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新能源车的售价新高度,定在了168万元,和保时捷911同价位。
仰望U9的上市,给国产新能源汽车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如果算上10万元的选装件,那么仰望U9的满配裸车价格,直接来到了178万元。不用关心它的受众群体是谁,我们普通消费者须要关注的点,是这台车上都有什么新技能。
为什么须要关注这台车上的技能?

电动超跑的技能含量,该当不会低,肯定会有顶级技能的运用。当然,这也只是个中一部分,另一部分,我们还要看仰望U9这台车,有什么技能能够下放。
其次,仰望U8和仰望U9,除了充当比亚迪集团的高端产品之外,实在也是一种比亚迪集团最好的技能展示平台。而个中的绝大多数新技能,都会得到下放,来运用到集团内其他子品牌的产品上,就好比云辇系统的下放与遍及。
仰望U9身上,有什么狠技能?对海内车企来说,近几年出的每一台电动超跑,都是每个车企们的“第一次”,或者对环球汽车品牌来说,也都是第一次。毕竟在这之前,没人造过电动超跑。以是,我们这次看仰望U9的时候,要优先看它的新技能运用。
仰望U9用到的易四方、云辇-X、超级碳舱、第二代CTB电池等,都是比亚迪集团最新的技能成果。而凭借这些技能的运用,仰望U9的动力达到了1306匹马力,0-100km/h的加速韶光,来到了2.36秒(比售价208万的迈凯伦GT快了0.9秒旁边),极速靠近了310km/h。而这台车,在上海赛车场的圈速是2分17秒65。
超跑比拼的核心,是性能;性能的背后,是技能研发。
对付电车来说,动力性能的条件,只能是高压平台以及电机性能。这次仰望U9连续利用易四方电机,尺寸更紧凑、重心更低,功率调的比U8高一些,对应车型利用工况来看,合理。然后,仰望U9这套电机,还设计了大、中、小循环3套热管理系统,前后轴双电机均配备双电子油泵,实现智能掌握冷却油量,对付这种高功率输出的电机来说,油冷的散热效果能让它输出更持久而且性能衰减更少。还有,整车有一整套800V高压系统的运用,确保了提速快、优化续航表现(80kWh磷酸铁锂电池包,最大续航450km)。
动力条件有了,然后便是减重。
重量对付超跑来说,无论电动车还是燃油车,都相称敏感,但电动车有一个先天弊端,电池自重给车身重量拉跨了。与仰望U9尺寸靠近的迈凯伦GT,整车重量1530kg,而仰望U9的重量是2625kg,重了1095kg。以是在节省空间以及材料上的选用,格外主要。
在能减重的地方减重,是电动超跑必须做的事。仰望U9车身最大的特点,是用了大面积的碳纤维材料,占比达到了白车身的30.1%,大概重量是76.23kg。而且这些材料运用部位,都集中在了座舱区域,以是被官方称之为“碳舱”,目的很大略便是为了减重。然后,我们在白车身上我们还创造了,前柱、后柱区域都用了铝铸件,来供应更好的支撑性和刚度,对付超跑来讲更有助于操控性的发挥,也能提升驾驶质感。
而在U9身上实现了迭代的CTB电池技能,在化学配方上没有变革,而是又在构造上做了一定的优化。优化结果,是减少了8mm的Z向空间,尽可能的又压低了车身高度同时也压低了车辆重心,也能有一些减重浸染,至少是两根座椅横梁的重量。从而带来的提升,是提升整车刚度与底盘的稳定性。
仰望U9的车身机构,是在担保性能条件下,采取碳纤维壳体座舱和钢铝稠浊的车身构造,对车身减重和整体强度都有帮助。这套车身构造,是担保性能的根本,通过采取碳纤维单体壳座舱和钢铝稠浊而成的超混车身构造,仰望U9既实现了车身减重,又提升了整体强度。
三电系统上的新技能,以及车身构造上的技能,就挖这么多。然后讲讲,看过实车之后的一些细节。
整车的姿态很薄,是我们一贯熟习的那种跑车形态,归功于前悬挂一套低位双叉臂的运用,也归功于电池的垂直空间的优化,挺难得能够把电车做薄;给这台车用上碳陶刹车,本钱考虑角度,是一套比较得当的硬件方案,够用了;舱体的碳纤维都是各个零部件拼接起来,做工方面不错,纹路对齐了,而且外不雅观不雅观感不错。
暂时没有动态体验这台车的操控质感以及加速性能,不做评价,至少技能水平看起来对得起168万的价格。
定位理解,够不足激进?在性能和技能之外,仰望U9的产品定位,我们该当要重新理解一下,这台车的定位彷佛并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超跑。在性能为条件得情形下,还兼顾了城市驾驶的舒适性以及一点可玩性;不再是像燃油超跑那样,为了性能去做各种妥协,从而进行极致的减重。
开过、坐过超跑或者高性能车的人,该当都能理解,那种舒适程度不能和轿车不相上下,开起来除了性能好、操控好之外,舒适度险些为零。这便是之前我们认知当中的性能车带给我们的体验感。
但,仰望U9所采取了云辇-X全主动悬架技能,装置预瞄系统,可通过摄像头提前感知路面的起伏变革,预先调度悬架性能。确实是可以降落仰望U9在城市道路行驶中的颠簸感,提升车内的乘坐舒适性。不过,换个角度思考,如果摘了这套云辇-X悬挂系统,这台车的极致性能会不会更好一些?实在,也可以出一个没有云辇悬挂系统的版本,来走极致性能路线。
之后便是一些智能化的配置,高阶智能赞助驾驶系统DiPilot、自动停车、易四方坦克转弯,在仰望U9上也都有。
末了两个小提升方向,一个是车身重量,一个是后电机功率(480kW和前电机一样);减重和增加后电机功率,这台车会更强。
下放技能,或许只有两个关于技能的下放,我们从仰望U9这台车中挖到的,包括碳纤维座舱、钢铝稠浊车身构造、油冷散热以及二代CTB电池技能,这些理论上都是可能下放的技能。推测一个优先级的话,二代CTB>钢铝稠浊构造=油冷散热>碳纤维座舱。
二代CTB电池,优化方向是砍了车内底盘的两根座椅横梁,把座椅直接安在电池上底板上,减重、降本、加车底盘刚性等好处。实在对付走量产品来说,像给比亚迪系列这种量产车利用的话,尤其是轿车,车内纵向空间的提升会很明显,而且低重心的上风会进一步扩大;再加上后排座椅的横梁,也可以安装在电池包上,从而减重效果会进一步提升。
以是,这对付之后的技能下放,大概率会排在第一位。
之后钢铝稠浊车身构造,也大概率会提上日程,这对付之后的轿车产品以及集团下其他的性能、轿跑车型来说,是可以借鉴的,虽然构造件得重新开模,但制造工艺下放不是难题。两个技能,一个能降本一个能改进驾驶体验,直接影响到末了产品的本钱以及产品质感,两个技能的下放,该当只是韶光问题。
而碳纤维舱体这种须要价格溢价做支撑的技能,有没有下放需求还是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