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农人正在贾宋镇的一家当代农业园区摘西红柿。邱洪生摄 数据来源:农业屯子部
上半年,对付河北省隆尧县固城镇小孟村落瓜农来说,很不屈常。
甜瓜行情好,可7月初来了一场12级大风,刮倒了全村落200多个大棚……

王聚明家的两个大棚受了灾,但他并没有愁眉苦脸,趁着灾后重修,他又扩种4棚甜瓜。“上半年挣了十来万,这次多亏互助社统一给上了保险,没啥大丢失,我看准了,这订单种甜瓜能挣大钱!
”王聚明底气十足地说。
这几年,小孟村落实行“党支部+公司+互助社+庄家”的发展模式,500多户村落民组织起来,种甜瓜致了富。
在邢台全市,120多万农人在互助社、龙头企业、农业家当化联合体的带动下,“拴”在家当链,融入代价链,他们的经营办法发生了大的变革。
种什么?
联合体统一下订单,让优质麦变成了“黄金麦”
“有了订单,种啥不抓瞎!
” 小孟村落第一布告高志敏又高又黑,貌似“大老粗”,可谈起“种瓜经”却条理分明:甜瓜刚换了茬,这茬多种了点西州蜜、红冠等新品种,都是按百果园等连锁企业的订单育苗种瓜,新品种卖得俏。
“现在只管把瓜种好,太省心了!
”赵聚江是村落里第一批种甜瓜的,之前,他可没少受“种什么”的折磨。
“过去什么行情好,来年就种什么。”勤恳肯干的赵聚江种过粮食,不挣钱;种过水果和蔬菜,也没挣到什么钱。要说,种出来的蔬菜水果,品质不差,可拿到集市上一卖,创造满大街都是“大路货”,价格低得让贰心头滴血:辣椒卖过3毛钱一斤,西瓜卖过5毛钱一斤……
种地不挣钱的局势,在2014年开始改变。那年,高志敏带领村落民去山东等地稽核,回来后在村落里发展起了订单甜瓜。5年韶光,小孟村落成了远近有名的“全国一村落一品示范村落”,高志敏也“升级”为北方当代农业园区党总支布告,带着周边四个村落一起发展甜瓜家当。“订单种瓜,心不累,能挣钱,好着咧!
”赵聚江一脸轻松地说。
比较赵聚江,隆尧县隆肖家庭农场主王国云,享受到了“升级版”订单农业的好处。
“以前都是自己买种子种麦子,加入联合体后,统一种优质强筋麦,从播种那天起,就订好今麦郎这个买主了。公司还统一供应技能做事和加工做事,省心得很!
今年每亩比普通小麦多打了100公斤,收购价每公斤还比时价高2毛钱。” 王国云所说的联合体,全称叫“冀南优质麦家当联合体”, 是由今麦郎集团牵头,联手隆尧、巨鹿、平乡等县120多家新型经营主体打造的。今麦郎每年加工小麦200来万吨,近年来推广栽种优质强筋麦。优质强筋麦产量高、价格贵,成熟后麦株金黄,采访中,很多农人称它为“黄金麦”。
“优质粮便是好质料,麦田便是我们的第一车间。”今麦郎集团行政部经理林瑞骞先容,2005年集团启动了“今麦郎优质麦工程”,率先在黑龙港流域推广优质强筋麦,但传统的订单互助比较疏松。为形成更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快速扩大规模,公司牵头打造了冀南优质麦家当联合体。联合体内,王国云这样的家庭农场订单栽种,互助社供应社会化做事,今麦郎专注于深加工和发卖,三者分工协作,通过左券关系结成“从麦场到卖场”的完百口当链。
隆尧县县长李建强先容,联合体通过打造三产领悟的家当链,较好办理了企业买好粮难、农人粮食卖好价难,以往低收益的传统种粮模式,逐步升级为收益更高、当代化程度更高的栽种模式。在联合体的带动辐射下,今年全县“黄金麦”栽种面积达40万亩。
怎么种?
