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年来光储领悟发展趋势下,头部光伏展会已成为储能厂商“捋臂将拳”的主要舞台。第十七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聪慧能源展览会(SNEC)上,多家企业纷纭亮出500Ah+储能大电芯、6MWh+储能系统,引领行业高速奔向“超大杯”时期。
技能“内卷”助推产品性能“跃迁”
随着大储装机需求的全面“井喷”,从去年起,海内厂商纷纭加快储能系统“升容”的节奏。2023年初,市情上标准的20尺单舱电池容量还以3.35MWh为主;仅用半年韶光,主流厂商便将储能系统规格“更新”到5MWh;今年上半年,宁德时期、比亚迪、海辰储能、瑞浦兰钧等储能企业密集发布20尺6MWh+储能系统,再一次吹响了向大容量高地进发的“冲锋号”。
阳光电源储能奇迹部产品方案部总监江涛在接管媒体采访时表示,当前储能行业正处于发达发展的主航道上,但家当的持续康健发展须要经济模型的支持,制造端在大容量产品设计和研发中,必须明晰运用处景特点,并将安全性和度电本钱作为核心诉求。

本届SNEC上,楚能新能源发布全新一代625Ah储能专用电芯,“精准两度电”大电芯将助力标准20尺储能集装箱系统能量打破6.5MWh+。“热电分离设计”“叠片工艺优化”“同侧极耳设计”等词汇成为当天涌如今楚能展台的高频热词。据楚能产品卖力人先容,625Ah大电芯采取叠片生产工艺,0.5P能效高达96%;体积能量密度超430Wh/L,相较上一代产品提升8%,系统体积成组效率提升19%,产品能量效率与同等性得到全面提升,有效实现储能系统安全性与运营效率的协同发展。
今年4月,宁德时期发布6.25MWh天恒储能系统,自研的仿生SEI和自组装电解液技能,在有效遏制氧化反应引发的热失落控的同时助力电芯循环寿命打破15000次;同期蜂巢能源发布6.9MWh-20尺短刀液冷储能系统,电芯采取CTR设计可实现双面强效液冷,在兼顾安全性能的同时,电芯寿命提升15%;瑞浦兰钧亦发布6.9MWh储能系统,且电芯层面导入衰减抑制技能和活性锂修复技能,确保电芯1800周循环“零”衰减效果。
从上半年各家企业超大容量电芯及6MWh+系统的“多点着花”不丢脸出,技能加持带来的安全保障永久是储能产品发展的紧张条件,而储能电芯容量、性能的提升是储能系统容量、性能提升的关键,通过超大容量电芯实现储能系统体积能量密度提升、单位容量制造本钱降落已然成为行业共识,这也是制造端加快容量“内卷”的直接缘故原由。
创新“卡位”开辟储能高质量“内卷”新赛道
从储能产品生命周期来看,其最大特点在于技能集中于制造端,但长期代价(利润)集中于运用端。如何通过创新升级更好地做事运用端,为客户持续创造和长期代价,是各家企业技能开拓、产品设计的重中之重。在运用安全、品质稳定的条件下,性价比更高、综合收益更高的储能电芯、储能系统无疑将成为出货端新的“王炸”。
从已公布的6MWh+储能系统来看,各家厂商在保持系统规格不变(20标尺)的条件下,不谋而合地将系统升级方向落在更高能量密度、更长循环寿命、更高运营效率的配套运用方面:系统能量密度在5MWh根本上能再提高20-30%旁边,单位容量下,相称于减少了五分之一以上的占地面积;电芯循环寿命延长至15000次到18000次区间,近乎“光储同寿”;采取更大容量电芯,单位容量所需BMS、EMS、PCS等配套设备相对减少,运行效率提升,储能系统关键部件本钱被进一步“摊薄”。
面对技能竞争带来的产品力 “内卷”,江涛认为,虽然“内卷”常日带有贬义,但如果能促进行业进步,降落客户利用本钱并提高运营效率,这样的“内卷”一定是值得肯定的。
事实上,目前行业各家在6MWh+储能系统方面的做的更多是技能“卡位”而非传统意义上的价格“内卷”。从工艺角度看,在卷绕技能可能已经达到效率极限,制造商需勇于开辟“第二曲线”的境遇下,各厂商纷纭在叠片技能赛道重仓加码,打破现有技能瓶颈,这个中有超前布局的蜂巢,也有快速跟进的楚能新能源,新老玩家的持续注入正在为大储系统开辟新的发展空间与上风区域。
另一方面,技能升级带来的代价紧张表示于运用端而非出货端。不管是通过采取固液身分比例优于卷绕的叠片工艺,提升大电芯体积能量密度进而提升储能系统能量密度,还是借鉴光伏领域发展履历,在集成端增加直流侧集成片数量和电压等级,亦或是利用补锂技能延长电芯循环寿命,其最根本目的无疑都是降落运用端运营周期内的度电本钱,以提升储能运用真个综合收益。
结 语
面对运用端对高运营效率、低综合本钱的发展求,头部储能厂商正试图通过技能“卡位”开辟一条不同于价格“内卷”的高质量发展赛道。在工艺、构造等方面的技能加持下,未来储能系统容量和效率加速迭代的发展趋势愈发凸显,“技能为王”的时期大幕或许才刚刚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