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多数人眼里,喷鼻香港最大的标签可能是“亚洲国际都会”,又或者是“国际金融中央”,抑或是和纽约、伦敦并称的“纽伦港”中之“港”。那么,在新时期“科创潮”的大背景下,在工业制造业方面,喷鼻香港能否给自己贴上一个崭新的标签呢?
喷鼻香港在努力。从多年前的“制造业空心化”,到近年的“再工业化”,再到当前的“新型工业化”,喷鼻香港正在逐渐找到自己的觉得:喷鼻香港有着一流的大学和科研举动步伐,有资金有人才,有内外联通上风,有湾区领悟上风,也有高效的行政做事上风,只要不掉入“把工厂搬回喷鼻香港”的误区,喷鼻香港的“新型工业化”就大有可为——比如,帮助港资企业进行“智能化”升级,或者推动其向“高附加值制造”转型等。
当然,“新型工业化”也必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内涵也会随着家当趋势的变迁及湾区领悟的进展而有不断地衍变。尤其须要强调的是,推动喷鼻香港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也一定意味着喷鼻香港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协同互助的深化,这无疑是一个相互引发的化合过程。

我们对这个正在发生的“化合过程”充满期待……
经济不雅观察报 郑晨烨在订单充足的情形下,效率对付一家制造业企业有多主要?对付鸿利达精密组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利达)来说,是“一秒四百万元”。
“注塑产品生产每快一秒,一年就能给公司新增产出400万元。”9月19日,鸿利达精密组件公司总经理陈祥在与经济不雅观察报互换表示。
这家1988年的成立于喷鼻香港的制造业公司,靠着一台向银行贷款三万多港元买来的机床,用了35年从狮子山下走向环球,依赖独特的专业液体硅橡胶模具制作及注塑技能,为来自环球的医疗、个人照顾护士、汽车及硬包装等行业客户供应着全方位塑胶产品办理方案。
在鸿利达中山基地,你能很明确地感想熏染到韶光流逝的速率:由3种材料、5个部件组成的三色剪刀,每27秒下线一套;由液体硅橡胶为质料制作的剥橙器,45秒下线一套;一体成型的塑胶保温杯,55秒即可成型。
这些在日常消费中再普通不过的产品,站在生产端来看,是一家制造业公司过去数十年如一日在智能制造和数字化领域投入的缩影。
当走进鸿利达中山基地的生产车间时,没有听到喧华的机器运转噪音,也没有看到汗如雨下的流水线工人,有的只是一辆辆AMR机器人在不同的设备间穿梭,供料、上料、注塑、下料等工序险些都已实现无人化,而大多数技工及工程专家,均在车间二楼的设计中央内,开放且极富科技感的办公环境,一度让有种走进互联网企业的错觉。
“中山基地便是现在很火的‘黑灯’工厂,可实现熄灯作业,鸿利达集团从几年前就开始支配数字化转型,全力发展智能制造,这对公司的经营成效及市场竞争力都有很大幅度的提升,公司2022年的人均年产值比2018年增加了近四成。”鸿利达集团创始人、行政总裁蔡俊杰向经济不雅观察报先容说。
从狮子山下跨过喷鼻香江
坐落于喷鼻香港九龙塘与新界沙田的大围之间的狮子山,见证了数十年间喷鼻香港在困境中奋发向上的进程,背靠狮子山下快速发展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喷鼻香港经济自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腾飞。
彼时怀揣梦想的喷鼻香港年轻人,在商海里辛劳打拼,白手起身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商业神话,狮子山也由此成为喷鼻香港精神的象征。“60后”蔡俊杰便是个中之一,由于家境贫寒,他15岁便进入电子厂做起了装置员,虽然靠着机灵和勤奋,在厂里时常受到主管表扬,但他总觉得“流水线打螺丝”,是一条一眼就能望到头的路。
(鸿利达集团创始人、行政总裁蔡俊杰 受访者供图)
“我当时考虑到个人的长远发展,‘一技傍身,方不惧人生风雨’,转行跑去模具厂开始当学徒,后来为了更系统地学习,还报名参加喷鼻香港职业演习局的模具学徒操持。”蔡俊杰见告。
四年的半工半读学徒生涯结束后,为了“更好地改进家人生活”,蔡俊杰决定开始创业。说是创业,实在便是在朋友的工厂里租了个角落,再向银行贷款买了一台代价三万多港元的机床,一个人一台机,鸿利达模具工程公司就这么成立了。
