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通信 » 2024 年买相机就是买「身份」

2024 年买相机就是买「身份」

福州有家装饰工程通讯 2025-03-15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在我出生的时候,我爸从深圳带回来一台奥林巴斯,那是一台利用 135 规格胶片的傻瓜相机,在今后十年的韶光里,它承担了记录一家人的影像的重任。

那时候,一台胶片或是数码卡片机,是一个家庭在温饱外重点考虑的「家具」之一。

2024 年买相机就是买「身份」 2024 年买相机就是买「身份」 互联通信

嫡黄花,人手一部的智好手机已经在影像上卷出了花,不说动辄一英寸的大底与三摄四摄的旗舰影像,价格更为友好的中端机也可以拍出清晰优质的照片,更别提手机作为多功能设备,更善于数据传输、回看整理、社交媒体分享等等任务。

2024 年买相机就是买「身份」 2024 年买相机就是买「身份」 互联通信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在「记录生活」这份事情上,手机已经足以卖力,并能做得更好。

对付专业拍照师而言,手机还知足不了超高的解析力、可改换镜头系统、14/16 Bit 色深等需求,相机依然是必需的工具,这部分用户是厂家的核心用户;但对付普通爱好者或是更纯粹的家庭影像记录者而言,手机的升级也有着足够大的诱惑力。

乐意掏钱去买一台额外的相机的人,也随之越来越少了。

相机销量由 2012 年的一亿两千万台骤降至 2022 年的不敷一千万台

这张图表,无论谁来都看得明白,相机市场已经进入最低谷,乃至有行业内人士预测:

在五到八年内,除了极少数高端机型,其他相机会彻底消逝。

虽然时期的浪花很难抵御,但相机厂商也不肯意眼睁睁瞥见自己的市场被蚕食一空。

于是,厂商们开始探求一条新的路径,费尽心机地避开海浪的冲击。

徕卡与哈苏的前车之鉴

如今的困境,有两家欧洲相机厂商已经提前遭遇过了。

在胶片时期与数码时期更替时,徕卡与哈苏这两家厂商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急。

这两个品牌都曾以专业性与可靠性为自己赢得赞誉:徕卡制造了第一台商用 135 规格胶片相机;哈苏则随人类进入太空,拍下阿姆斯特朗在月球的第一个脚印,两者的功绩奠定了自己在胶片时期的标杆地位。

哈苏 500 系列中画幅胶片单反相机与徕卡 M6 胶片相机

但在数码浪潮的冲击下,以前的名誉不敷以成为坚实的堤坝,被日系厂商的电子化相机一举冲毁,徕卡与哈苏先后宣告重组几经周折后,一家花落大疆,一家归于 ACM 与黑石集团(它还投资了范思哲与希尔顿)。

在被收购后,两家欧洲厂商开始了新的考试测验:由于在电子技能上已经失落去了竞争力,只能再从自家特点上探求别的上风。

于是,上百年的相机文化成为了两家厂商的救命稻草,哈苏与徕卡选择将相机作为企业文化与相机文化的载体,贩卖这份「情怀」。

用徕卡举一个例子。

徕卡相机曾因其便携性和高质量,成为浩瀚***和纪实拍照师的首选。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便是个中之一,他在上世纪 30 年代提出了「决定性瞬间」的观点,主见拍照师应在场景中人物、光芒和构图达到最佳状态的瞬间按下快门,捕捉稍纵即逝的画面。

1961 年 希腊 布列松拍摄的「决定性瞬间」

布列松通过徕卡相机践行这一理念,创作了无数经典作品,深远地影响了后世的拍照师。
徕卡因此被认为是捕捉「决定性瞬间」的最佳工具之一,其品牌形象也与高端纪实拍照紧密结合,成为最佳卖点。

著名的人文拍照师塞巴斯蒂安·萨尔加多提到:

徕卡相机代表了一种对拍照艺术和文化的深刻理解。
徕卡在推动拍照文化方面的努力,使得它不仅仅是一个相机品牌,而是一种艺术表达的象征。

塞巴斯蒂安·萨尔加多 拍摄的纪实作品

换而言之,徕卡***的已经不再只是相机,而是背后所代表的拍照文化。

在 2021 年与 2022 年,徕卡的发卖额连续增长了 16% 与 9%,哈苏虽然没有公开自身的发卖数据,但至今仍须要排队的镜头足以表明情形。

哈苏 X2D 与徕卡 M 系列旁轴数码相机

徕卡与哈苏,经历了坎坷的探索,证明了这条路可以走通——厂家将自己的故事与文化打包成产品,而用户通过付更多的钱,去购买这些工具属性之外的额外附加值。

品牌「升维」之路

有了哈苏与徕卡遭遇的前车之鉴,日系厂商开始未雨绸缪,为有朝一日的「衰落」做准备。

现在,这一天来了。

尼康进入航空航天领域;佳能盘踞办公器材、富士与奥林巴斯杀入医疗市场…… 日系数码厂商纷纭凭借自己善于的技能进入到更大、更有发展空间的领域。

尼康 Z9 在太空中,除此之外,尼康还制造太空望远镜的光学部件

除了对外探求更多的机会,相机厂商对内开始学习徕卡与哈苏曾经走过的路。

2011 年,富士推出了一台在彼时相机市场有些「特立独行」的相机——FinePix X100。

富士 FinePix X100,也便是 X100 系列的第一代

在数码相机销量的尖峰时候,这台复古相机涌如今 2010 年的 Photokina 展会上,并于 2011 年 2 月正式发布,除了一些专业拍照师选择作为备机外,只在从胶片时期走来,尚有旁轴情怀的「老玩家」群体中引起关注——对付大多数用户来说,那时候的兵舰头才是专业与高真个代名词。

