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快递保价的投诉近3万条。不少消费者表示,保价金额并不能担保全赔,保价存在不敷额赔付的情形。调查创造,快递公司收取保价用度时按照客户的声明代价进行收取,而消费者索赔时则须要供应干系有效凭据,纵然快递丢失了也不一定能按照最高保价赔付,由此也引发了不少轇轕。如何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柄?采访了状师和业内人士。
低收费高保额?快递公司称“1元可保500元”
不少人在邮寄较为贵重的物品时每每都会选择保价做事。理解到,快递公司供应的保价做事常日基于保价金额收取用度。如根据某公司的保价收费规则,运输做事中当货色发生丢货或破损时,将根据货色保价声明代价和货色真实代价的投保比例,结合货色实际丢失金额(破坏为维修费)进行赔偿。对付快递产品,保价声明2万元(含)以下,收费标准为4‰,2万元以上为5‰,易碎易损类货品8‰(最低2元)。对付未保价物品最高赔3倍运费。

从另一家公司官网理解到,该公司推出根本保、定额保、足额保三种做事,保价做事费各有不同。以根本保为例,在运输途中托寄物丢失或破坏,按照保价金额和托寄物实际代价的投保比例,结合托寄物的实际丢失金额(破坏为维修费)进行赔偿。500元(含)以下,1元/票;501元~1000元(含)2元/票,1000元以上按照保价金额的5‰打算。
然而,并非所有物品都能进行保价。如古玩字画、纪念币、翡翠原石、不雅观赏石、玉雕、木雕、紫砂壶等代价难以衡量托寄物,代价在2万元以上的生鲜果蔬类托寄物以及其他高运输风险的物品,一些公司都不予以保价。理解到,对付保价物品种类,不同快递公司有不同规定,消费者须要与揽收的快递员进行确认。
理解到,各家快递公司都鼓励消费者进行保价做事。如某公司在消费者下单时,就有关于保价的协议,根据该协议,建议消费者对付金额超过1000元的贵重物品选择保价做事。另一家公司则表示,若未选择保价涌现意外,公司在3倍对应根本运费范围内赔偿直接丢失,且不超过1000元。
农文旅家当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物汇成物流研究院高等研究员袁帅表示,关于保价做事,其意义在于为消费者供应了一种额外的保障选择。“当消费者认为所寄送的物品代价较高、希望得到更全面的保障时,可以选择保价做事。若发生丢件,消费者可依据保价金额得到相应的赔偿,而非仅按运费进行赔付。”
袁帅表示,对付消费者来说,保价并非必选项,这取决于消费者对物品代价的评估以及其对快递做事的信赖度。
保价并非“保多少赔多少”货色实际代价认定易引争议
那么,保价做事是否意味着“保多少赔多少”?消费者陈师长西席近期通过某快递公司邮寄物品,保价1000元,物品在邮寄过程中破坏,但快递公司实际上只赔偿30%,未足额赔付。在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消费者曝光快递公司不能足额赔付的干系内容。在黑猫投诉上,有关快递保价的投诉更是近3万条,不少消费者表示,保价保多少并不能担保赔多少,存在不敷额赔付的情形,乃至有消费者反响,一些高代价的物品还存在被调包的情形。
上海律协青年状师事情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海华永泰状师事务所高等合资人孙宇昊状师先容,保价条款属于反复适用的格式条款,供应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对个中的免责、限责条款尽到提示解释责任,否则对方当事人可申请法院撤销或认定该条款无效。因故意或重大过失落造成对方财产丢失的,免责条款无效。“如快递公司未对保价条款进行提示解释,明知快递件系贵重物品而未尽到安全保管责任,存在重大过失落,无权援引保价条款免除答允担的丢失赔偿任务,故应该全额赔偿寄件人丢失。”
“大部分消费者对付快递保价的普遍理解,因此为保价的金额就即是消费者能得到的赔偿金额。”孙宇昊表示,这也与部分快递公司的做事条款设置不明晰有一定关系,乃至有些是条款被默认勾选,不勾选则无法下单和支付。
随后理解到,某快递公司在其《电子运单做事协议》中规定,对等额投保,若托寄物部分毁损或内件短少,则按照保价声明代价和丢失的比例赔偿;对付逾额投保,托寄物全部毁损或灭失落,按照实际代价赔偿,若托寄物部分毁损、灭失落时则按照实际丢失赔偿。而对付已保价托寄物部分毁损、灭失落但可维改动换的,在保价声明代价内赔偿维修或改换用度。