“刚开始的时候,公司承接塑胶模具和五金零件加工,坚持了半年多,就有了足够的业务可以另租更好的园地,从喷鼻香港柴湾搬到九龙不雅观塘。当时,在缺少资源的情形下,连模具师傅都聘不起,便是我自己招学徒,自己带,很光彩最初两三年,得到了不同客户的支持,公司才得以持续发展。”蔡俊杰回顾说。
上世纪喷鼻香港加工制造业的崛起,有两个关键成分:其一,是喷鼻香港作为天下三大天然海港之一,良好的港口基建,为轻工业品的运输供应了便利;其次,随着欧美紧张工业化国家开始重点发展技能密集型和成本密集型家当,传统劳动密集型轻工业加工家当开始向亚洲转移。
在“made in china”横扫环球之前,先走向天下的中国制造是“made in hongkong”,广阔的市场空间给了鸿利达稳健发展的机遇,喷鼻香港回归祖国之后,同所有港资企业一样,蔡俊杰也决定进军内地市场。
“1993年我们开始在深圳龙岗区设厂扩大注塑生产业务,2000年,深圳工厂的技能和人才发展成熟,为了合营业务的发展,决定将生产基地完备迁至内地,2006年鸿利达和当地机构互助建造厂房,又由于厂房空间不敷运用,经由深入稽核,在中山翠亨新区购置工业用地。2015年营建厂房,两年后投入利用,营运规模持续扩大。”蔡俊杰向回顾说。
“我们成立时正值喷鼻香港制造业繁荣的高峰期,市场需求兴旺,鸿利达多次超越生产条件和产能,高质量按时完成了交付,得到客户认可,度过了创业期,站稳了脚跟。20世纪90年代初北上内地设厂,适逢国家进一步改革开放,2000年开始逐步开拓欧美市场,公司快速壮大发展。”谈及鸿利达的出身和壮大,他进一步向表示。
同质化内卷下寻求转型
同所有劳动密集型轻工业加工企业一样,顺风顺水地进入21世纪之后,鸿利达也碰着了本钱提高、利润减少、内卷加剧的低端制造业“三件套”。
“模塑行业的工艺和技能同质化严重,如果没有核心竞争力,生存空间会被严重挤压。”蔡俊杰说。
在鸿利达的产品展示区,看到该公司大部分产品都这天常消费中最大略、常见的商品部件,比如婴儿奶嘴、液态硅手机壳、运动相机外壳、汽车雨刷等等。
怎么把大略的产品做出核心竞争力和差异化?鸿利达的逻辑是在生产端下功夫。
“我们从2003年开始差异化发展的策略,专注‘多物料(多组份)’模具和成型技能研发。2013年进一步研发‘液态硅橡胶(LSR)’模具和成型技能,成立了专业的团队,投入最精良的设备,成功开拓了高精度、低本钱、稳定可靠、柔性高效的多组份塑胶、LSR模具及成型技能。”蔡俊杰说。
他拿起一个运动相机外壳向讲解说:“看起来一个塑胶外壳没什么技能含量,但放在运动相机的利用场景来看,防水、防摔、防震都是难题,而我们可以靠自己独特的多物料(多组份)模具和成型技能,帮助客户去办理极度场景下产品的各种利用难题。”
而在技能创新的根本上,为了突显产品和做事的专业性,鸿利达还制订了专注于“医疗东西零组件”“母婴及康健用品”“工业及汽车零组件”“3C及智能技能零组件”等领域重点发展业务的方针,主动靠向家当风口,搭建涵盖工程、业务发展、商务管理、项目管理等员工的关键业务攻关团队。
“我们的逻辑很清晰,攻关团队争取尽早参与客户的产品设计,供应专业的建议,同时,通过专利的模具和成型技能替客户办理产品和设计上的难点和痛点,提升产品的附加值。”蔡俊杰见告。
除了在生产工艺与技能上进行创新,鸿利达亦很早便开展起智能制造与数字化升级转型之旅。
“智能制造升级是基于市场和客户须要,结合公司实际的条件下开展的。若5年前我们没开展变革,本日可能已经被市场淘汰,这是发展的一定,无论是否有政策的支持,我们必须比竞争对手早走一步,多走一步才能立足于市场。”蔡俊杰说。
在鸿利达的康健品智能化车间中,看到了数字化管理系统(DMS)以及覆盖了生产全流程,从排产、生产实行、设备与模具掩护,到品质管理、仓储等环节,管理职员可以在云端随时联结合营,以节制产线情形,作出调度决策,而在车间出发点管理中央的中控屏上,看到了阁下“安静”运转的产线,所有的运行细节均事无年夜小的呈现在个中,从产品、良品数、订单启动及运行韶光,再到不同产品的生产进展。
陈祥还见告,鸿利达的生产数据系统覆盖深圳、马来西亚和中山三个生产基地,管理职员在云端就可以实时查看各基地的运作情形。
(鸿利达数据中央看板 郑晨烨/摄)
理解到,自2018年起,鸿利达便开始以精益生产和自动化为基石,从点到线再到面地不断试验迭代与实行,结合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从自动化、少人化到无人化的生产模式升级。
