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字彷佛最早是用来说出国发展,但现在已经引申到统统皆可‘润’了,事情不想干了可以‘润’,城市不想呆了也可以‘润’,我最近在小红书上就看到好多说‘想润,离开北京、离开上海’的内容。”一位互联网冲游勇说道。
而“润”的情由不尽相同。比如2021年从深圳回到成都的阿蓝就见告燃财经,“吃不消互联网的加班了,就想换个不太加班的事情,也想分开互联网。但在深圳,如果不卷就包袱不了生活本钱,仅房租便是一大笔开销。以是思来想去,末了回到了成都。”
2020年从北京回到成都的谢驴则是由于事情,“我是成都人,我老公是江西人。从居住和舒适程度来说,在我们看来,成都是优于江西的。以是我们一早就有共识,终有一天肯定要回成都。”

以是在2020年疫情冲击,谢驴很永劫光没活儿之后,俩人就考虑回到成都,“刚好我老公的公司在成都有分部,就申请了内部转岗。”
回来之后的生活,也是各有感想熏染。
阿蓝“确实很满意”,“我老家是成都郊区县城的,现在回到成都,可以每周回家看父母,从小一起终年夜的朋友、同学也能常常聚餐。收入虽然比之前在深圳的时候少了20多万元每年,但我自己没有房贷和家庭的压力,只要不过什么奢侈的生活,也够花了。”
谢驴则开始犹疑,“如果你在去年问我,我的答案该当会非常积极、乐不雅观、阳光,说年轻人回到二线挺好、挺爽的。但现在我可能会重新思考了。”
谢驴的犹豫来自环境的改变。去年年底至今,各互联网大厂纷纭裁员,“金三银四”也被求职者证明是“铜三铁四”。一线打工人苦不堪言,二线城市也与一线同频共振。
“2021年,我老公从之前的大厂跳了出来,想做一点实事,加入了一家科技类型的创业公司。”谢驴说道,“当时这个公司发展势头非常好,拿了融资还在大幅招人,但转眼今年形势就变了,他们要裁员20%。我和朋友合资做的内容创业公司,目前公司整体年收入也减少了大概三分之一。”
就互联网来说,成都互联网也在变得更“卷”。
近期,《互联网人“卷”成都》一文引发了浩瀚共鸣。2013年旁边从北京回到深圳的互联网人元清向燃财经回顾,大概从2016年、2017年开始,成都互联网就开始卷了,“预测一是从一线回来成都的人增多,僧多粥少而且降维打击,二是当年成都房价开始暴涨,但薪水没同步跟上,导致大家的事情压力更大了。”
阿蓝也表示,“由于本身就在互联网行业,回来之后也打仗了一些成都的互联网行业。总体觉得就是非常卷。由于成都的大型IT企业很少,但是大学毕业每年人数都非常多,就导致竞争非常激烈。”
事实上,到哪里都是生活,而生活总是免不了烦恼和麻烦。回到二线也不是办理统统烦恼的“灵丹灵药”。
“我并不认可我是‘润’。”2016年从北京回到成都的杨夏直言,“由于我是经由思考,主动离开的,是一种基于自己想法的选择。如果说‘润’的话,彷佛意味着慌乱地躲避,但至少我不是这样的。”
不过杨夏还是建议,想要回到二线的人,可以拿到offer或者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案后再回来。
从一线到二线
难找的事情,缩水的薪资
离开的决定并不难做。
“在思考换事情的一天,我刷着朋友圈,看到在成都的朋友丰富的业余生活,转头再看看北漂的自己,事情、生活单调无比。”杨夏是四川人,大学毕业后就到了北京事情,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产品经理。
“当时我开始意识到,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杨夏说道,“更何况还有房价的现实问题。在北京,我不敢想象自己能买得起房。2016年,北京房价是4-5万元/平米,但成都高新区天府大道两边,核心中轴线上,房价才7-8千元/平米。而且我的亲人、朋友都在四川。”
于是2016年,杨夏结束北漂,回到了成都。
2013年回到成都的元清则纯挚由于,“我在北京的时候,雾霾太严重。以是待了两年就回来了。不过现在北京的环境好很多了。”2017年从上海回到成都的Sue则是由于在上海事情了一年,陷入焦虑症。
