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 (UQ) 的研究职员表示,这一创造可以将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寿命延长一倍,至少达到可以日常利用的程度,而不是在几百个充放电循环内就降解。
这项研究一旦商业化,我们可能会看到续航里程更长、电池续航韶光更长的电动汽车。
IT之家理解到,这一研究的干系论文已揭橥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包括多位华人研究员。

研究职员表示,锂电池能量密度大,输出电压高,可广泛运用于智好手机、条记本电脑、电动汽车等产品,但它的正极材料常日采取金属钴,不仅造假昂贵而且还有毒。
新华社称,主导这一研究的昆士兰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教授王连洲表示:他们给锂电池的正极“加装”了一层原子厚度的新涂层,这种纳米涂层中加入了镍和镁材料,极其坚固且耐用,而且镍和镁价格便宜,开释的有毒物质也更少。这种新涂层具有很强的附着力,可以牢牢附着在电池的正极上,防止电池材料随韶光推移而分解,能大大延长电池寿命。这样处理后的锂电池经历 1000 多次充放电仍能保持性能稳定,比原有电池的充放电次数增加了一倍以上。
王连洲表示,在工业发展和低碳环保的双重压力下,开拓出本钱更低、能量密度更高、循环寿命更长的锂电池至关主要。他认为这种新技能有望在消费电子、电动汽车和能源存储等领域有更广泛运用,也希望这一技能能在两三年内实现工业化规模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