孙宇昊表示,对消费者来说,有的物品虽然是部分破坏,但很可能就不会再利用了,快递公司纵然按照比例赔付,消费者的权柄还是得不到充分保障,这也直接造成界定损毁比例所产生的大量轇轕。
而在寄件时,快递公司常日不审查货色代价,而是由托运人自行声明货色代价。近日通过某快递公司邮寄了一部品牌电脑,快递员揽件时并未拆箱查看电脑的详情,直接拿着电脑包装就离开。理解到,为节约寄件韶光,快递公司一样平常对托运物代价采纳“理赔审查”办法,在寄件时消费者按照物品的代价进行声明保价,并不须要出具保价的凭据,但在理赔时应该供应托运物的真实有效代价证明,比如发票,条约、付款凭据组合,如无法证明托运物的实际代价或双方对实际代价有争议的,快递公司会结合市场代价和第三方机构见地评估丢失代价,基于本协议约定进行赔偿。由于并未事先约定货色的代价,当发生货损时,消费者就可能面临“哑巴吃黄连”的窘境。
为何保价也不能足额赔?企业保价赔付规定不足合理
据《快递暂行条例》,保价快件的赔偿是基于“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与寄件人约定的保价规则”。快递公司拥有终极阐明权,保价额只是最高理赔金额,详细的理赔金额由快递公司根据物品的实际代价和破损程度决定。有消费者反响,纵然快递丢失,也不一定能按照最高保价赔付。
理解到,对付快递保价,各家快递公司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有业内人士表示,保价用度和保价金额差距悬殊,是导致快递公司难以根据保价金额足额赔付的紧张缘故原由。而如果企业大幅提高保价用度,无形中会流失落掉一些客户。
孙宇昊状师表示,寄件人与快递公司签署保价协议,协议对物品的代价作约定。但在物品涌现损毁哀求赔付时,快递公司每每以“不能供应相应证明”为由谢绝赔付或部分赔付,将必须供应物品代价证明作为赔付前置条件以减轻自身任务、加重寄件人的包袱,是对寄件人不公正、不合理的规定。“根据我国消费者权柄保护法,格式条款含有此种对消费者不公正、不合理内容的,其内容无效。”
孙宇昊还表示,《快递暂行条例》规定,快件耽误、丢失、损毁或者内件短少的,对保价的快件应该按照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与寄件人约定的保价规则确定赔偿任务;对未保价的快件,依照民事法律的有关规定确定赔偿任务。
“保价了却不得到足额赔付的情形,确实存在于某些消费者中。这可能是由于快递公司在处理赔付时的详细操作、政谋划定或消费者对保价条款的理解不敷等成分所致。”袁帅表示,从保险公司角度来看,保价赔付相对付运费可能是赔本买卖。然而对快递公司而言,保价做事不仅是为了盈利,更是一种增值做事,以提高消费者对快递做事的信赖和满意度。他认为,快递公司须要权衡风险与收益,制订合理的保价政策。
破解“保价不保险”建议引入第三方保险机构
孙宇昊表示,是否选择保价是寄件人自主决定的,不应成为快递公司免除违约或侵权任务的情由,即不论是否保价,当货色运输涌现意外状况时,快递公司均应该承担相应的赔偿任务。“对寄件人而言,在决定购买保价做事后,应该妥善奉告货色的实际代价,及时供应干系凭据,密切关注货色动态,如涌现毁损、灭失落的,应该积极与快递公司沟通联系并申请赔付。”
孙宇昊认为,快递公司应该明确消费者具有知情权,如果存在“保价不保险”的情形,应该提前向消费者释明,否则可能属于格式条款,按照消费者权柄保护法规定,格式条款应该做出有利于消费者的阐明。
袁帅则认为,首先消费者须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仔细阅读并理解保价条款,确保自己的权柄得到保障。其次,快递公司须要改进其赔付政策和操作流程,提高赔付的透明度和公道性。此外,干系部门也须要加强对快递行业的监管和管理,推动行业康健发展。
袁帅建议,引入第三方保险机构也是一个可行的办理方案。“第三方保险机构可以为快递公司供应保险做事,对快递公司的赔付任务进行承保。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落快递公司的风险,提高其赔付能力。同时,第三方保险机构也可以为消费者供应更全面、更专业的保障做事。”
文/周伟良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