从一线回到二线,多数是为了生活。但坦承来说,人总是离不开事情,现实是纵然回到二线,事情依然麻烦不断,乃至问题更大。燃财经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不少人提到二线城市事情难找,“最近操持从上海回成都,但看了一段韶光的事情,真的没有空想的。”
2021年从上海回到南昌的夏天见告燃财经,“回南昌没有找到得当的事情,当时虽然是找好事情再回来的,但由于事情并不好找,以是勉强接管了唯一进入口试的这份事情。现在想换事情又很难,能交五险一金和双休的事情更少。”
这一点彷佛是二线城市的通病,“我回到银川的第一份事情便是一个小私企,当时它连劳动条约都没给我,签完合同一式两份都放在公司那儿。而且私企基本上没有交公积金,五险都是最低标准。”2018年从深圳回到银川的方立表示。
体例“更喷鼻香”。“比较互联网公司聚拢的北京、外企扎堆的上海,成都的事情机会有限。身边一贯在成都的同学一半都在系统编制内。”有小红书用户直言。
其他二线城市的情形也类似,方立目前就就职于一家央企子公司,税前月薪为1.2万元,“银川便是公务员、国企员工人为高点,当地人均匀收入也便是四五千元。”
对付互联网来说,二线城市的部门、岗位也与一线城市有一定的差距。燃财经看到,腾讯、阿里、字节跳动、华为、京东、美团等互联网大厂在成都均有布局。但就岗位来说,“大部分优质岗位是一线大型企业的成都分部,岗位也以科技行业以研发、客服类岗位为主,产品、设计类较少。”杨夏表示。
这也导致“技能岗比较随意马虎在成都找到机会,如果大公司内部转岗也随意马虎平薪回来;但是做市场和运营的,在降薪的根本上想找个靠谱坑真的比一线难上N倍。”上述小红书用户表示。
与这个判断同等,做大数据平台开拓的阿蓝找事情就并未碰着难关,“我回到成都之后,先安歇了10个月,由于没有任何经济压力。到2021年10月、11月,才开始找事情。可能由于我本身项目履历比较多,以是事情还算好找,拿到了八九个offer,但都衡量了一下不想去,以是都没接。”
“末了是一个猎头找到我,供应了一个外企的IT岗位,事情韶光、薪资报酬还可以,以是我接管了。”阿蓝说道。
但产品经理方立就没这么幸运,“回银川之前,我先在网上看了一段韶光招聘,都没看到得当的。但由于当时打仗了自媒体,加上手头有点积蓄,以是就裸辞了,准备纵然找不到事情,回去也可以先做一段韶光自媒体。”
折腾了半年,自媒体转机不大,方立的经济压力也上来了,于是先找了一份事情,“是一家私企,只干了3个月,但由于团队技能水平和蔼氛太差,以及朋友推举去其余一家更好的公司,于是在即将转正的时候,我离职了。”
除了事情难找之外,回到二线也必须接管缩水的薪资。当时从北京回到成都,薪水比原来降落了三分之一。”杨夏说道。阿蓝也见告燃财经,“现在一个月得手大概1.6-1.7万元旁边。不到原来在深圳的三分之二。”方立的薪水也比之前在深圳缩水不少。
回到二线,换一种生活
对付从一线回到二线,更大的渴求是换一种生活。
“在北京,所有的统统都以事情为中央,生活都得给事情让路。如果你晚上或周末想约朋友聚会,晚上八点之前不可能聚齐,由于北京太大了。但在成都,我们常常约饭、约咖啡。纵然事情日午饭、下午喝咖啡,都能轻松约到朋友。”杨夏说道。
5月31日中午,燃财经联系谢驴时,谢驴也见告燃财经,“稍等,正准备做一个光子嫩肤。这也是我回成都的一个缘故原由,由于成都是医美之都。”
在一线可望不可即的买房问题也迎刃而解。“回到成都第二年就买了房了,还是一个100多平米的大屋子。这在北京是完备不可以想象的,如果没有离开北京,我该当还租在北京的老旧屋子里。”杨夏说道。
“目前在银川觉得挺好的,在一家央企的子公司做产品,收入虽然比之前在深圳事情打了折,但税前也有1.2万元/月,还买了比当地均价赶过两三千元/平米的所谓‘豪宅’。唯一的落差可能是本地的研发体系、干事方法还是比不上一线城市。但其他的没有差别,深圳有的,银川也有。”方立也表示。
