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上海市盲盒经营活动合规指引》发布,划出盲盒经营红线;2022年5月,江西省首份针对盲盒生产经营活动的合规指引出台;2022年8月初,新版《上海市消费者权柄保护条例》履行;2022年8月中旬,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盲盒经营活动规范指引(试行)(搜聚见地稿)》……
监管政策密集出台,折射出盲盒这种创新营销和消费办法在盛行同时所存在的问题,须要给盲盒经营活动立规矩。
除此之外,行业本身也在发生变革,一些业界人士反响,目前盲盒热度有所减退,不少品牌方和代工厂都涌现库存积压,并流向了二手市场。笔者创造,直播间内盲盒二手交易征象并不少见。

一、二手盲盒“买卖经”
娜娜(化名)是一位盲盒主播,作为个体商户入驻平台时,她上传的却是家装类个体工商户营销执照,这与她目前售卖盲盒潮玩类产品的行为并不一致,“平台没有细查,只验证了证件材料的真实性,我缴了担保金之后就可以直播上链接了”。
提及二手盲盒的进货渠道,娜娜先容,常日是联系有货源的供应商,从对方那里拿到盲盒代工厂的清仓货。
当前,盲盒家当链的热度明显低落。据媒体宣布,比较去年,海内不少代工厂的盲盒订单大幅低落,有的工厂乃至停滞了盲盒产品的生产。一些代工厂由于潮玩公司无法付款而大量积压盲盒产品,在这样的情形下,代工厂将这些积压的产品贱卖,以挽回丢失。
笔者联系了一家供应商,在对方供应的价格表里,笔者看到一些有名盲盒品牌都有部分类型的库存,价格为零售价的六至七折。供应商客服职员表示,自家货源担保正品,但能买到什么系列取决于工厂的余量,而且可能存在瑕疵、无隐蔽等问题。“货是直接从代工厂发到你那边,我这儿无法开具发票,也不供应售后做事。”这位客服职员说道。
除此之外,不少二手盲盒还来自于玩家。很多玩家会不定期出售自己手中已拆盒、拆袋的盲盒,有人不想连续玩盲盒,有人则是想腾出空间购买新盲盒。虽然这部分产品属于售卖内容已知,严格意义上不算盲盒产品,但是很多盲盒主播还是很乐意接管玩家在自己的直播间进行二手盲盒寄售。
娜娜说,这些办法不须要主播付出本钱,只要卖出就能按比例抽成,而且很多玩家出完手头的盲盒后,还会选择连续在自己的直播间消费,可谓一举多得。
娜娜偶尔会去线下门店购买新款盲盒,一方面是吸引粉丝进入直播间,另一方面根据短视频平台规定,售卖产品必须上传进货凭据,但无论是工厂清仓还是玩家寄售,都无法开具发票和采购合同等证明,她只能用盲盒门店开具的发票来证明货源正规,虽然这也有违规之嫌。
二、直播间内的“玩法”
盲盒直播间里,盲盒售卖模式以拍卖和抽奖为主。
拍卖办法中,工具是玩家寄售的已知内容盲盒,主播会当众展示娃娃的造型、是否有磨损等根本情形,报出起拍底价,不雅观众出价竞拍。如果一贯无人问津,主播会将盲盒寄还给寄售者。
抽奖则是盲盒直播间的常见玩法,不雅观众支付一定金额之后指定自己想要的盲盒,主播当众拆开,向不雅观众展示盲盒内容,然后再当众封盒,邮寄给不雅观众。在这过程中,最让不雅观众感兴趣的是,是否能开出隐蔽款。
其余还有衍生玩法,不雅观众除了得到盲盒,还有专属随机编号,主播随机指定一个数字后,编号尾数与该数字相同的不雅观众就得到了一个“车位”,终极所有得到“车位”的不雅观众参与抽取终极大奖。
一位盲盒玩家见告笔者,自己在不同的直播间已经“上车”了六七次,得手的奖品都是一些基本款盲盒,没有中过大奖。
对她来说,主播开盒时,全直播间一起见证自己盲盒内容的过程,那种紧张激动的氛围让她着迷。
三、乱象需整治
盲盒直播间的存在,能帮助玩家收回部分资金,能让买家有可能低价“捡漏”,也能为主播带去一定的流量。理论上说这是一门多方共赢的买卖,但在各种社交平台上,不少用户在吐槽戳穿盲盒直播间里的乱象,抽奖玩法更是“爆雷”高发区。
在一个名为“哦吼潮玩”的直播间,主播对准镜头展示拆盒时无意露出了盲盒里的身份卡,有不雅观众认出这是某系列盲盒的隐蔽款。但是随着主播进一步打开盒子,手和盲盒都移出了镜头外,再次回到镜头之后,大家创造身份卡上娃娃造型已经变成了普通款。
在一个名为“仙女潮玩社”的直播间,有不雅观众比拟官方旗舰店的全新盲盒后创造,主播声称的全新未拆封盲盒是重新塑封的,很有可能是已拆盒的二手盲盒伪装玉成新盲盒,高价卖出。
上述两个抖音直播间目前已经被封号叫停,但据用户爆料,又有类似小号开直播延续这些操作。
根据抖音平台更新的《盲盒类商品管理规范》(简称《规范》),所有发布及推广盲盒类商品的内容创作者都属于盲盒商家,应受本规范的约束。同时对付平台上的盲盒主播和二手盲盒征象,《规范》还指出在盲盒类商品宣扬过程中,不许可主播自行叠加其他有随机性子的营销办法;若脱手已拆盒商品,详情页需明确提示消费者“消费者下单即代表赞许拆盒”。
从“90后的茅台”重归“年轻人的玩具”,想要清扫盲盒行业乱象,除了消费者要理性消费,还需监管部门、平台和经营者持续努力。
作者:陈雨琪,编辑:钱立富、挨踢妹
来源"大众年夜众号:IT时报(ID:vittimes),做报纸,也懂互联网。
本文由大家都是产品经理互助媒体 @IT时报 授权发布,未经容许,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不雅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家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供应信息存储空间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