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家儿及丢失金额分别为:海珠区在校学生(初中在读)遭遇“刷单返利”诱骗,丢失48988元;黄埔区在校学生(高中在读)遭遇“虚假购物”诱骗,丢失3000元;越秀区在校学生(本科在读)遭遇“刷单返利”诱骗,丢失54220元;白云区在校学生(研究生在读)遭遇“伪装公检法”诱骗,丢失49501元;番禺区在校学生(博士在读)遭遇“伪装公检法”诱骗,丢失80967元。
“在人们固有印象中与‘钱’关联相对较少的学生群体正在成为诱骗分子的新目标。”警方剖析说,一方面,大量未成年人的信息被网络运用软件不当网络、利用,乃至被推送给不法分子;另一方面,存在沉迷网络游戏、高额打赏、高额充值、过度消费等方面问题的未成年人在诱骗分子的勾引下,险些无法抵挡花样百出的骗术,无法意识到自己已经走进圈套,从而一步步将父母的血汗钱送到对方手中。此外,还有一些学生因被误导等缘故原由参与或帮助履行电信网络诱骗,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范例案例

合营“公安线上笔录” 在校生被骗8万元
今年11月9日,广州警方接到某在校学生报警,称其接到自称是“广州市户政科”的电话,对方说本家儿涉嫌一宗造孽集资洗钱案,须要合营调查。本家儿否认,对方便称需将电话转到“公安机关”解释情形。
随后,电话那头的假警察向本家儿发送其本人涉嫌洗钱的“通缉令”,本家儿信以为真,于是按对方哀求下载了会议软件、打开屏幕共享功能,制作“线上笔录”以自证明净。
在对方不断地诱骗和威逼之下,本家儿按照对方的指引进行操作,并按照对方哀求将存款都归集到同一张银行卡内,直到创造银行卡内的钱被转走,才意识到被骗,共计丢失8万元。
警方提醒:
通过网络发送的“警察证”“通缉令”或者“案件信息”都是假的
“公安机关不会以任何情由,哀求通过QQ、微信等网上路子制作电子笔录,通过网络发送的‘警察证’‘通缉令’或者‘案件信息’都是假的。”反诈民警称,诱骗分子伪装“公检法”机关,准确说失事主的身份信息,通过多种办法让本家儿笃信对方的“官方”身份。在此根本上,诱骗分子再以本家儿涉嫌某起案件或者帮助洗清嫌疑为借口,哀求其合营调查,同时以保密为由,哀求本家儿谢绝与外界的统统联系。本家儿一旦被“洗脑”,全程处于害怕和紧张中,就会陷入骗子设下的圈套。
“上述案例中,‘屏幕共享诱骗’叠加以往的诱骗套路,是一种比较暗藏的骗局。”反诈民警先容,所谓“屏幕共享”,便是相称于手机的录屏操作,打开这一功能即会把屏幕上显示的内容,譬如弹框信息、输入密码、解锁过程等,记录下来并同步给对方看到。这也成为不法分子用于盗取他人密码、验证码等信息的路子,近期被频频利用在贷款诱骗、客服退款、注销校园贷等诱骗类型中。
大一新生做刷单任务 被骗2万余元
不久前,广州市反诈中央接到某高校大一新生报警,称在QQ上添加了一陌生人为好友,对方自称是某有名网购平台客服,奉告其有兼职业务可赚佣金。本家儿轻易相信后,点击对方发来的网址链接下载某APP,按指引完成刷单任务。刚开始,几个任务做完后,对方均立时返还本金与佣金,本家儿信以为真,开始做大额任务,多次转账共20000余元,对方并未返还资金并哀求其想办法借钱连续做任务,否则此前投入的资金无法返还。这时势主才意识到被骗,随后报警。
警方提醒:
切勿相信“足不出户,日进斗金,轻轻松松赢利”等兼职广告
反诈民警称,骗子通过网络路子发布以“零投入、无风险、日清日结”为噱头的兼职刷单(刷信誉)信息,常日在头几次刷单后立即返还本金、佣金,以骗取本家儿信赖,随后勾引本家儿加大本金投入,再以打包任务未完成等各种情由拒不返款,末了将本家儿拉黑。
“针对刷单兼职诱骗,学生群体应认识到网络刷单是一种违法行为,请勿以身试法。”反诈民警提醒,切勿相信网上类似“足不出户,日进斗金,轻轻松松赢利”等兼职广告;纵然是熟人先容事情也未必靠谱,自我甄别是条件,武断谢绝任何必要提前垫资的兼职事情。
来源: 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