燃财经把稳到,在既往观点中,北上广深是年轻人追求梦想的地方,值得年轻人去拼搏一番。而到了安居、成家之时,则不得不考虑现实问题,于是开始向家乡的省会城市回流。这一点彷佛也的确如此,燃财经理解到的从一线城市返回二线城市的年轻人中,以30岁旁边为主。
但现在,回到二线城市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燃财经在一个外地回成都、约有200人的小群中进行了一个调查,参与调查的13人中,有5位回成都时的年事是30岁及以上,有2位分别是27岁、28岁,25岁及以下的则有6位。
比如元清便是在24岁时回的成都,Sue回来成都时则是25岁,夏天去年从上海到南昌时也才26岁。
来源/燃财经调研 制图/燃财经
从城市来说,成都彷佛更是“回到二线”的喷鼻香饽饽。
南方周末城市(区域)研究中央的一项研究指出,2021年全国人口增长迎来急剧放缓,北上广深均呈现低速增长态势,2021年增速均不敷0.4%;杭州等沿海新一线城市增速明显放缓,增速比往年低落1%旁边;中西部中央城市靠前,接过领跑的接力棒,武汉、成都、南昌、郑州等城市增加值均在10万以上。
成都热度更高。在小红书平台上,关于“从一线城市回成都”有超过5800篇条记。与之相对,“从一线城市回武汉”只有4200+篇条记,“从一线城市回南昌”则只有200+篇,“从一线城市回郑州”则是2000+篇。
一位北漂说道,“我是河北的,离开北京后想去成都或者江浙一带。由于我是做设计的,河北没有适宜的发展机会。”回到成都的杨夏,为了帮助和他一样从海内外回到成都、有信息需求的人,还建了一个互换群,“这个群累计有一两千人加过了。”
对付回到二线,多数人的选择结合了区域亲近性,以及就业考虑。而川渝向来是外出事情的主力军。根据《2021年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年末全省户籍人口9094.5万人,而年末常住人口8372万人。大略打算,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存在722.5万人的剪刀差。
至于就业,成都的就业选择也不错,“TMT、金融、地产,这些职业成都都有。”杨夏说道。
除了就业之外,天府之国的美誉,以及成都的网红标签也是吸引川渝人或者外地人前往成都的缘故原由。燃财经在小红书平台看到,有用户表示,“论城市化程度、时髦程度、好吃程度,(成都)都绝对算海内TOP5,但房价约一两万元/平米、两三万元/平米,连TOP15都排不进去。”
中指研究院百城房价指数显示,2022年5月,成都新居样本均匀价格为12628元/平米,远低于北京(44447元/平米)、上海(51534元/平米)、深圳(54350元/平米)等一线城市,在二线城市中,与武汉(13263元/平米)、重庆(11802元/平米)等城市处在同一水平线上。
不过值得解释的是,虽然成都彷佛成为了年轻人回流二线的“喷鼻香饽饽”,但成都并不是唯一,也有不少年轻人选择了回到离自己更近的武汉、长沙、郑州、宁波、南昌等地。
一线城市,年轻人曾经的应许之地,正在变得难以企及。“就现在的一线城市来说,轻微普通一点的家庭,根本无法支撑个人在那里买房定居,除非个人能力非常突出,或者赶上风口年入百万元。”阿蓝强调,“靠自己真的太难了。”
离开了一线,逃不开内卷
但离开了“压力山大”的一线,并不虞味着烦恼全消,尤其是在这几年。
不管是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都共享着一个大环境,谢驴直言,“二线城市同样感想熏染着这两年环境的变革。进入2022年,除了我老公团队有了20%淘汰率之外,我自己的创业公司感想熏染也非常明显。”
“2020年的时候我是直接离开北京的,由于回到成都之后要先办婚礼。婚礼期间我考试测验性地在招聘网站找了一下事情,但没搜到适宜我的职位。要知道我在北京做个S级项目总导演是没有问题的。”谢驴说道。
后来谢驴“运气还不错”,一位做KOL的朋友想转型做***博主,于是两人一拍即合成立了合资公司,“本来统统都挺好的。我们做的内容是平台须要的优质内容,以是平台和我们的签约互助就有300万元旁边,其余还可以接广告。但今年,平台签约的收入就已经砍了100万元了。”
