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讲道:“我在金山当高管去美国出差,一下飞机张宏江博士就租了辆车直奔Costco(开市客)。完了回来吹了半天,经他一煽乎,除了我所有9个高管都去了。结果晚上回来大家说东西太好了,我就问怎么个好。实在就一件事,便宜。所有的东西都比海内便宜,只有十分之一。”
越日一大早,倍感好奇的雷军也去了Costco,15分钟后,雷军说他“懂了”,于是,小米开始学习起了Costco的模式。
事实上,追捧Costco的不止雷军,刘强东、黄峥、叶国富,不少大佬都从Costco的身上得到过启示。

这样一家“神奇”的超市,对付广大的消费者来说无疑充满着“诱惑力”。而本日,逛Costco已不用再去美国,Costco早已“入局”了中国,并且正在这片充满潜力的市场上,阔步而走。就在近期,Costco杭州首店正式开业,这已是Costco在中国大陆开设的第5家门店。
作为仓储式会员超市的“鼻祖”,Costco的扩展之于消费者,一定能够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但之于“同行”,则变成了一种新的威胁。同样作为仓储式会员超市,山姆和盒马的“战役”依旧激烈,而Costco的“膨胀”,无疑会给全体场合排场带来新的变革。
从两虎相斗到三分天下,仓储式会员超市的故事,接下来会有什么样的新情节发生呢?
Costco开始“扩展”
Costco杭州店开业当日,相称火爆,迎来了巨大的客流量。
据多家媒体宣布,开业当天,有消费者早在凌晨便来排队,而有的消费者则由于来“晚”了,在Costco杭州店的车库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
一贯到早上八点二十分钟,由于过于拥挤的人流量,Costco不得不提前40分钟开门。而在开业不到十分钟内,售价为399元的草莓熊就被抢购一空,此外,还有浩瀚“大牌”商品,也是被瞬间秒光。
有杭州的网友表示:“人在杭州刚到Costco,放眼望去全是人隐士海,根本数不清详细有多少人,觉得全体杭州的人都到Costco来了……”
不止于线下,在小红书、抖音等内容平台上,关于Costco杭州店的探店***也是不计其数。不少博主前往店内打卡,带粉丝“云逛”。
而据理解,Costco杭州店在开业前就已经有6万人办理了会员,按开业会员费优惠价199元来打算,Costco已经赚到了1194万元。
还未开业,便前辈账一千多万,Costco杭州店的火爆,实则并不“稀奇”。
早在2019年8月,大陆首家Costco在上海闵行区开业,其停车场开业前一天晚上便被挤爆,到开门10分钟限流,20分钟阛阓内外挤到交通瘫痪,结账排队3小时的奇幻场景第一次在中国超市界发生。
到2021年12月,Costco中国大陆第二家门店落地江苏省苏州市,开店首日发卖额达到1000万,创中国卖场开店首日发卖记录,日均来客数19980人。
如今,Costco在中国仅仅只有5家门店,但却有着如此巨大的“影响力”,Costco到底什么来头?
比较沃尔玛,Costco要年轻20岁,但它却是全天下发卖量最大的连锁会员制的仓储批发卖场,也是仅次于沃尔玛的环球第二大零售商。Costco在环球14个区域拥有840+门店,拥有1亿多会员,30万+员工。
并且,在环球“电商化”不断冲击着线下零售商的近些年,超市界里,也仅有Costco凭借着强大的会员体系和中产用户,没有丝毫“动摇”,乃至一度逆流而上。
据Costco财报,其2022财年的净发卖额为2227.3亿美元,也便是将近1.6万亿公民币,同比增长16.0%。净收入方面,高达58.4亿美元,即约419.19亿公民币,同比增长16.57%。
一年1.6万亿什么观点?永辉超市2022年总营收900亿,Costco大抵相称于18个永辉;百度2022年总营收1236亿,Costco是百度的13倍。
如此弘大的一家企业,跑来中国掘金,无疑展现了对中国消费市场的看好。
事实也是如此,根据CIC灼识咨询的数据,中国仓储式会员店的GMV在2022年约为300亿元,而中国整体的商超卖场的发卖额超过了1.1万亿元。
中国的仓储式会员店行业占比还很小,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仓储式会员店“火爆”
Costco之以是“火爆”,一个主要的缘故原由是在于其“定位”为仓储式会员超市。
仓储式会员超市最大的一个特点便是价格优惠。Costco用严格的内部机制确保所有商品的毛利率不超过14%,商品价格相对付其他零售商来说更加优惠。
以这次Costco杭州店来说,不少商品价格都很便宜,消费者不仅能够原价买到茅台酒,还能在不配货的情形下,买到爱马仕等一众“奢侈品”。
其次,仓储式会员超市也特殊看重产品品质,尤其是在食品、酒水、家电等领域。再者,仓储式会员超市的会员制度,能够让消费者享受到更加优惠的价格和做事,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和更高的购物知足感。
