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公司防控“战局”
7天——面对疫情的应变速率
进入复工复产的“第二战役”,国网苏州供电公司疫控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王锡平就带领大家不断谈论公司疫控“战局”,由于合作业务面广量大,涉及千家万户,导致互助单位的职员底数和戒备方法就像一团迷雾很丢脸清。“划清界线”式的管理很难有效实现“双零”目标,此刻必须要迅速从“管理”转变为“帮助”,从“散装”转变为“齐步走”。7天,一张全市互助单位的防疫舆图必须展开!
苏州供电公司快速成立信息化攻关团队,用7个昼夜、12场腾讯会议、37次微信语音会,以不见面线上沟通办法,推出“三大指数”高效完成了该任务。
马晓东是研发团队的卖力人,29日深夜23:30“咱们再加把劲,毕竟‘4年才有一次的加班机会’,今晚把系统每个角色的任务流程和界面再过一遍,来日诰日上午系统测试验收,下午两家单位完成试点上线必须成功!
”马晓东半开玩笑地鼓励着项目组成员。这也是团队组建以来,连续加班的“常态化”夜晚。
马晓东白天是疫情防控的“大管家”,职员排查、防控方法都是他逐一操持。到了晚上,他加入项目团队,事无年夜小,亲力亲为。2月29日,系统上线前一晚,一个临时性“黑天鹅”问题涌现了,大家都觉得“糟透了”!
——123家首批上线互助单位,有多家单位提交的表格职员业务呈现不一致。离测试韶光不敷10小时,怎么办?大家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别急,镇静下来。我们是否可以用一个嵌入的程序让系统自动校验处理,提高事情效率,那个程序,我们可以这样做……”凭着多年“同行对标”数据运用的丰富履历,马晓东及时给出了“定心丸”。
“目前,系统整合了营销、生产、家当的复工哀求,把纸质的层层审核查验,全部转为系统提前判断和预警,圆圈码在各专业作业场所一码通畅,加强了疫控、生产双安全,高效保障复产复工。这在全国也是鲜有的。”苏州供电公司疫控小组保障组组长黄国栋如是说。
49场网络会议——苏供人的实干精神
李春曾经是一名运维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老班长,在这个临时团队中担当“主管”角色。“这个字段用来设定职员身份的,这个确定业务类型”。这是他一天里的第7场语音会议。李春耐心对接苏州供电公司28家主管单位,逐一做好解答,被组内同等公认为最富履历的系统运维员。“驾驶舱界面要进一步优化,便于做趋势剖析”、“苏城码要开拓图像自动识别功能,减少职员审核量”......李春像“超级大脑”飞速运转,接管任务、分解任务、折衷各方......正是他的“超体能”运行,让团队少走了许多弯路,但他也为此累出了胃出血。
周寅飞是名90后,团队里面最年轻的一员,是家当板块的做事专员——复工单位、复工职员数量最多的专业。他的手机逐日都是“临时会议群、研发群、家当专业上线群、督察联结群……”10余个疫控群在同时事情。此外他还肩负苏州供电公司复工职员、外来职员审批以及车辆管理事情。系统上线后,他与公司督察组,“四不两直”到各个互助单位办公场所、驻点、作业现场进行十余次翱翔检讨。
“团队成员都是临时从各单位抽调,临时任务是大家职业能力的综合展现,也是供电人实干精神的折射。”苏州供电公司疫控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赵磊说。
一线查看电力情形
复工热力争——这是一支值得信赖的团队
一张复工热力争,可以看清逐日全市五区内电力工程“密集度”,越密则越红;拉出红区内互助单位职员康健指数、复工指数、疫控指数,所有指数越高则代表互助单位在复工复产承载能力越好,反之则疫情风险越高,应加强针对性督察。
7天上线一套信息化系统随意马虎,但能构建一套数据模型特殊磨练团队创新思考能力。
漫游,来自科技互联网部,2018年奋战同里综合能源做事中央工地上,同时协同百余个事情界面的那个人。作为系统的“项目产品经理”,对系统的定位他思路清晰:对苏州供电公司而言,要展现一幅“战役全景图”,三大数据一览无余,风险预警一键天生;对互助单位而言,务求大略、高效、易操作,要展现一幅“战役进程图”,职员康健情形、防疫方法情形、工程量情形逐日清晰可见可控。
深夜的微信群里总能看到他和开拓职员互换细节问题,逐条谈论优化方案。为了能让系统更人性化,他用9个角色交叉验证逻辑是否精确、界面是否合理。此外,他还是项目团队的“笔杆子”,编写系统验收脚本、培训材料、系统周报、会议纪要等各种文案20余份。
苏梦婷,90后,来自电缆运检室,是团队的“耐扛小花”,是项目组里最理解系统数据的人。大家灵感爆发出任何一个功能,她都能在脑中快速构建逻辑构造,向研发职员提出准确的“需求”——强大的人机翻译器。如何实现复工职员动态新增,如何增加职员审批退回功能......这朵小花不断主动思考,主动出击,她的韧劲和拼劲征服了团队所有人的心。
扬子/紫牛*** 於苏云 通讯员 文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