佳能同年推出的旗舰单反 EOS 1D X

从专业角度来看,这台相机实在过于像个玩具——没有得当的人体工学、银色的漆面(普遍认为,相机外不雅观低调更有助于拍摄)、非单反构造、复古的参数转盘、不可改换镜头,在才推出的时候,乃至只支持拍摄 JPG 照片。

只是没想到,这台「玩具」,反而让富士成为第一位找到方向的相机厂商。

2022 年,这个相机市场有史以来最冷落的韶光里,FinePix X100 的第五代继任者 X100V 凭借巨大的热度迅速出圈,一度加价 50% 都一机难求。

富士 X100V

与徕卡和哈苏相似,富士也有自己的文化秘闻:在胶片时期,它除了与哈苏联手生产过 XPAN 这样的传奇机型,更是唯一可以与柯达反抗的胶片制造商,在胶片品种上全面对标柯达,前后生产了七十多种胶片,一度在环球市场上逼近柯达的市场霸占率,拉开全线竞争。

富士 Superia Premium 400

而现在,富士将近百年的相机技能与胶片积累摆在了 X100 系列相机上,而它也没有让富士失落望——不仅把同为 X 系统的其他型号带火了一把,也让很多曾经对相机不感兴趣的人来理解富士的「胶片仿照」与机身设计,并为之买单。

玛格南图片社的拍照师大卫·艾伦·哈维曾长期利用富士 X 系列相机进行创作,他提到:

富士相机的设计与胶片仿照让我回忆起了胶片时期的拍摄体验,同时又能知足当代数字拍照的需求。

大卫·艾伦·哈维 拍摄的纪实作品

在今年早些时候的采访上,CEO 后藤祯一丝毫没有掩饰笼罩富士的企图:

富士要保持自身品牌力,就像德国的徕卡一样。

换而言之,富士也企图让自己的相机「升维」——成为自家胶片文化与历史的载体,再***给认可这些理念的人。

选择这条道路的日本公司,不止富士一家。

尼康在 2021 年与 2023 年前后推出了自家的复古无反相机——Z fc 与 Z f。

尼康 Z f

这两台相机虽然还保持着较高水平的性能参数,但从专业角度已经抛弃了很多工具属性——比如握持感与操作,但尼康将经典的 F 系列胶片机身回归,也受到了大家的认可与追捧。

小红书上,尼康 Z f 同样广受好评

这条「升维」之路,黑胶也走过。

在二十世纪后期,随着磁带与 CD 的兴起,黑胶逐渐被淘汰,到了二十世纪末,音乐家当全面转向了数字音频格式,黑胶成为一种小众与复古的收藏品,生产和发卖量趋近于零。

二十一世纪,黑胶却逐步复兴起来,千禧一代对「有实体的音乐」以及背后代表的音乐文化展现出浓厚的兴起,乃至有歌手开始连续出版黑胶专辑。

1995 年到 2020 年的黑胶唱片销量

专门为歌手制作黑胶唱片的公司中,最为有名的一家是 Vinyl Me, Please。

这家公司为各种艺术家和乐队制作定制黑胶唱片,还会与一些有名歌手(如 Taylor·Swift)互助发行特殊版或限量版的黑胶唱片。

Taylor·Swift 的黑胶唱片

VMP 的联合创始人 Cameron Schaefer 曾在采访中表示:

黑胶唱片不仅仅是听音乐的办法,更是一种体验。
你不仅是在听音乐,你是在打仗艺术,触摸历史,感想熏染音乐家在创作时的心境。

简而言之,黑胶也和相机一样,从纯挚的音乐载体,变成音乐文化、理念与乐曲的象征了。

相机在衰落,但相机品牌在升维

直到现在,富士 X100V 的继任者 X100VI 已经发布半年韶光了,依然须要加价在二级市场购买,而尼康 Z f 与 Z fc 也吸引着源源不断的视线。

购买他们的人并非都是拍照爱好者,他们并不关心相机的工具浸染,也不看重相机的性能与参数,而是它带来的附加代价。

这些附加代价一样平常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个体的利用感想熏染:相机带来的仪式感、色彩以及拍摄时供应的正反馈,这台相机让人们乐意带它出门,人们就会选择它。

《连线》杂志的创始编辑 Kevin Kelly 就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

最好的相机便是你随身携带的那一台,由于只有随身携带的相性能力真正捕捉到瞬间的美好。

此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文化、历史与理念,用户认可这些内容,就会购买相应产品。

简而言之——一些商品已经成为了「文化成本」的载体。

文化成本,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提出的观点:

文化成本不仅是学术知识和技能积累,它还包括了人们的品味、习气和文化背景。

相机「升维」,便是成为物质文化成本积累的载体:用户通过购买自己喜好的,有长久历史或代表了某种拍照理念的相机,为自己打上一个「身份标签」,以便在群体中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与同好。

蕴含文化成本的产品无处不在,哪怕是工具属性最强的东西,一样有自己所代表的文化,你所选择的每个产品,都在帮你打上身份标签。

一台相机、一张黑胶,无一例外。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旗子暗记: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韶光为您奉上。

爱范儿|原文链接· ·新浪微博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