众所周知,传统超市大部分利润来自商品进价与售价间的差价,但对付会员制仓储超市来说,商品售价只是引流手段,其真正利润来源并不在于“卖货”,而是在于会员费制度。
超市在精选商品的同时,主动压低商品的毛利率,利用“质优价低”的策略吸引大量消费者成为付费会员。
通过这种收费的模式,超市方能够筛选出对商品品质哀求较高的用户群体,降落综合运营本钱。同时付费也能利用户产生丢失厌恶生理,希望通过多次消费多次享受低价优惠,使得支付的会员费物超所值,用户粘性不断增强。
事实上,在Costco之前,同样作为仓储式会员超市, 沃尔玛 旗下的高端 会员制 商店山姆超市,已经在海内扎根二十几年了,其于1996年8月12日,在深圳开业了第一家门店。而截至今年2月,山姆已在中国开设了34家门店。
不管是Costco还是山姆,都是外资仓储式会员超市,而在中国市场上,还有一家中国仓储式会员超市——盒马。
2020年10月1日,对标Costco和山姆的第一家盒马X会员店在上海开业,盒马也成为了仓储式会员制赛道里首个中国品牌,着力打造“中国人自己的会员店”。
据官方信息显示,截至2022年12月,盒马X会员店已经在中国开设9家门店,2022年盒马X会员店增长超过了247%,客单价同比增长约三成。
在仓储式会员店这个赛道,盒马近两年混的是风生水起,并且成功引起了山姆的“警觉”。此前,沃尔玛中国总裁及CEO朱晓静曾在今年2月的内部讲话中表示,盒马是沃尔玛旗下山姆会员商店在中国的唯一竞争对手。
两雄争霸“变”三足鼎立
在Costco未扩展之前,仓储式会员超市市场的竞争,仅局限于山姆与盒马,两家的竞争,一度也很激烈,就比如前段韶光的“移山价”事宜。
8月1日,有上海的网友创造,在盒马APP的X会员区里,榴莲千层蛋糕竟然只须要99元。很快,山姆也将自家的榴莲千层蛋糕价格降至98.9元,仅比盒马便宜1毛钱。隔天,盒马再次出招,把榴莲千层蛋糕的价格进一步下调至89元。8月3日,山姆在盒马价格的根本上贬价1元,变成了88元。
盒马将这次贬价称为“移山价”。虽然盒马出面表示,这是“发挥愚公移山的匠人精神,致力将环球最好、最具性价比的商品,带给盒马用户”,但还是被网友认为此举是“内涵”山姆。
于是,盒马与山姆的战火逐渐扩大,不仅从上海地区蔓延至北京地区,覆盖品类也一步步拓展至蛋糕烘焙、海鲜肉禽、牛奶饮料、米面粮油等诸多品类。
据月狐iAPP数据,2023年6月,山姆与盒马的用户重合率达到了43.1%,即山姆有近一半的用户也安装了盒马。这意味着,打劫彼此的用户,是双方发展过程中难以绕过的一课。
但统统随着Costco的大步入局,变得有所不同了,仓储式会员店的竞争格局开始转变,从此前的两雄争霸,变成了眼下的三足鼎立之势。但谁能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取得上风,并不好说,由于三家的利害势都很明显。
盒马虽然在生鲜方面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并且背靠阿里,电商部分很突出。但是,生鲜只是零售中很小的一部分。一旦抛开生鲜,在其他商品领域,盒马比较其他两家老牌超市,环球化供应链培植明显不敷,其在商品采购和价格竞争上还存在短板。
这种用韶光沉淀出来的上风,成立仅仅八年的盒马,很难在短韶光内“复制”。
至于山姆和Costco,两者都有着环球供应链的上风,商品种类丰富,从生鲜水果到粮油副食,从家居用品到电子产品,险些能知足顾客的所有需求。
不过由于仓储式的定位,Costco和山姆的商品普遍单价高、份量大,对付家庭消费来说还好,但在中国单身经济走高确当下,对付无法接管大体量包装和“高价”的消费者来说,其性价比的上风荡然无存。
反不雅观盒马X会员店,眼下很看重经营小包装商品,通过1小时达到家业务,努力造就消费者更方便、更随意的购物办法。
再次说到电商,山姆凭借早入局的上风,在这方面已经和盒马相差无几,也有极速达和全城配两种办法,但“初出茅庐”的Costco就有些“尴尬”了。
不久前,Costco才浅尝电商,通过第三方做事商试水配送做事,目前供应即配和隔日达,个中,即配是门店10公里范围内,满199元包邮。快递配送则是299元包邮,宁波、杭州仅支持快递配送,全部商品则都由开市客苏州店拣货打包发货。目前仅部分商品可利用电商配送。
在中国,电商已经成为消费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能补足这一板块,Costco或许很难建立足够的竞争力。
会员制零售竞争越来越激烈,胜负尚未定,统统皆有可能。但有一条是永久不变的:是否乐意为中国人的消费习气而改变,将会成为仓储式会员超市至关主要的问题。
本文源自锌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