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型式检讨和试验
16.1确定最高正压等级
外壳的最高正压等级是按制造厂解释书进行操作时可得到的最高内部运行压力值。

注:最高正压常日涌如今对外壳换气时。
如果规定了外壳最大额定内部压力值,则所丈量的内部压力不应超过该值。
16.2最高正压试验
应在16.1测定的最高正压的1.5倍或200 Pa的压力中,取两者较大值施加到正压外壳,干系联的管道和它们的连接件上(当它们是该外壳的一个整体部件时)。
施加压力的试验韶光应为120 s±10 s。
如果不发生使防爆性能失落效的永久变形,则认为试验合格。
16.3泄露试验
16.3.1非静态正压
正压外壳内的压力应调度到制造商规定的正常运行时的最大压力。然后出气口封闭,在进气口测定泄露流量。
正常运行并不包括打开排气口以在较高流量下对外壳换气时所哀求的正压。所测得的流量应不大于制造商规定的最大泄露流量。
16.3.2静态正压
正压外壳内的压力应调度到正常运行时能够涌现的最高正压值,封闭各气孔,按8.8的哀求监测内部压力一段韶光。压力应不低于正常运行时规定的最低正压。
16.4无内开释源的正压外壳换气试验和静态正压时充气程序试验
16.4.1通用
无论是泄露补偿还是其他类型(如连续气流),该试验都适用。
16.4.2保护气体为空气的正压外壳
正压外壳应按附录入的哀求准备试验,正压外壳应充入试验气体,在任一点上试验气体浓度均不低于70%。正压外壳充气后应立时割断试验气体源,并且在制造商规定的最低换气流量下接通空气源。丈量外壳内取样点的试验气体浓度不超过A.2规定值为止所用的韶光,并且注明其为换气韶光。
如果哀求进行第二种试验,那么,正压外壳应充入代表密度范围的另一界线值的试验气体,在任一点上试验气体浓度均不低于70%,并且应丈量第二种试验气体的换气韶光。由制造商规定的最短换气持续韶光应不小于所丈量的换气韶光,或大于进行的两次试验中所测得的较长换气韶光。
16.4.3保护气体为惰性气体的正压外壳
正压外壳应按附录入的规定准备试验,外壳应在正常大气压下开始充入空气,然后外壳运用制造商规定的惰性气体换气。
应丈量直到取样点氧气浓度不超过A.3规定值为止所用的韶光,并且注明其为换气韶光。制造商规定的最小换气持续韶光应不小于所丈量的换气韶光。
16.4.4保护气体是空气或其密度即是空气±10%的惰性气体正压外壳
当许可空气和惰性气体作为具有同样换气韶光的更换保护气体时,应按16.4.2规定的方法丈量换气韶光。
16.4.5用静态正压保护的正压外壳充气程序试验
在静态正压保护情形下,外壳应在正常大气压力下开始充入空气。然后设备应按制造商的技能条件充入惰性气体。然后检讨各取样点氧气浓度不超过1%(体积分数) ,参照大气条件。
16.5具有内开释源的正压外壳的换气和稀释试验
16.5.1 试验气体
一种试验气体或多种试验气体的选择应考虑外部气体和内部开释可燃物质两种情形。
16.5.2可燃性物质含有少于2%(体积分数)的氧气且保护气体是惰性气体的正压外壳
16.5.2.1换气试验
应采取16.4.3规定的试验程序进行试验。最小换气流量应不小于内置系统的最大开释流量。
制造商规定的最小换气韶光应不小于所测换气韶光的1.5倍。
在进行换气时可能从内置系统开释出氧气,在试验中核定换气韶光增加50%。
16.5.2.2稀释试验
由于可燃性物质不含超过2%(体积分数)的氧气,以是不须要进行稀释试验。
16.5.3连续气流正压保护,内置系统氧气浓度低于21%(体积分数)且保护气体为惰性气体的正压外壳。
16.5.3.1 换气试验
外壳应充入空气。空气还应通过内置系统充入外壳,其充入流量与开释最严厉条件下代表的最大开释流量相适应,并考虑开释位置、数量和特性以及它们靠近位于稀释区域之外的有潜在点燃能力的设备。
然后在制造商规定的最低换气流量时打开保护气体源。
应将直到取样点的氧气浓度不超过A.3的规定时所用的韶光作为测定的换气韶光。
