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科技 » 一文看懂什么是标、非标、非非标与表、表外、表表外

一文看懂什么是标、非标、非非标与表、表外、表表外

龙城装饰工程通讯 2024-12-07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混沌初开之时,市场本无标。
银监8号文说:非标!
于是世间便有了标。

何者为标?本无定义。
银监只是定义了非标即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是指:未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债权性资产。

一文看懂什么是标、非标、非非标与表、表外、表表外 一文看懂什么是标、非标、非非标与表、表外、表表外 智能科技

非标的创立,本意在于约束银行借助表外载体银行理财进行的信贷扩展,哀求“商业银行应该合理掌握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总额,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余额在任何时点均以理财产品余额的35%与商业银行上一年度审计报告表露总资产的4%之间孰低者为上限”。

一文看懂什么是标、非标、非非标与表、表外、表表外 一文看懂什么是标、非标、非非标与表、表外、表表外 智能科技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
由于市场产生了“非标转标”与“非标转非非标”的监管套利式创新。

所谓非标转标,便是改变产品的形式,使得理财投资的标的由原来的被认定为非标的产品转变成标准化的产品。

比如,原来银行理财通过相信操持或者资管操持,为某企业发放贷款。
这种情形下,银行理财的这个投资被认定为是非标准化投资,其规模受到限定。

非标转标的模式下,银行理财转而投资于该企业在交易所或者银行间市场发行的债券或者中票,或者将资管操持在沪深交易所挂牌。
这样,银行理财就不再受到非标额度的限定。

由于在交易所市场发行债券等操作存在政策上的一些限定。
市场还涌现了非标转非非转的创新。
所谓非非标,便是在银监认定的非交易所的特定场所挂牌的产品,这些产品不被认定为非标,因此,银行可以不受到非标投资额度的限定。

标、非标、非非标,这是理解过去金融市场形势的关键。
依其形式,标非非标,标非非非标。
依实在质,标即非标、非标也是非非标。
正如佛经所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标与非标,本是执念,对付监管银行理财毫无意义。
银行理财问题的实质在于表外并表。
在事实上没有冲破刚性兑付的情形下,银行理财与表内的存贷款,没有实质的差异。
严明的财务制度,应该将银行理财并入表内。
巴塞尔协议精神,哀求银行因此为其计提相应的风险成本及风险拨备。

银行理财要冲破刚性兑付,须要两个条件:

一是成熟的投资者,具备买者自大的心态与承受风险的能力。
包含浩瀚无任何当代金融知识的大爷大妈在内的银行理财的投资人显然并不具备;

二是坚守职业伦理与法律的受托人,以委托人的利益最大化为原则进行各项活动,并且不得从委托事变中得到不当得利。

在银行理财与银行之间存在大量关联交易,并且银行从银行理财中得到大量息差的情形下,作为受托人的银行并没有忠人之事。
显然,银行理财想要冲破刚性兑付,依当前的形势,根本没有可能。

在非标转标与非标转非非标的创新之下,银行打破了巴塞尔协议的颈箍咒,得到了事实上无穷尽的货币创造能力。
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巨大宏不雅观金融风险隐患。

直到,央行启动了MPA考察。
这是巴塞尔协议精神与司帐制度精神的双重回归。
当前的货币紧缩,央行紧缩根本货币只是成分之一,更主要的成分乃是央行的MPA考察与银监监管加强,对付银行借助理财产品之一表外载体进行货币创造与信贷扩展的限定。
这是对之前认识与行为的一种拨乱反正。

依司帐本色大于形式的原则,将银行理财这一表外载体进行并表,将会造成银行体系持续的紧缩压力。
金融市场在这种情形下,不可避免的受到重大冲击。
股票、债券、大宗商品乃至房产等商品将会涌现大幅下调。
银行也因此产生了将资产转移至表表外的冲动。

所谓表表外,便是银行借助自身的渠道,发卖与不受自身掌握的资产管理人管理的产品。
比如:

银行代销的相信产品或是私募基金产品;

或是银行通过分外目的载体进行资产证券化,将资产支持证券出售给保险或者公募基金,实现出表。

之以是被称为表表外,正是由于银行非常明确的理解,这类产品与名表外实表内的银行理财的差别。

从表到表外,再到表表外。
这是理解金融市场未来形势的关键。

以上之论,金融中人,或懂或不懂,或以不懂为懂,或懂为不懂。
檀越如果认为看懂了,可能解释没有看懂,你懂不懂?

正如谒云:非非标非标,表表外外表,马或时为鹿,名相实非相。

文/宋光辉(微信"大众年夜众号:构造化金融【jghjr2013】)

本文源自构造化金融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标签:

相关文章

电子认证做事需知足哪些前提

你是否对电子认证做事充满好奇?想要理解供应这项做事须要知足哪些条件吗?本日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根据规定,想要供应电子认证做事必须知...

智能科技 2024-12-13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