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首场绿色电力交易圆满完成,成交电量6600万千瓦时,估量可降落二氧化碳排放量5.8万吨。这次交易的顺利开展,标志着广西开启了绿电消费新模式,充分发挥了市场浸染引发供需两侧绿电消纳潜力,是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主要举措。
参与这次绿色电力交易的共有10家发电企业,个中风电企业9家、光伏发电企业1家,交易标的涵盖5月绿色电力消费需求,均匀交易价格为48.5分/千瓦时,个中绿证交易价格为6.43分/千瓦时,通过市场化办法全面反响了绿色电力的电能代价和环境代价,精准匹配发用两侧绿色电力消费意愿,支撑绿色能源高效利用,引领用户用能向绿色低碳转型。
据悉,常规电能量交易、绿色电力交易、可再生能源消纳量交易是相辅相成的,绿色电力交易是在现有中长期交易框架下设立的独立交易品种。绿色电力在电力市场交易和电网调度运行中优先组织、优先安排、优先实行、优先结算,通过干系政策方法调动用电侧购买绿色电力的积极性。

在“双碳”目标大背景下,去年9月国家发改委开展绿色电力交易试点,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向清洁低碳转型,广西区内市场初步达成5对交易意向。今年,广西正式组织绿色电力交易,3月南方区域各电力交易机构联合体例印发了《南方区域绿色电力交易规则(试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正式印发了《2022年广西绿色电力市场化交易履行方案》,明确了区内绿电交易的详细履行方法,为交易的顺利开展供应了制度保障。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经济运行处处长彭忠说:“以市场化办法勾引绿色电力消费,既能表示绿色电力的环境、经济代价,也可以充分引发供需双方潜力,加快绿色能源发展,推动我区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绿电交易规则和方案发布履行后,我们第一韶光组织政策及规则宣贯培训和答疑,及时节制供需两侧绿色电力交易需求,积极推动广西区内符合条件的风电、光伏企业参与本次交易,同时做好电力交易系统改造,为交易供应了强有力的技能信息支持。”广西电力交易中央副总经理马琼说道。
据理解,用“绿电”置换用能权,除了能为企业保障正常生产经营外,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还算了其余一笔账:成交电量6600万千瓦时,估量可减少2.3万吨标煤燃烧、降落二氧化碳排放量5.8万吨。同时,在国际市场上,有“绿色”属性的产品更具竞争力。对出口企业而言,获取绿色电力交易凭据,相称于给产品增加了一道绿色认证。
华润广西售电公司是本次交易的首笔成交方。该公司为华润怡宝饮料(南宁)有限公司、广西伊利冷冻食品有限公司等全国型优质用户购买5月份绿色电力500万千瓦时,有效提高企业绿电消费比重,实现了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高度统一。该公司总经理史林认为,从远期看,采购绿色电力将成为企业清洁低碳转型的主要方法,进一步为产品发卖赋能。
百色乐业扶贫风电场成交了电量1900万千瓦时,该公司总经理马丰云认为,参加绿色电力交易为风电拓宽了消纳路子,促进了广西可再生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也推进国家村落庄振兴计策落到实处。
据马琼先容,下阶段,广西电力交易中央将持续巩固完善绿色电力交易机制和市场体系,勾引市场主体主动消费绿电,常态化开展绿色电力交易,更大规模推动广西绿色电力发展,为广西经济社会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经济日报 童 政 通讯员 韦 露 黄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