制造商规定的最低换气持续韶光不应小于所丈量的换气韶光。
16.5.3.2稀释试验
按16.5.3.1规定进行换气试验之后,应立即把供给的保护气体调度到制造商规定的最小流量,内置系统放出的氧气流量保持在16.5.3.1的规定值。
在不小于30 min的韶光内丈量的氧气浓度应不超过A.3所规定的浓度。
然后把含有与内置系统内氧宇量相同的空宇量连同符合12.3的空气开释量一起,从内置系统开释到正压外壳。
开释期间,在稀释区域以外的有潜在点燃能力的设备附近,开释的氧气浓度不应超过A.3规定的氧气浓度的1.5倍,并且应在不超过30 min 韶光内低落到规定浓度以下。
注:这种试验被用于仿照内置系统的严重事件时的大量开释。
16.5.4 可燃性物质不是液体、连续气流正压且保护气体为空气的正压外壳
16.5.4.1换气试验
该试验应采取16.4.2规定的试验程序进行。
此外,在试验期间,试验气体应通过内置系统充入正压外壳,其充入流量与最严厉条件下所代表的最大开释流量相适应,并考虑开释位置,开释数量和性子以及它们靠近于稀释区域以外的有潜在点燃能力的设备。
应丈量直到取样点的试验气体浓度不超过A.2规定的换气韶光。
如果哀求进行第二种试验,试验应采取第二种试验气体重复进行试验,并将记录的换气韶光作为所测定的换气韶光。
制造商规定的最短换气持续韶光应不小于所测的换气韶光或进行两种试验时所测的较长换气韶光。
16.5.4.2稀释试验
按16.5.4.1规定进行换气试验后,如有必要,应立即把供给的保护气体调度到制造商规定的最低稀释流量,内置系统试验气体流量应保持在16.5.3.1规定的值。
在不少于30 min 的韶光内丈量的试验气体浓度应不超过A.2的规定值。
然后把即是内置系统内可燃性气体体积的试验气体连同符合12.3规定的可燃性气体的最大开释量的试验气体的流量一起从内置系统开释到正压外壳内。
开释期间,在有潜在点燃能力的设备附近的试验气体浓度即是稀释区域之外的气体浓度,应不超过A.2规定值的两倍,且在30 min韶光内应低落到低于规定值以下。
如果哀求第二种试验,试验应采取第二种试验气体重复进行。
注:这种试验被用于仿照内置系统的严重事件的大量开释。
16.6 最低正压检讨
应进行试验来检讨正压保护系统在正常运行条件下能够动作,并保持符合7.12的正压。应在可能涌现泄露的地方,尤其是涌现最低压力的地方丈量外壳内的压力。
应在最低正压,并在必要时在制造商规定的最低流量下对正压外壳供给保护气体。对付旋转电动机,试验应在停机,以及在其最大额定转速下运行时进行试验。
16.7无端障的内置系统的试验
16.7.1 正压试验
应将正常运行所规定的至少5倍的最大内部正压试验压力,即至少为1000 Pa的压力施加到内置系统内,历时120 s±10 s。内置系统应在额定温度的最严厉条件下进行试验。
增加的试验压力应在5s内达到最大压力值。
如果没有涌现永久变形,并通过16.6.2规定的试验则认为试验合格。
16.7.2无端障试验
内置系统应充满纯氦(体积分数95.0%或更高)并保持在最大事情压力值下,应利用氦气泄露检测仪来检测泄露情形,如果没有检测到任何泄露则认为试验合格。
注:泄露检测仪显示比室内正常含量高则认为已泄露。
16.8具有有限开释的内置系统的正压试验
注:该试验在正常运行时具有有限开释的内置系统上进行。
应把正常运行时所规定的至少1.5倍的最大内部正压的试验压力,即至少为200 Pa的压力施加到内置系统内并保持120 s±10 s的韶光。如果没有涌现永久变形,则认为该试验合格。
17例行试验
17.1功能试验
安全装置的性能应进行检讨。
17.2泄露试验
保护气体的泄露试验应按16.3的规定进行。
17.3无端障内置系统的试验
无端障内置系统试验应按16.7的规定进行。但是对付含有液体的系统,在正压试验时检讨液体的泄露可以用来更换氦气泄露试验。
17.4具有有限开释的内置系统的试验
内置系统试验应按16.8的规定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