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说,今年的618是“低价之年”,总是看重性价比的人们,有更激进的购物行为吗?事实上,在消费者日益理性和网络购物日常化的本日,今年的618“安静”了不少。但这种安静更多是对消费者而言,于购物节的另一大主角——商家来说,却比往年劳碌不少。高占比的退货率成为今年商家之间频繁涌现的话题——这个占比,对付有的人来说是90%,有的是80%,详细数字不一而足,但都同样的令人触目惊心。
今年6月,连续两个退货率话题引起热议
今晚财知道和大家一起磋商的话题是——“电商退货潮”。买一半,退一半

于爱买衣服的林林来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买到得当的女装成为了一件困难事。她见告财知道君,近期她在某电商平台购买了11件衣服,收到后只留下了4件,其它的或由于版型不对,或由于尺码不得当,或由于色差太大,全部退回给了商家。
林林近期的退货记录
谈及退货的缘故原由,林林说道:“最开始是我创造大部分的衣服都货不对版,同样的模特图,我可以在好几家不同的店铺看到,而我很难花韶光去分辨哪一家才是正版。于是我创造我收到的衣服就像拆盲盒一样,惊吓多于惊喜,很少能够买到得当的衣服,以是只好退货。久而久之,我习气了一次性买很多衣服,然后从个中挑选得当的。”
相同的模特图涌如今不同店铺,价格可以相差几十元林林由于挑选不到得当的衣服而苦恼,终极选择退货,而商家则为退回的商品头疼。618刚过,有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发帖,这位用户的朋友是一位做女装电商的卖家,618期间发卖额达到了1000多万,但退款金额达到了730万,“估量退货率会飙到80%”。
很快地,这个征象引起了很多电贩子的共鸣,吐槽电商退货率飙高的帖子越来越多。有人亮出自己店铺的经营数据,拒退率超过了60%。
对付卖家们来说,退货率从来不但是一个数字。背后牵扯的各项本钱用度支出,由于退货率变高影响到的店铺考察,难以避免的货损等等,终极都会拉低利润,乃至导致亏损。为了能够减少退货率过高导致的本钱丢失,商家们也在探求办法。界面***曾经宣布过这样一个征象:不少衣饰类目的直播间,只有样衣不事先备货;主播卖了往后,他们找工厂生产成衣,按照发卖量的20%下单。这种做法可以视为根据退货率,倒推终极能卖出去多少产品,根据结果找上游生产。这种模式哀求靠近上游加工环节,而且加工环节必须方便采购面辅料,能实现高效率的加工,担保时效。正因如此,这种模式在杭州、泉州和常熟等靠近家当带的地方较为普遍。其余一种应对方法是:循环发卖。比如某个产品,第一轮主播卖掉1000件,退回800件,第二轮主播开始卖,800件进入二次发卖,退回产品循环往来来往,直到全部卖掉。但是,这两种方法只能够是一种事后补救,并无法真正办理退货带来的各种问题。
退货门槛,越来越低
电商退换货越来越频繁的背面,是电商根本举动步伐的充分完善,这也是电商平台不断降落消费者网购戒备生理的结果。一方面,快递的遍及间接拉高退货率。海内快递发展提高神速,十年前,电商快递还勾留在“一周达”乃至是“半月达”,而本日,行业的关键词是“半日达”乃至“小时达”。
618正在拣货的快递员 图源:新华社
海内快递业已经与电商深度领悟,乃至走向为电商平台定制服务的发展阶段。例如退换货上门取件险些成为各电商平台的标配,消费者足不出户便可以退货。另一方面,运费险(有了运费险意味开花费者可以免运费退货)政策的出台直接降落了用户退换货的本钱支出。于商家而言,开通运费险是提升店铺成交量的一种手段,尤其像服装等品类,运费险与销量直接挂钩。
据澎湃***宣布,女装退货险覆盖率近90%如今,假一赔四、退货运费险、极速退款、上门取退、七天无情由退换等做事基本成为卖家的标配。这些做事是电商进入深度发展后,平台不断完善消费者做事与保障的表示。其余,“仅退款”和“vip免费退货”等干系做事的出台,也降落了消费者的退货门槛。
今年年初,各大电商平台相继修正售后做事规则,将“仅退款”作为“标配”,明确消费者可在一定条件下,向商家发起只退款不退货的申请。而在此之后的4 月,某电商平台又宣告:VIP 正式上线无限次退货包运费做事。在此之前,该会员的权柄是每月 6 张 5 元退货券,如今升级为每单最高补贴 25 元,不限次数,并且可与运费险叠加利用。
只管不能片面地说是平台的退换货规则导致了行业退货率的升高,但不可否认,这些利好消费者的退换货政策明显提升了消费者退货的便捷性。而与此相对的是,商家必须面临随之上升的退货率。
逃离,还是坚持?
快速便捷的退货,曾让电商在跟传统零售的较劲中搏得筹码,如今却成为许多商家们心中的隐痛。
已经有头部商家在618前“离场”。
5月中旬,拥有500多万粉丝的淘宝女装店“少女凯拉”疑似跑路,留下高达3500万元的未付货款,令浩瀚供货商陷入困境。天眼查显示,“少女凯拉”牌号注册所属公司广州增益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早在2024年3月就已注销。
“少女凯拉”背后公司已于3月注销6月初,另一家电商女装巨子“罗拉密码”宣告闭店。该品牌曾经年销几十亿,在某电商平台拥有500多万粉丝。创始人罗拉直言,本钱问题使得品牌难以为继,纵然在直播高峰期一场发卖量靠近100万件,也无法平衡本钱与质量之间的天平。这一系列头部店铺的撤离,无疑向外界开释出强烈的旗子暗记:高退货率带来的利润缩减,无疑威胁到了部分商家们的生存道路。超级头部主播的销量也呈现下滑趋势。
蝉妈妈数据显示,截至6月18日,618大匆匆抖音达人带货榜单(5月24日-6月18日)的前三分别为广东夫妇、贾乃亮和与辉同行。交个朋友、东方甄选和猖獗小杨哥等头部主播均未进入前十。
只管各方面的数据都显示电商不再是一个人人都能分一杯羹的行业,但仍有人选择连续坚持下来,或想办法提高成交率,或和行业规则“叫板”。6月13日,女装品牌茵曼创始人方建华在个人公众年夜众号揭橥了一篇题为《呼吁有关部门参与打击“逼迫运费险”》的文章,称运费险“本身是个好事,但随着竞争加剧,平台为了吸引消费者,将退货运费险逐渐变成了逼迫性哀求,大大增加了商家的经营压力。”截至目前,只管有浩瀚商家跟帖叫板,但短期内平台的规则并没有变动。
商家叫苦的另一壁,是大多买家在表示不解:难道不是卖家自己货不对板、以次充好?要不是万不得已,谁乐意买回来又折腾退换货呢?这彷佛很难界定谁对谁错。唯一确定的是,平台作为规则的制订者,主要的是要把握好商家利益和消费者权柄之间的度。而商家,他们能做的唯有不断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