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央6号展馆,来自江苏本土的中国电子熊猫集团秀出新产品——数字化车间(自动化移载线)、智能制造工厂演示线、工业机器人联动生产的一系列装备。模块定制、数据吸收、机器人并联工程、机器人智能事情站和工业机器人单机装备等高新产品与系统,在这里尽收眼底。
这只是浩瀚江苏本土制造业转型创新的企业之一。在6日至8日举行的首届天下智能制造大会上,多家江苏企业带来新产品、新技能、新办理方案。
作为制造业大省,江苏以实体经济见长,增加值占全国的1/8。在动能转换的关键期间,江苏加快培植制造强省,省内制造业的快速转型发展得益于江苏对付自身经济发展情形的复苏认识,以及大力发展“智造”的顶层设计。

在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江苏省委布告李强指出,江苏要依托特色上风家当,打造一批具有天下影响的展会品牌。集中力量培植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南京江北新区等重大平台,集聚创新资源,加强分工协作,推进机制创新,打造人才高地、创新高地、家当高地。
制造业是江苏特色上风家当,其总量已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在实现转型升级方面,江苏还有实业精神和科教实力两个上风,有着潜在的创新能力和生产力。据统计,江苏有高校141所,江苏籍两院院士数量位居全国首位。参加这次大会的多名专家、学者表示,江苏发展智能制造有一定的上风,如果江苏能够率先走出一条前辈制造业的道路,可能对全国是一个非常好的带动和影响。
虽然家当根本好,生产体系完备,但江苏仍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江苏省委省政府认识到,必须顺应环球制造业发展趋势,把创新作为江苏发展的主引擎,把智能制造作为江苏制造业主攻方向,打造新高地,推动家当迈向中高端。
在党代会报告和多篇报告里,创新都是高频词。李强强调,要让改革创新贯穿全省统统事情,成为江苏最光鲜的时期特色。而对付如何创新,江苏思考的是如何发挥自身上风,起到引领性浸染。在全面提升创新水平的根本上,若何追求原创性成果?如何打造标志性品牌?若何更好地表示城市的开放性、原谅性?
江苏的做法是顺势而为,“聚力创新”,即立足本省科教、人才、制造业等干系领域的先天上风,面向全国,放眼天下,打造一个开放和原谅的江苏,努力塑造江苏名牌,吸引国际高水平人才和有名企业聚拢江苏、落户江苏。
以本次天下智能制造大会和一个月前举行的天下物联网展览会为例,天下目光聚焦江苏,德国、美国等多个制造强国的企业和业界专前来分享互换。南京江北新区、苏南五市试点示范城市群、省辖市重点智能制造标杆企业也纷纭亮相。据统计,包括27名院士、32名天下500强企业高层在内,参加天下智能制造大会的主要有名人士达到229人之多,国际范儿十足。作为东道主,江苏获益良多。
在接管公民日报中心厨房采访时,国家制造强国培植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朱森第表示,让制造更聪明,便是让我们中国的制造业更高、更快、更好。这是中国的目标,也是江苏的方向。关于江苏制造业发展,李强提出两个“国际级”目标,不仅要培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基地,同时要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互助。在构建良好的生态系统过程中,政府着力加强统筹、做好方案、搞好做事。
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江苏南京正式发布《智能制造发展方案(2016—2020年)》,提出将推进智能制造履行“两步走”计策,终极于2025年基本建立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初步实现重点家当的智能转型。智能制造的江苏履历、江苏模式,正是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智造强国”的缩影。有专家表示,“江苏或许会凭借互联网这个弯道,成为中国制造业赶超西方国家的先驱力量。”
友好提示:本文为“公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中心厨房)出品,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感激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