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鼻香港《南华早报》宣布,今年6月19日央视播出的一段039B潜艇练习画面中,疑似涌现理解放军利用最前辈鱼10鱼雷,击沉一艘靶船的影像。一艘已经退役的074型两栖上岸舰,被鱼10击中,舰船的尾部由于巨大爆炸威力翻涌出水面,随后腾起的水花大概都有100米高。这些场景,无疑显示了鱼10的巨大威力。
《南华早报》还剖析,根据海内杂志已经透露出的信息看,鱼10利用了最前辈的船尾轨迹跟踪技能,可以利用船只航行过程中产生的轨迹来校准鱼雷航向,准确打击移动目标。可见鱼10不仅有可不雅观的威力,准确度和反应能力也已经提升到了一个全新水平。
▲疑似鱼10打靶,图片来源:网络

据公开资料表露,鱼10重型鱼雷的整体性能,已经可以和美国MK-48Mod7型鱼雷相媲美。鱼10在2017岁首年月次涌现,现在已经广泛装备在了中国海军的水面舰艇和潜艇上,射程可以达到50公里。美军曾扬言,利用MK-48系列鱼雷作战,只须要两枚命中,就能击沉俄罗斯水下排水量超过3万吨的“台风”级潜艇,只须要5枚就能“直接带走”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或者“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这次,解放军打靶利用的船排水量为500多吨,被鱼10命中后直接沉没。那么同样的道理,对付排水量更大的舰艇乃至是航母这种级别的水面舰船,鱼10一旦多发命中,它们轻则遭到重创而失落去战斗力,假如打中症结也能直接就被送到海底。
鱼雷自从出身之后就被称为改变当代海战的神器,从19世纪鱼雷涌现往后,海战再也不是谁的船大,谁的火炮口径大就能主宰沙场的了。相反,水面上花里胡哨的进攻手段,反而成了迷惑仇敌的办法。真正的致命打击,每每都从水下发起。比如在一战期间,70%的兵舰都是被鱼雷击沉的。二战期间,更是有300多艘兵舰,17艘航空母舰,1400多万吨的运输舰被鱼雷击沉。德国在二战期间建造的电动鱼雷,只要一枚,就能够将3000吨旁边的大型舰船拦腰斩断。
▲二战期间德国生产的最好鱼雷G7系列,图片来源:网络
到了当代,鱼雷的浸染不降反增。1982年的英阿马岛战役中,英国利用两枚二战期间制造的鱼雷,就将阿根廷海军的当代化兵舰“贝尔格拉诺将军”号送入了海底。美国直到本日,也很重视鱼雷的浸染。在MK-48鱼雷身上,还在不断叠加新的技能。毕竟一发美制MK-48鱼雷的造价,顶多便是300万到400万美元,战时多扔出去几发根本就不心疼。如果被对方拦截了,丢失也不过是几千万美元而已。但是如果能直接命中对方造价几个亿乃至几十亿的重型装备,那这个便宜就占大了。退一步说,就算没有命中,也能够打乱对方支配,为反舰导弹争取命中机会。
中国在鱼雷发展上算是紧跟潮流,早在1877年,广州黄埔设立的广东制造局就已经设置了鱼雷局,黄埔水师学堂中更是有鱼雷专业和鱼雷演习的干系科目。只管中国当时购买的鱼雷在甲午海战当中并没有发挥什么浸染,但这仍能算是中国鱼雷发展历史的最初开端。
▲P-6鱼雷艇朝鲜还在利用,图片来源:网络
同许多武器装备的起步一样,中国最早是从苏联入口了鱼雷后,正式迈入了当代化进程。不过细分起来,有好几个不同的技能路线。上世纪50年代,苏联卖给了中国36艘P-4鱼雷快艇,后来我们又引进了P-6。相应的,中国配套引进了该快艇须要装备的苏联53型鱼雷。没想到仅仅几年之后,这型快艇就在两次海战中,分别击沉了国民党海军的1艘1430吨级护卫舰、一艘4000多的运输船、两艘470吨的炮舰。P-6也履历战功,在上世纪60年代,分别击沉了***的1艘1250吨级扫雷舰和1艘900多吨的巡逻舰。