一条龙社会化做事,一个新型职业农人种四五百亩地
364亩小麦纯收入4.94万元!
这是南和县河郭乡梁牌村落农人梁立峰今年麦季的分红。
梁立峰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种粮大户,而是新型职业农人。他如今在金沙河农作物栽种互助社的闫里村落基地种粮,“现在种地可是技能活,我的技能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要勤跟教室上的老师学。”
基地种地还要上课?
互助社卖力人李江坡说:“咱的互助社是国家级示范社,闫里村落基地还是一所职业农人培训学校,这里的农人,白天在田间劳作,晚上进教室培训。”
“农人经由培训毕业后,才可以在互助社的基地种粮,我们也鼓励他们出去单干。”金沙河集团董事长魏海金说,新型职业农人流转地皮单干,也能为集团供应更多的优质麦源,把学到的种粮技能、管理履历撒播到广大屯子。
走进闫里村落基地里,6000亩玉米绿波荡漾,据理解,这里平时紧张由15个职业农人打理。“借助社会化做事,基地生产全程机器化,1个职业农人可以种四五百亩地,均匀年收入超过10万元。”李江坡说,有了社会化做事,就能规模化、标准化种地,用工业化理念经营农业,这样更有“钱途”。
社会化做事在邢台屯子已成景象。最近,南和县莹翌航空植保专业互助社的60多架无人机,险些“倾巢而出”,为玉米打药,防治黏虫。
“无人机喷施,能把调配好的药剂精准喷到玉米叶面上,与人工打药比,节药20%、增效20%,1亩能省30元。”互助社理事长程建中先容,目前互助社为600多个社员和3000多庄家供应植保作业,做事耕地面积超30万亩。
提及无人机打药,闫里乡大郝村落农人马路坤竖起了大拇指,“我家11亩玉米,以古人工打药,我须要从天亮忙到入夜,一架无人机10多分钟就能搞定。这一家一户种地,算是种到头了,还不如出去打三个月的工挣得多。”把地托管给莹翌互助社后,马路坤抽身打起了工,一年多了4万元收入。
“屯子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就业,无论是通过流转适度规模经营,还是留守老人种自家的地,社会化做事都必不可少,发展空间还很大。”南和县农业屯子局副局长白立克感叹。
在邢台,除了互助社等社会化做事组织,还有互助做事。
隆尧县莲子镇镇会瑞家庭农场主沈会彬,也是县里的家庭农场协会会长。“以前,像我这样的家庭农场都会自己购置农机设备,但利用率低。”沈会彬见告,今年协会成立了托管做事中央,除了给庄家供应托管做事,还在会员之间供应互助做事。
“自动巡航无人机,一架要9万多元,有了互助做事,就没必要每家都买了。而且,你帮我打药,我帮你机播,大家都划算。”祥农农业互助社理事长武军祥说。
怎么卖?
