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轰鸣、货流源源、人流熙攘,各行各业正加快规复元气……在国际商贸中央广州,税务部门环绕抓“六稳”匆匆“六保”持续发力,在贯彻落实一揽子减税降费政策的同时,也在进一步加大力度打击虚开骗税等违法行为,掩护市场经济税收秩序,为市场主体捉住新机遇、拓展新动能营造更加公正正义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近日,广州税务部门还对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常见的虚开骗税风险点进行了梳理,并结合真实案例给出实用“穗税小贴士”,帮助广大市场主体阔别涉税违法风险,助力企业做大做强、行稳致远。
文/杨锐轩、何颖思

税掩护法治化税收营商环境在行动
案例故事
风险点一:“富余票虚开” 小心“馅饼”变“陷阱”
何谓“富余票虚开”?
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会存在部分消费者未索取***的情形,当企业按实际发卖额报告增值税时,企业报告的发卖额会大于***开票金额,由此就产生了“富余票”。
“富余票虚开”大多发生在自然人消费者较多的行业,范例的比如加油站、超市、住宿、手机批发零售等行业。这些行业由于客户大多为自然人,消费者未哀求开票时,有的企业就不再开具***,导致有较多的不开票发卖收入。部分企业经受不住经济利益的诱惑,虚开“富余票”,赚取开票费。
手机批发零售行业因其行业特点,每每“富余票”规模较大,让一些不法分子动起了“歪心思”。广州税务稽查部门近年查处的J公司虚开拓票案便是该类型的案件。
J公司在没有真实交易的情形下,为K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按票面金额7%收取开票费。短短几个月韶光,J公司老板通过虚开3000万元增值税专用***,赚取了开票费210万。
正在J公司老板高兴之际,广州市税务稽查部门利用大数据剖析创造J企业有重大虚开嫌疑,及时启动税警联合办案机制,税警联合成立专案组对J企业开展侦查,迅速节制了J公司涉嫌虚开的大量证据。经周密支配后,税警部门联合对J公司突击进场检讨,在现场查获大量涉嫌虚开的证据。终极证明,J公司无真实交易,为K公司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形不符的增值税专用***价税合计达3000万元。J公司终极被法院判惩罚金100万元,公法律定代表人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
穗税小贴士
利用“富余票”虚开增值税专用***,触犯了刑法第二百零五条虚开增值税专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罪,税务机关需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深究刑事任务,按法律规定判惩罚金,并对其直接卖力的主管职员和其他直接任务职员进行刑事惩罚。
广州税务部门特殊提醒,广大企业应遵法经营,依法开具***和报告纳税,切莫以身试法。在日常经营中,企业一方面要坚持依法诚信纳税。另一方面,还要加强企业内部风险掌握,管住分外岗位员工,企业经营者可以定期将业务部门的客户名单与财务部门开具***的客户名单对碰,从中创造是否有非常***,以杜绝分外岗位上的员工利用事情之便私自以企业名义虚开拓票的违法行为。
案例故事
风险点二:“普票虚开” 小***牵出亿元大案
“普票虚开”风险小?
现实生活中还会碰着这样的征象:张三为自己家小孩报了一个课外辅导班,缴费后索要***,哀求开自己所在A公司的名称,于是培训机构按张三哀求开具了***。在这个征象中,培训机构在和A公司无任何实际业务的条件下,为其开具了***,这就属于范例的虚开普通***的行为。虚开普通***的行为和虚开增值税专用***一样,都违反了《中华公民共和国***管理办法》,情节严重的,还要依法深究刑事任务。
某建筑企业B老板为降落本钱,低价从盗采分子手中购买了代价50万元的河沙,因无***无法入账。B老板有光阴创造了地铁口违法分子派发的“代开拓票”小卡片,于是联系卡片上的袁某。终极B老板以票面金额的1.5%向袁某购买了50万元的增值税普通***入账材料本钱,躲避缴纳企业所得税。
为净化辖区税收营商环境,广州税警部门联合开展了整治街头派发涉税违法小卡片专项行动,对在辖区地铁口、过街天桥等重点区域的派发涉税违法卡片的犯罪团伙开展专项打击。在行动中,税警部门抓获了在街边派发小卡片的违法职员,通过审讯深挖了涵盖开票、违法先容开票中介、虚开虚抵等全部违法链条,终极查出涉案虚开骗税企业700余户,涉及虚开拓票达5万份,价税合计约20亿元,将袁某犯罪团伙一扫而空,并由此查出了B老板让他人为自己虚开拓票的违法事实。终极,B老板因让他人为自己虚开拓票,被税务机关处以行政惩罚并移交公安部门深究刑事任务。
穗税小贴士
部分企业抱着普通***票面金额小,税务机关不会监管等侥幸生理接管虚开普通***,但是在税务机关日益严密的数据情报监控下,虚开违法无所遁形,铤而走险终极得不偿失落。
虚开普票(包括让他人为自己虚开增值税普通***)的后果有:1.信用风险,虚开增值税普通***100份或金额40万元以上达到“重大税收违法失落信案件”的标准,纳税信用等级将会被评为D级,干系部门将根据规定履行禁止部分高消费行为、禁止参加政府采购活动等联合惩戒方法。2.行政惩罚,无论金额大小,都要接管惩罚。3.刑事惩罚,情节严重的(100份以上或累计金额40万元以上;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五年内因虚开拓票行为受过行政惩罚两次以上,又虚开拓票的),予以备案追诉,依法深究刑事任务。
案例故事
风险点三:“涉疫虚开” 骗取涉疫税收优惠被重办
什么是涉疫“假报告”?
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连续发布一系列支持防护救治、支持物资供应、鼓励***捐赠、支持复工复产、减免个体工商户和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等优惠政策,出台了一系列便民“非打仗式”办税方法。部分不法分子为牟取私利,在疫情期间利用便民办税方法,虚构抗疫业务、进行虚假纳税报告,骗取涉疫税收优惠。今年以来,广州税务、公安部门联合开展打击骗取疫情防控税收优惠等违法行为专项行动,成功打掉了一批涉疫虚开团伙,将不法分子依法重办。
在疫情期间,李某团伙为知足个人私利,纠集一批无业职员,通过网络收购***注册假企业,集中大量开具货色名称为口罩、中成药、防护服等防疫物资的***,并利用疫情期间便民办税方法规避税务部门的实地核查。
由于这些企业没有相应的增值税进货***,迅速触发了广州税务部门“虚开企业预判模型”的预警,亮起风险警示的红灯。经调查核实,税务部门创造上述企业是范例的无实际经营场所、无实际经营职员、无实际经营业务的“假企业”,为掩护疫情期间正常的税收秩序,广州税警联合对李某涉疫虚开团伙进行备案侦查并迅速侦破该案,终极成功打掉虚开犯罪团伙3个,抓获涉案职员60余名,涉疫虚开金额超亿元。
穗税小贴士
不法分子虚构抗疫业务、进行虚假纳税报告,骗取涉疫税收优惠的行为,严重扰乱经济税收秩序,扰乱国家疫情防控和经济培植大局,是税务部门武断打击整治的工具。不符合涉疫税收优惠条件,通过虚假报告等手段骗取涉疫税收优惠,不缴少缴税款的,是偷税,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深究刑事任务。
企业在涉及防疫物资的经营活动中,须要把稳吸收的***上企业的名称是否与货款收款企业以及货色(劳务、做事)的供应企业同等,避免收到虚开拓票。如对方为个人或其他缘故原由不能供应***的,可以哀求对方到税务机关代开拓票,不可吸收对方供应的开票方与对方企业名称不一致的***。
来源: 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