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王阳
近日,来到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纸坊镇的优源衣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一件件一次性围裙码放整洁后装入箱内。47岁的贾素梅一刻一直地在车间内来回走动着,查看工位上的加工细节,时时地手把手教同事操作。
贾素梅是嘉祥县纸坊镇程庄村落的穷苦户,几年前丈夫因病去世,家里有三个孩子及年迈的母亲,无法外出打工。“从建厂我就在这干,今年是第四个年头,现在已经是车间的班长了。”贾素梅说,现在,她既可以在工厂打工,又能随时回家照顾老人和孩子,在麦收、秋收时节也不延误收庄稼。

位于鲁西南的嘉祥县是工业相对掉队的山区县,这里有20个省定重点穷苦村落,穷苦人口共11546人,个中妇女约占一半。“办理好屯子妇女脱贫问题,就成功了一半。”嘉祥县扶贫开拓办公室主任杨仁光说。
由于穷苦户分布较为分散,又有残疾居民,这个县采纳了灵巧的来料加工发展模式,在交通较为便利、人口相对集中的城郊或村落镇,引进小微企业创办来料加工厂,吸纳穷苦户就近就业。
“我们企业紧张从事服装、汽车用品和床上用品加工,都是来料加工,适宜妇女来做。”嘉祥县优源衣饰有限公司卖力人陆法宁说,公司成立于2017年3月,带动了周边村落落120余名妇女来这打工,个中穷苦村落民40余人,年人均人为约3.6万元。
工厂实施计件人为,干得多就挣得多,现在贾素梅月收入能达到3000多元。更让贾素梅高兴的是,如果一个月上满27天班时,母亲还能领到公司发的300元“孝亲奖”。
陆法宁说,员工都是周边村落的村落民,他们上班的时候照看家庭的担子就落到了家里老人身上,增加了老人的包袱,“孝亲奖”的设立既保障了企业的稳定用工需求,还增加了员工的收入,同时也使婆媳关系变得更加和蔼。
除此之外,针对一些家里没有老人照看孩子的情形,公司在嘉祥县总工会的建议与帮助下,将会议室作为教室,设立了“员工子女托管班”,免费为孩子辅导作业,办理了员工的后顾之忧。
为了让间隔工厂较远的村落民也能就近就业,嘉祥县纸坊镇政府采取“中央工厂+卫星工厂+穷苦户”的模式,在州里驻地设立“中央加工厂”,然后辐射村落居设立村落级加工厂,再由村落级加工厂带动穷苦户实现就业。目前,纸坊镇共培植7个中央工厂,46个卫星工厂,覆盖46个村落落,为3000余人办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