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号称“元宇宙第一股”的飞天云动(6610.HK)发布配售结果公告,发售价已厘定为每股发售股份2.21港元,公司自环球发售收取所得款项净额估计约为5.319亿港元(假设逾额配股权未获行使)。预期股份将于10月18日于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飞天云动参展(图源:公司微信公众号)
公开信息显示,飞天云动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2008年景立的掌中飞天科技,这家曾经紧张从事游戏及游戏业务的公司在2017年7月挂牌新三板,后于2019年8月摘牌。险些是在挂牌新三板期间,掌中飞天科技完成了从游戏业务向AR/VR内容和做事业务的转型。

2021年,伴随着浩浩荡荡的“元宇宙”大潮,掌中飞天科技也躬身入局,宣告将开拓飞天元宇宙平台,这一年12月,掌中飞天正式更名为飞天云动。
改名后不久,飞天云动就首度递表港交所,但因未能在6个月内通过聆讯或招股而失落效;今年7月8日,公司二度递表。
招股书显示,目前飞天云动的主营业务仍集中于在中国供应AR/VR内容及做事,2019-2021年,飞天云动分别实现营收2.51亿元、3.40亿元、5.99亿元;对应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2亿元、0.59亿元和1.03亿元,呈现逐年增长态势。今年一季度,公司营收为2.29亿元,对应扣非归母净利润0.40亿元。
本次IPO,飞天云动募资拟紧张用于增强研发能力并改进技能根本举动步伐、做事及产品;提升发卖和营销职能;潜在的选定合并、收购和计策投资;未来12至36个月开拓飞天元宇宙平台;以及用作运营资金和一样平常公司用场。
值得把稳的是,虽然顶着“元宇宙第一股”的头衔,但市场上对飞天云动“元宇宙含量”成色究竟几何始终存在质疑。
首先,从飞天云动主营业务来看,AR/VR营销做事收入仍霸占绝对上风。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公司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54.6%、41.9%、63.2%,2022年一季度的占比为72.3%,呈逐年上升趋势。今年AR/VR营销做事收入达到四年以来的最高点,占比超过七成,反不雅观AR/VR内容与AR/VR SaaS,今年上半年收入占比仅为23.5%和4.2%。
剖析认为,AR/VR营销做事业务的实质只是将广告业务嫁接到AR/VR平台上,将店铺、景点、课件、互动游戏、商品展示等传统业务打造为虚拟版本,让传统业务换个阵地,使公司呈现出“科技感”。因此也有不雅观点称飞天云动只是家“营销”公司。
与此同时,“元宇宙”的开拓须要弘大的研发投入,但近些年飞天云动的研发开支在收入中的占比始终未超过5%,且呈逐年低落趋势。2019-2021年以及2022年一季度,该公司研发开支分别为1143万元、1505万元、2170万元和815万元,在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4.6%、4.4%、3.6%和3.6%。
比拟去年3月在纽交所挂牌上市的美国在线游戏创作平台Roblox,该公司在2020-2021年以及2022年一季度的研发用度分别达到13.1亿元、34亿元、11.3亿元,占营收比例靠近20%。
针对研发投入占比较低,飞天云动曾阐明为系司帐口径不同,研发开支仅打算公司自研引擎SaaS平台,而为B端客户定制化开拓产品等并未计入研发用度中。
截至发稿,据华盛通,飞天云动暗盘交易跌4.52%,报2.11港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