中国一看苏联鱼雷如此好用,便在其根本上引进了53型鱼雷的干系技能,发展自己的国产鱼雷,这便是鱼1。虽然仿制事情是成功的,但是由于技能有限,直到1971年才正式定型。该鱼雷采取热动力推进,最快速率可以达到50节,航程10千米,长度7.8米,口径533毫米,战斗部质量400千克。但该鱼类的致命缺陷在于无法制导,轨迹非常明显,很随意马虎被对方提前创造,从而拦截或者规避。鱼1后来经由了技能改良,到80年代添加了线导和声自导技能,做出了一些改进型号。
▲鱼2鱼雷,图片来源:网络
比较之下,鱼2是另一个技能路线。由于鱼2根本不是给舰船用的,它的动力办法利用的是固体燃料的喷气式推进办法,紧张由航空兵轰炸机进行空中投掷。上世纪50年代,中国从苏联入口了RAT-52,后来在其根本上逆向工程出了鱼2。同样由于当时仿制技能不过关,直到1971年6月份才终于定型。它的最高航速只有40节,水中航程600米,长度3.9米,口径450毫米,战斗部质量只有243千克,同样没有制导能力。
当时的中国海军航空兵没有空基反舰导弹,以是全靠这款鱼雷打击水面舰艇。但这种鱼雷扔出去命不命中,险些全靠崇奉。射程短不说,命中的精度还很低。当时有人测算过,差不多8枚鱼2就能击沉一艘大约5万吨级的兵舰,但是须要投放至少60枚才能担保命中率。当时中国大量装备的轰5和强5一架最多也就只能携带1~2枚,须要30或者60架飞性能力携带足足数目标鱼雷,攻击效率之低可见一斑。以是到了后来,鱼2走进了博物馆。
▲轰5,图片来源:网络
中国从鱼3开始了鱼雷的自行研究之路,并且走上了电动螺旋桨推进和被动声导系统的技能路线。1975年,鱼3定型并开始量产,装备中国攻击型核潜艇。后来我们又对其进行了技能改进,比如换装了主被动联合自导,改进了战斗部的装药,提高了航速和稳定性等,但这些新的技能,离不开西方的帮助。
中美关系缓和后,中国得到了西方的许多鱼雷电子技能,于是推倒重来,研制了鱼4。它采取了主被动联合声自导技能,采取了银锌电池作为动力。不过在许多技能细节上,还是参考了俄罗斯制造的SAET-60。中国从西方得到的其余一部分前辈技能便是奥拓热动力系统,于是在其根本上,结合线导和主被动联合声导这两种制导办法,在80年代中期研究成功了为039型常规动力潜艇利用的鱼5。可以说由于80年代中美关系的走近,中国确实从美国那里淘到了不少好的技能,也促进了我国鱼雷的发展。
▲MK46-2鱼雷,图片来源:网络
实在,当时美国故意帮助中国提高反潜能力,希望中国利用鱼雷对付苏联在西太平洋上的各种型潜艇,于是向中国***了一批MK46-2鱼雷。它的航程11千米,最高航速45节,战斗部质量只有44千克,直径324毫米,长度2.6米,全重230公斤,是美国轻型鱼雷中的主力。可以说没有这款鱼雷,中国很难节制奥拓热动力推进系统。美国对中国的主动,也为很多欧洲国家向中国***鱼雷打开了大门。比如当时的意大利,就***了中国约40枚A244S型轻型反潜鱼雷。苏联解体之后,中国又捉住机会窗口,从俄罗斯订购了“基洛”级常规动力潜艇,“当代”级驱逐舰,TEST-71、TEST-96、53-65KE鱼雷也被同步引进,并在其根本上,逐步开始发展国产鱼雷的最新型号。
后来我国的鱼雷型号不断发展,一贯到了本日的鱼10。虽然大多数鱼雷,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在鱼雷技能上并没有颠覆性的创新,但许多新技能的运用,让当代化鱼雷越来越难被滋扰,命中精度越来越高,杀伤威力也越来越大。以是至今,鱼雷仍旧是我国最主要的海战利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