在今年的6月份,环球有名工业研究机构德国弗劳恩霍夫生产技能研究所的三位专家来到鸿利达中山基地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工业4.0成熟度评审,在参不雅观完鸿利达的模具工厂及组件工厂的数据中央、柔性生产线,以及中山市智能化示范车间后,德国专家团同等认可鸿利达在工业4.0领域已达到1i(数据可视化)水平,并对鸿利达未来1i转2i(生产流程透明化)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制造业一样是数据驱动行业,从中山市数字化智能化示范车间的搭建,到工业4.0 1i成熟度的认证,未来我们将会通过扩展更高真个技能打通业务全流程的数据链条,从数据支持决策到主动赋能,完善数智化工厂,向‘灯塔工厂’的发展目标提高。”陈祥说。
“喷鼻香港企业要一贯敢为人先”
2019年,鸿利达在马来西亚槟城投资建厂,鸿利达市场营销副总裁蔡铭峰见告,马来西亚建厂的初衷,是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以知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此外,随着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鸿利达的模具和成型技能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可为当地客户供应更具附加值的选择,“我们操持在亚洲地区建立更强大的存在,以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
“喷鼻香港联通东西文化,人才、技能、资讯,物流交通便利,在策划市场营销策略和发展业务方面具有天然上风。一贯以来,港资制造业紧张是货色贸易,以欧美地区的订单为主。现在,随着地缘政治和环球区域化的演化,‘一带一起’区域和新兴工业国家的涌现,环球供应链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为了更加靠近客户和市场,深度探索欧美以外的新兴市场,外洋设厂将是我们面临的新寻衅。这不单只是贸易条件、措辞和政策的不同,更多是政治、文化、法律、宗教和生活办法不同带来的寻衅,所有这些都须要去摸索温柔应。”蔡俊杰说。
之以是选择马来西亚落地建厂,蔡铭峰表示紧张基于两点考量:其一,是马来西亚的地理位置使鸿利达更靠近东南亚市场,可以更迅速地相应客户需求;其二,是马来西亚拥有一定的制造根本和技能人才,为鸿利达供应了生产和技能支持的资源。
他向分享了一个公司初入东南亚市场的故事。2018年前后,鸿利达的市场团队在印度尼西亚把稳到了一个商机——医用注射器针筒,这家印尼客户的针筒模具订单常年节制在欧美企业手中。
“刚开始去打仗的时候,这个订单没有拿下来,印尼客户不信赖我们的能力和产品质量,由于我们不是传统做医疗东西的企业,没有履历,当时我们也确实做不出符合标准,且较竞品有上风的产品。”蔡俊杰回顾说。
随后,鸿利达的工程团队便开始环绕注射器针筒展开模具攻关。“我们在模具设计和制模工艺领域比拟竞争对手有着明显上风,后面我们很快就做出来96腔的医疗模具,第一次试模就成功交付,客户也有点被‘惊异到’了,我们交付韶光快,售前和售后专业到位,同时证明了自身能生产全程及产品质量符合医疗行业的严格标准产品的能力,同时产品比拟其他外国企业的性价比更高,以是,那家印尼客户现在选择跟我们互助,订单也都给了鸿利达。”蔡俊杰笑着见告。
在他看来,鸿利达在过去35年中,能从狮子山下一步步走向环球,是自身努力、家当增长和时期机遇同频共振的结果。
“首先我们所在的行业是高确定性行业,模具业是根本工业,是工业之母,高效能模具更是工业的效益放大器,过去这么多年,我们坚持创新、专业的策略,通过培养专业团队,投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转型等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的效能。”蔡俊杰说。
“若只从数据上看,现时,在本地生产的制造业占喷鼻香港GDP的比重已经很低,然而,源于喷鼻香港或总部设在喷鼻香港的制造业遍布大湾区内地各市和紧张发达经济区,敢为人先的喷鼻香港企业家更将业务延展至东盟地区和美洲新兴市场。过去的半个世纪,喷鼻香港制造业历经多次经济危急,大环境的变故和技能升级,不少精良的企业始终保持活力,持续发展。”谈及喷鼻香港制造业的现状和未来,蔡俊杰进一步说。
他认为,喷鼻香港的制造业是中国制造业非常主要和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喷鼻香港政府推动新型工业化和内地制造业当家的政策加持下,未来的发展前景只会更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