“自媒体实在是家当链最下贱的职业。”谢驴直言,上游的平台、品牌方收入减少、预算缩减不打广告了,自然而然也会反响在自媒体的经营上,“现在实在商家也很卷,打广告都直接看ROI(投资回报率),你能给我卖出多少产品,不再纯挚做品牌推广了。”
“也不能说都是悲观的。”为了缓解氛围,谢驴补充道,“身边也有赢利的例子,便是我们互助的一个法律博主,落地了一间律所,业务量增长得非常好。由于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企业须要做破产清算。”但这彷佛只是从其余一个角度解释了,现实的难处。
至于互联网,在整体环境不佳以及人才涌入下,也在变得越来越“卷”。“2013年、2014年我从北京回成都时,是找好了事情再回来的,当时机会一样平常,但也没这么卷。”元清表示。
成都高校浩瀚,拥有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两所985、211高校,以及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两所211高校,以及包括这4所大学在内的8所双一流高校。除了海量大学生,泽平宏不雅观和智联招聘数据还显示,2021年景都应届生人才流入比例4.7%,仅次于北京,硕士毕业生以上人才流入占比4.2%,位列全国第四。
2017年开始,成都还开始了大力度的人才吸引政策。燃财经查阅2011年至2021年景都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看到,在2018年之前,成都邑常住人口增量基本坚持在10万人旁边(2015年除外),但2018年、2019年、2021年均坚持了超过20万人的增长(2020年由于人口普查,数据增长较大)。
在《成都邑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成都也提到,“出台人才新政十二条,整日制本科以上学历青年人才落户超过11万人。”
数据来源/2011年至2021年景都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制图/燃财经
在不太乐不雅观的现状但人才浩瀚的“供需关系”下,虽然成都的互联网行业正在发展,比如成都高新区就造就了独角兽/潜在独角兽企业17家,科创板上市企业9家。互联网聚拢的天府软件园也吸引了上千家企业。
但整体来说,“能供应的高端岗位依然有限。一旦有好的事情机会空出,清北毕业、拥有外洋留学背景的人就会一拥而上。”杨夏说道。
不过杨夏也指出,“成都的卷,紧张还是集中在IT行业,研发类岗位。”这可能跟互联网的实质属性有关,“互联网无限改进、多重项目并行、抢占市场的行业特质,就很随意马虎卷起来。大略一点来说,产品始终在运行、做事器是整年一直机的,那人怎么停?”
其余,“职场文化也有关系。便是不敢定时放工,要在领导面前挣表现。”杨夏说到。目前杨夏已经从互联网换轨到了金融行业,“我是2018年转行的,由于当时在成都的互联网公司里,人为达到预期的要加班,不加班的人为弗成,我就妥协了。”
对此,杨夏也非常满意,“现在每天均匀只需事情6个小时,一周上班4-5天,由于事情紧张看古迹,不考察坐班,以是平时也比较自由。比起在互联网行业放松多了,也比之前在北京的时候多了韶光生活、安歇。”
阿蓝也从互联网行业转换到了零售行业,“问了一下在西安互联网行业的朋友,也跟我说很卷。但有个离开深圳去宁波的,见告我体感来看宁波不是很卷。但总体而言,互联网都挺卷的,行业就决定了。”
生活不但在一线,回到二线城市也能过上满意的生活。但生活总是充满寻衅,回到二线也并不虞味着所有烦恼和问题消逝不见,多位回到二线的人士也表示,建议拿到offer再回来,不然会非常被动。
本文源自燃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