,但是做其他事情都没意思,才一贯玩游戏。第三,针对家庭里的亲子关系问题,家长的态度起了很大浸染。家长要给孩子供应高质量陪伴,要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和孩子有互换,才能更加理解孩子。
在陶炯看来,亲子关系十分主要,他认为有时候不要去看孩子做得怎么样,要先考验亲子关系好不好,如果亲子关系好,实在很多问题都比较随意马虎办理。“当家长和孩子建立好亲子关系,和孩子变得亲密往后,你会创造孩子乐意听你的;相反,如果亲子关系不好,你见告孩子要怎么做,孩子很可能会逆反,亲子之间随意马虎产生冲突。”
陶炯强调,除了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制订规则也同样主要。那么,规则该怎么定?
陶炯认为要和孩子共同去磋商,要尊重孩子的见地,让他参与到规则的制订中,乃至给他一定的主导权,而不是家长单方制订好规则见告孩子去实行。当然,在规则实行时要有弹性,而不是“一定要若何”。比如有时孩子利用电子产品的规定韶光到了,但是孩子不肯停下,这时家长不要一把将电子产品夺过来,而是见告孩子韶光到了,让他自己主动放下来,或者再给孩子一点韶光。当然也不能一味纵容,否则有了规则但孩子不去实行,规则就形同虚设了。陶炯强调,家长要把握个中的尺度,采取一种温和而武断的办法,这样规则才能真正发挥浸染。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