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万元。
大略的农副产品初加工,为何能产生这么大的效益?
答案只有两个字:技改。

3月1日,空中俯瞰武汉东西湖区走马岭街食品工业加工园区,百事、皇冠幸福里、周黑鸭、良品铺子等浩瀚食品企业在此聚拢。
生鲜蔬菜厂冲刺亿元产值
3月1日,湖北日报全媒走进位于东西湖区慈惠街惠安大道旁的武汉市顶生食品有限公司,占地18亩的园区内共有3栋厂房,两栋正在装修,一栋已投用多年。
在公司卖力人孟凡新的带领下,换上防尘衣,经由多轮消毒后进入生产车间。在青葱生产线上,两名工人正在将成捆的山东大葱逐一拆包,送上洗濯机。传送带缓缓滚动,“领”着一根根大葱穿过一道道洗濯槽,被冲洗得水嫩、干净,随后装筐送入0-5℃的恒温车间里,进行冷藏。“这台洗濯机每小时可洗濯大葱1.5吨,是我们通过环球采购,终极量身定制的智能化产品。不过,我们正在升级的新生产线,自动化程度更高,拆装、送料和转运环节也可以自动完成。”孟凡新先容。
在大蒜车间里,有四台色选机专门处理大蒜头,“这些机器都采取了图像识别技能,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大蒜进行拍照后识别、比拟,终极将变质破坏的大蒜筛选出来,进行淘汰。”
据先容,顶生食品是专门给康师傅方便面供应配料制品的企业,总部位于杭州,目前在全国开有12家工厂,武汉工厂于2003年落户东西湖区。
“我们的产品很大略,便是将葱、姜、蒜、红葱等调料品进行洗濯、去皮、脱膜、切丁、切泥等初加工,送到方便面厂后进行熬煮,末了制成方便面里的油包。”孟凡新说,公司每年处理各种农产品以万吨计。
慈惠街渔门社区(大队)布告张毅对顶生刚落户投产时的环境影象犹新:工厂全部靠工人手工洗濯、去皮、切块,事情韶光长、效率低,工人们还常被薰得眼睛堕泪。
后来,东西湖区勾引全区食品企业履行技改,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的食品加工生产线成了主流。顶生食品在慈惠街的支持与帮助下,也报告了多个技改项目,通过政策支持与自筹资金,进行了多轮升级,工厂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以前全厂有300多人,常常招工难,如今只须要60多人,产值却翻了几倍。”
今年,顶生食品准备投入超过2000万元打造更加前辈的生产线,进军全新的产品品类——方便面蔬菜包里利用的脱水蔬菜。“目前我们供应的生鲜配料紧张用于熬制油包,只留下味道,实际重量即是零。而脱水蔬菜占比至少5到10克,别看这小小差距,将会成为我们冲刺亿元产值、更进一步的拳头产品。”
孟凡新透露,顶生食品还操持将生产运营中央设到武汉,“目前已经在武汉工厂培植了中心加工厂,辐射顶生全国12个工厂。”
2月10日,武汉娃哈哈恒枫饮料有限公司生产线上,工人正在作业。
今年食品企业技改资金超5.5亿元
在东西湖,像顶生食品这样从“技改”中尝到甜头的企业,还有很多。
华润雪花东西湖工厂,2021年全厂生产量首次打破50万千升,较2020年同比增加18.4%,但公司税收却同比增长了54.49%,单位效率大幅提升。缘故原由便是该公司通过品种构造高端化发展,使高档酒比率达到45.8%,同比上涨了12%。华润雪花高端产品包括醴国味、喜力Amstel、拉维邦黑啤、高档果啤、Mini小瓶装等均在武汉工厂成功上市。
今年1月,华润雪花啤酒(武汉)有限公司再次启动精酿线改造升级项目,新建一条高品质啤酒的小型生产线和智能平仓,进行智能化工厂改造升级,将培植全国唯一的高端酒研发基地和柔性化生产基地。项目总方案投资约1亿元,操持于今年6月建成投产。
东西湖区食品医药家当办干系卖力人表示,近年来,环绕食品工业这一传统上风家当,东西湖区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做“增量”,引入海天味业、良品铺子休闲食品家当园二期、卡宾熊、海之最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另一方面,通过政策勾引来鼓励既有企业通过传统技改和智能化、信息化改造,推动机器换人、生产换线、设备换“芯”,实现家当转型升级,负责挖“存量”。
除上述华润项目外,该区2022年还将履行武汉双汇新增及升级肉制品生产线项目、快意情生物日产18万袋珍稀食用菌项目、昇兴太平洋(武汉)铝制两片罐生产线扩产等一系列食品加工类技改项目,合计投入资金超过5.5亿元。
(湖北日报全媒 成熔兴 通讯员 张瑶 王寒竹)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威信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