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养片区边缘,颈部佩戴项圈的阿宝,独清闲山林间穿梭觅食。亚洲象监测员站在远处,用无人机密切关注着它的一举一动。
在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养片区边缘活动的亚洲象阿宝(无人机照片,7月26日摄)。
至此,阿宝已经放归野外两个多月,基本适应了野外生活,康健状况良好,放归试验初步成功。专家认为,这对付探索救护收容野生亚洲象终极放归野外具有里程碑意义。

“逛城哥”风云往事
阿宝“进城”,是在2018年。那一年,12岁的阿宝已经长成了2吨多的大家伙。它离开象群独自活动,在普洱市思茅区、宁洱县等地游荡。4月7日,阿宝溘然闯入普洱市闹市区,在城市街道上闲逛,去了汽车站、农信社、民政局等地方,被网友称为“逛城哥”。
在云南省普洱市街道上闲逛的阿宝(资料照片)。
城市人口密集,市民纷纭围不雅观,人象冲突风险高企。当地立即启动应急相应机制,通过全程监控、实时预警、开导交通、疏散职员等方法戒备人象冲突。
4月8日凌晨2时许,拥有丰富野象救助履历的大象年夜夫保明伟被电话铃声惊醒,挂断电话后他连夜从西双版纳赶往普洱增援。
“到了普洱,当地已通过人工勾引把阿宝引离主城区,大家原来舒了一口气。”保明伟说,没想到当天傍晚,阿宝再次闯入主城区,去了学校、农贸市场等职员密集区域。
为避免野象危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当地决定对阿宝履行麻醉活捕转移。
保明伟又一次承担了麻醉野象的任务。22时许,他悄悄摸到阿宝附近,用低廉甜头的吹管猛劲一吹,将装有麻醉药的注射器扎中了阿宝的脖子。将近10分钟后,阿宝卧倒在地。
保明伟利用低廉甜头的吹管实行麻醉阿宝的任务(资料照片)。
第二天,阿宝被安全转运到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央。
行为纠正与野化演习
“野象记性很好。阿宝有过进城闲逛、与人打仗的经历,活捕转移后如果直接放归野外,它可能再次闯进城镇或村落寨,造成人象冲突。”西双版纳州亚洲象保护管理中央主任王斌说,必须经由不雅观察和演习,对阿宝进行行为纠正。
当时,阿宝已在野外生存12年,随着象群学会了采食、探求水源等技能,身体康健状况良好,具备终极放归野外的可能性。因此,救护中央从一开始就考虑了放归野外的目标,为阿宝设计了专门的饮食和野化演习方案。
正在进行野化演习的亚洲象阿宝(资料照片)。
“以象草等天然食品为主,只管即便减少与人类非必要打仗。”“象爸爸”陈育兵说。阿宝适应能力很强,其他救助象到了陌生环境会表现出抗拒感情,阿宝来了倒头就睡。经由半年磨合,“象爸爸”就能带着阿宝出去野化演习了。
2022年7月22日,有关部门决定启动救助象回物化然试点。即日起,陈育兵每天带着阿宝到野外放养区进行野化演习,让阿宝在自然环境下觅食、生活,规复野性和野外生存能力。
随着试验进行,阿宝在野外的韶光越来越长,采食天然植物的种类越来越多,体重也逐渐增长。国家林草局亚洲象研究中央、西南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等机构的专家经研判,认为阿宝具备了分离野化演习的条件。
放归试验初步成功
今年4月14日,事情职员对阿宝履行分离野化演习,割断人为干预,让它在200多亩的野化演习区内独立活动。
弱化乃至肃清野象对人的依赖,是放归试验的关键环节。“这要循规蹈矩,开始两三天接回来一次,逐渐变成一周接回来一次。”陈育兵先容,阿宝逐渐适应了没有“象爸爸”的生活。
5月17日,有关部门决定:对阿宝履行自然放归。
傍晚6时,事情职员打开野化演习区围栏大门。10分钟后,阿宝走出围栏大门,走向雨林深处。
王斌先容,根据项圈定位和无人机监测,阿宝放归野外后,多数韶光活动在丛林中,活动半径超过20公里,并未涌现进入村落寨的情形。它曾考试测验融入由26头象组成的“大噜胞家族”,在离象群仅有20米的地方活动,与象群有互换。
“阿宝看上去更胖了、更壮了,当心性和野性都有所提升。”保明伟看到监测画面后说。经粪便剖析创造,阿宝回物化然后采食的食品种类有100多种,与野天生年象无异。
8月10日,亚洲象监测员杨军(右)和同事在利用无人机监测阿宝的行踪。新华社胡超 摄
“在阿宝之前,我国还没有一起将收容救助象成功放归野外的案例。”王斌表示,当地将密切监测阿宝的情形,对放归成效进行评估,形成系统、科学、可复制的亚洲象放归流程。“希望阿宝能够顺利融入象群,将来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