畅通渠道打响品牌,农产品卖得更好更远
“看着好好的西红柿,一斤只卖2毛钱,心痛,却找不到好办法。”回顾早些年的卖难,南和县郝桥镇万客来蔬菜专业互助社卖力人程学哲动情地说,发卖是互助社的短板,很长一段韶光,社员种的绿色蔬菜卖不上好价。
“最近,互助社的普通西红柿一斤卖4元,五彩番茄更是18元一斤。”程学哲高兴地见告,“变革源自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两年,互助社引入近心农业开拓有限公司卖力发卖,注册牌号,打出品牌,开拓渠道,卖难问题迎刃而解。公法律人魏如华先容,公司收购互助社的蔬菜,价格普遍比时价高20%。
专业力量加盟,助力邢台成为京津冀的“菜篮子”“果盘子”,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卖得更好,卖得更远。
河北宝信物流有限公司是家5A级物流企业,领衔组建宝信农产品城乡共配和宝信果蔬两家家当化联合体。公司采纳“企业+基地+互助社+冷链中央+电子商务+庄家”的经营模式,整合发卖全市近百种农产品。“我们的发卖模式压缩了中间环节,让利给农人,一样平常农产品收购价比时价能高10%,直接带动8万庄家增收。”副总经理苗辉先容,公司充分发挥冷链物流上风,让越来越多的邢台农产品,进入了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城市的有名商超市场。
“有了品牌,身价倍增。”隆尧隆尚农业开拓有限公司卖力人张京山说,去年公司为大葱注册了“尚竹喷鼻香”品牌,电商平台售价达到每公斤3元,是往年的3倍,3000亩大葱增收近1000万元,同时带动周边1500多户农人增收。隆尧县农业屯子局副局长李现国说,通过育龙头、兴园区、强特色、创品牌,全县形成130多家龙头企业带动6万多庄家的家当集群,越来越多的农人端起了品牌“金饭碗”。
来到邢台,你会创造,品牌农产品还真不少。隆尧县的“泽畔贡藕”,邢台县的“浆水苹果”,威县的“威梨”,一个个“邢字号”农业品牌,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名片”。目前,邢台拥有13个涉农中国驰名牌号,17个农产品地理标志。在首届“中国农人丰收节”上,农业屯子部推出“100个品牌农产品”,邢台的临城薄皮核桃和巨鹿金银花占得两席。
利益怎么联?
让农人成股东,分享家当链更多增值收益
越来越多的邢台农人组织起来,“拴”在家当链上,全市农业家当化经营率超过七成。“但家当链各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有待加强,要让庄家融入代价链,才能更多分享各环节的增值效益。”邢台市农业屯子局调研员郭计欣坦言。
为了让农人多得实惠,隆尧县实行“折股量化”模式——财政资金注资入股龙头企业,每年5%的保底分红“折股量化”给以地皮入股的庄家。
“辣椒收购每斤比时价高两毛钱,我入股了3亩地,每亩每年还能多400元的保底分红,好着咧!
”莲子镇镇白家寨村落农人李俊书,和19户村落民一起,成了辣椒百口当链龙头企业——朝阳食品有限公司的股东。
折股量化,企业也欢迎。朝阳食品公司卖力人郝瑞生坦言:“庄家入股后,每一环都跟自己的腰包有关系,任务心增强了,辣椒品质更有担保,企业更快拓展基地。”
在南和县,越来越多的农人融入龙头企业的家当链、代价链。
“田间麦子到筷子,三产领悟好路子。收了麦子存厂子,行情好时结票子。”这是时下在南和县粮农中盛行的一段顺口溜。为农人供应如此“甜头”的,是当地的“吃粮”大户金沙河集团,这个全国最大的挂面对盆企业,每天让1.1万吨小麦变成挂面,身价翻番。
这中间的利润,越来越多的农人也参与进来分享。
“企业追求经济代价,也要追求社会代价,和农人、村落集体结成利益共同体,才能更好发展。”魏海金深知这个道理,在粮源基地培植方面,公司积极实行“企业+村落党支部+互助社+庄家”的股权同盟互助模式——庄家以地皮经营权入股,职业农人以劳动力和技能入股,互助社组织生产经营,企业卖力粮食收购、加工、发卖,利润按比例分成。个中,村落“两委”每年得到每亩50元的折衷做事费。目前,金沙河集团带动30个村落6700多庄家,每年户均增收2万元旁边。
“我家6亩地入股企业后,不仅拿到流转费,还有二次分红,2017年每亩分了70元。”武庄村落村落民武计成满意地说,流转费定的是“双500”标准,每亩每年两季各500斤小麦加500斤玉米的售价,跟自己种收入差不多。
“对这样的互助,企业能稳定得到优质原粮,农人和村落集体都能增加收入,大家都比较满意。”武庄村落党支部书纪武玉海见告,今年麦收后,村落里剩下的耕地都成了金沙河的生产基地。“你看,这玉米丰收在望,乡亲们又能增收啰!
”站在地头,武玉海一脸的喜悦。( 顾仲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