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中是我曾经或者正在利用的一部分移动存储设备,都是各个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品,下面的内容会按照我入手的韶光线为主轴来先容这些产品。虽然个中有些产品貌似已经由时了,但是在某些领域仍旧在利用,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浸染。
一、磁带
盒式磁带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发明的,距今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从我记事起身里就已经有磁带的身影。可能有人会纳闷为什么我把磁带归类到移动存储设备的范畴。在我们的认知里普遍把磁带当成存储歌曲的载体,一盒磁带能存下十几首歌曲,或者大约120分钟的音频内容。

实在除了用来录制声音之外,磁带也能用来存储其他数据,并且直到现在还有一部分商业用户把磁带作为数据存储的载体。对付普通用户而言盒式磁带已经是过期的东西了,早已经被mp3和手机等取代了。
二、3.5英寸软盘
1979年索尼推出了3.5英寸的软盘,当时一张软盘的容量只有875KB。随着技能的不断发展,当我上大学的时候软盘的容量已经“高达”1.44MB,放到现在来看这点儿容量连一首mp3音乐都放不下,可是在当时我的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都是存放在一张软盘里就搞定的。
现在翻出这些文件创造容量还不到1MB。
当时一张所谓的Sony原装软盘的价格是10元,其他品牌的价格是5-8元不等。3.5寸软盘的优点是小巧轻便,缺陷便是存储容量小,并且很随意马虎坏掉。当时主要的文件每每须要用很多张软盘做备份,我们每个人手里最少都要有个三五张软盘。
三、光盘
在光盘还比较盛行的年代,市情上常见的光盘是CD和DVD两种,那会儿还没有容量更高的蓝光光盘。常见的规格有12cm和8cm两种。CD光盘的容量大约是700MB,DVD光盘的容量大约是4.7GB。
上大学的时候由于钱包不许可,以是平时都是在音像店里购买5块一张的D版游戏光盘或者电影盘,买得多了还可以跟老板砍砍价,碰着读不出来的光盘还可以免费改换其他游戏或者电影,算是那个时期的分外福利吧。
虽然现在光驱已经不是装机的标配硬件,光盘也越来越少见,但是在某些场合仍旧也会用到。我现在仍旧会买几张空缺的刻录盘,碰着主要的文件还会用刻录机刻好光盘进行保存。光盘该当是目前保存数据最安全、保存韶光最长的手段之一。
四、U盘
我的第一只U盘大概是在05或者06年出差上海的时候购买的。1GB容量花了我整整100块钱,不过按照当时的容量来说已经算是非常便宜的价格了。
现在这只U盘已经浑身充满岁月的痕迹,但是读写一贯很稳定,从来没有出干涉干与题。乃至比起我后来买过的很多大容量硬盘都要坚挺。
这么老的U盘虽然用起来稳定,但是速率切实其实慢的不忍直视,用测速软件在Mac mini上跑了一下,这速率切实其实太可怜了,我一度疑惑是不是Mac mini的锅。
五、机器移动硬盘
上图中的移动硬盘最大的特色便是又大又重,并且容量也不像现在动不动就几百GB起步。规格到底缘故原由便是它是我自己动手DIY的第一块机器移动硬盘。
全体硬盘的重量已经超过了1kg,全身金属材质,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外出时是非常好的防身利器。
这只移动硬盘内部利用的便是我第一台电脑上拆下来的那块40GB的硬盘,内部还是很老的IDE并行接口,不像现在的SATA接口那么方便易用。硬盘盒只支持USB2.0接口,传输速率也是非常慢的,要想填满40GB的空间须要的韶光可想而知。由于手里暂时没有D口的USB线,以是没办法测试这块硬盘的传输速率。
随着硬盘技能的不断发展,我DIY移动硬盘的方向也与时俱进。后来自己组装的移动硬盘开始往小型化方向发展,利用体积更加小巧的2.5英寸硬盘,二者比拟一下无论是体积、重量还是容量都有非常明显的差距。
上图中的2.5寸硬盘是一块容量500GB的机器硬盘,7200rpm的转速在条记本硬盘里算是非常不错的,读写速率要明显好于那些5400rpm的产品,只不过便是噪音要轻微大那么一丢丢。
同样利用软件跑一下硬盘的读写速率,比起U盘这样的结果明显要好很多,但是这个数据对付机器硬盘来解释显不太正常,一样平常情形下机器硬盘的读写速率在100MB/s旁边才是合理的,觉得这个锅还是要Mac mini来背。
六、固态移动硬盘
前面提到的那些移动存储产品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已经或者正在被淘汰,无非便是体积笨重、容量小、薄弱易坏等等这些缘故原由。随着科技的发展,固态移动硬盘大概会是今后一段韶光内的存储明星。以上图中的Crucial 英睿达 X6固态移动硬盘为例,它的体积比一张***还要小巧,重量也只有40多克,但是容量能达到实实在在的2TB。能在体积和重量上比它有上风的只有U盘了,但是比起速率和容量U盘也只能是个弟弟。
和U盘来个直不雅观的比拟,X6的体历年夜概是U盘的3-4倍,而容量是我这只U盘(1GB)的2000倍,不得不感叹科技发展的速率太快了。
目前X6固态移动硬盘的容量最大已经做到4TB,可能比绝大多数用户电脑里的硬盘容量都要大。而且固态移动硬盘的利用场景比上面提到的其他产品都要更广泛一些。软盘、光盘、磁带只能通过软驱、光驱和磁带机等专用的设备才能读写。纵然是自己DIY的移动硬盘每每也会由于接口或者供电等问题而限定利用范围。X6目前可以兼容PC、Mac、PS4、Xbox One和安卓手机等设备。
有人可能会以为固态移动硬盘的价格比较高,价格高不高关键要看你站在什么角度去看待。以我入手的8GB+256GB的Mac mini为例,如果选择2TB容量的配置,须要额外多花6000元。但是2TB容量的X6价格只有1699元,省下4000多元买一部手机不喷鼻香么?
官方流传宣传2TB容量的X6固态移动硬盘的读取速率为540MB/s,终极利用软件在Mac mini上测出的读写速率分别为517MB/s和478MB/s,和官方流传宣传的数据比较靠近。如果按照前面U盘和移动硬盘的测速结果来看Mac mini跑分偏低,换成其他平台测试的话结果可能会更喜人。
写在末了
科技的发展让很多原来看起来很前辈的技能和产品逐渐被韶光埋没和抛弃,这是历史发展的一定规律。这篇图文通过我自己用过的和正在利用的移动存储产品为切入点,给大家展示科技发展的进步,顺便也让我怀个旧。短短20年韶光存储就从MB跃进到了TB,百万级别的进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