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沥奇槎铁路隧道对涉水线和地面提示语做了更为能干的标识。
2023年9月26日南方都邑报关于水浸黑点宣布的部分版面。
2023年9月尾,南方都邑报实地调研佛山市多个“水浸黑点”,大篇幅宣布呈现9·8暴雨期间佛山多个易涝点的险情,并为佛山培植海绵城市建言献策。时至年底,佛山水浸黑点管理事情有何新进展,在海绵城市培植方面有何计策?南都梳理最新成果并对部分黑点展开回访。

事宜回顾
十几处水浸黑点遍布全市 一地下穿隧道积水深数米
2023年3月以来,佛山全市公布了16处水浸黑点,到5月尾“龙舟水”来袭之时,已经全部完成整治。但在9月7日至8日,受台风“海葵”残余环流和西南季风的影响,佛山遭遇今年最强的一次降水过程,全市5区均发布暴雨赤色预警旗子暗记。截至8日13时30分,佛山全市涌现了城乡内涝点72处,道路中断4处,小型崩塌5处和1处滑坡(均属非在册点)。
就南都2023年9月中旬所探访的12处易涝点来看,有5个地方在平时雨天基本很少涌现水浸的征象,剩余7个地方在雨天仍旧易涝,个中七滘工业区、大田工业区长年逢雨必浸,易造成租户受损;乐安牌坊、石湾江湾跨线桥底(中国陶瓷城)等2个地方易涝且退水速率较慢;顺德美的环球创新中央(南门)路段、南海甘坑隧道等2个地方虽然易涝但由于处置及时,积水很快便会退去。
还有一处范例的水浸黑点存在安全隐患。位于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的奇槎铁路下穿隧道在2023年9月7-8日的强降雨期间发生严重水浸。8日晚间在现场创造隧道险些已淹没至顶部,据测算约有5米高,干系部门称隧道积水排干全程耗时约20小时。
该隧道涌现水浸事件并非首次。据“南海公安”,2022年7月3日,受暴雨影响,该桥洞有3名群众被困;据“南海大沥”,2017年8月27日,奇槎铁路隧道因停电导致固定泵无法抽水禁止通畅。
部门回应
极度景象影响导致水浸 抓紧推进排水防涝培植
对付大沥奇槎铁路隧道发生的水浸险情,大沥镇干系部门曾向表示,近两年来并未收到关于隧道水浸的投诉反馈,2023年9月的积水情形是受极度景象影响,超出隧道内泵站正常运行的事情边界。9月8日凌晨约4时开始,河水漫入隧道,叠加强降雨涌现积水情形。同时表示:2017年8月27日并非片区停电导致泵站无法事情,而是泵站永劫光超负荷导致其启动自我保护的断流保护机制。近五年,受极度台风尚象影响造成的大面积水浸情形发生过两次。
大沥镇还表示,该隧道排水泵站已经做过多次升级,在台风“山竹”后,有关部门已经为该隧道增加安装了泵站自动抽排系统和视频监控,并应时增加水马围蔽、鉴戒带和社区巡查。目前,该隧道配建的强排泵站共设置4台水泵,排水系统整体运作良好。大沥市政办还对排涝应急做出了以下提升优化方法:一是加强雨天值守监控。新增了3支球形监控枪,全方位高像素监控覆盖隧道两侧,若暴雨升级至橙色暴雨及以上等级则增派值守职员做好现场盯守事情;二是完善道路交通管控方法。在隧道南北两侧入口新安装了带有警示标语的不锈钢护栏,若发生隧道积水无法通过的情形,则第一韶光关闭闸口禁止统统车辆及行人通畅;三是改进排水系统。操持通过新建集水泵池、砌筑辅道挡水墙和改换旧排水管道等方法提升隧道抽排能力,目前正在方案研讨阶段,操持在2024年汛期来临前基本落成投入利用。 对付禅城区易涝点情形,禅城区住建水利局回应称江湾跨线桥底(中国陶瓷城)易涝点位现状地形四周高,中间低,南高北低,是禅城区登记在册的水浸黑点。2023年5月尾前已经对该区域履行了包括青柯街雨水箱涵工程和石牛背涌排涝泵站工程,片区经历了多场暴雨景象磨练。
南都此前也曾把稳到,佛山市2016年在全省率先开展海绵城市培植事情;2022年11月成功获批广东省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培植示范城市:2023年5月入选全国海绵城市培植示范城市。未来三年内,中心财政将给予佛山9亿元海绵城市培植专项资金补助。
南都宣布推出后,2023年10月10日,佛山市召开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示范城市现场会。佛山市委副布告、市长白涛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尽快补齐短板弱项,抓紧推进排水防涝干系工程培植,加快肃清易涝风险区和城市易涝点;要强化统筹联动、督导督办、宣扬勾引,凝聚强大协力,高质量做好海绵城市培植示范事情。
管理进展
佛山多地持续推进水浸黑点管理工程
据佛山市水利局官方"大众年夜众号,顺德城市内涝等问题在降水多发的汛期更为突出。顺德正以联围作为治水单位,将全区水域划分为七大联围,系统推进上水环境综合管理。
据理解,2022年9月尾,试点联围工程顺利动工培植,经由一年多努力,已有9个区块基本实现雨污分流、河涌水质达标、内涝风险点肃清等目标。
禅城区住建水利局也同步向南都更新了中国陶瓷城水浸点管理情形的最新进度,其表示正通过管网清疏、应急强排、扩建排水通道,加强水利调度等多方面方法,最大程度肃清水浸隐患。
一是落实专人值守,在暴雨黄色预警后,及时采纳应急排涝方法;二加强江湾路段排水举动步伐的日常巡查及养护清疏管理,确保排水管道畅通;三是履行青柯街雨水箱涵工程,新建6000×2500mm雨水暗涵至石牛背涌,总长约0.43Km。按方案培植江湾路雨水箱涵,须合营地铁四号线施工同步培植;四是推进鸭利咀涌整治工程、石牛背涌扩宽整治工程、在青柯涌培植8立方米/秒规模二级排涝泵站;五是完善与区应急部门的沟通机制,在暴雨期间加强青柯街雨水箱涵和石牛背排涝泵站联合调度运行,折衷张槎街道片区内各紧张排涝泵站。
2023年6月份以来,已在江湾三路(陶瓷城)对出路段新增设雨水格栅、雨水管,对该区域配置有大型排涝设备和抢险职员,水浸征象相较往年得到缓解。
南都随机回访了南海区安乐牌坊附近及大沥镇奇槎铁路隧道。在现场看到,奇槎隧道顶端已最新安装了一个显示实时水深数据的电子屏,并对涉水线和地面提示语做了更为能干的标识。对付泵站改造升级的工程进度如何?干系部门表示不便透露。
此外,据佛山市海绵城市协会官方"大众年夜众号,2023年11月,佛山市赴四川泸州、遂宁市展开了海绵城市培植调研事情,并成功举行了佛山市海绵城市培植管理培训会,来自清华大学、中国水科院等的四位专家为佛山在推进海绵城市培植中所涌现的问题出谋划策。
总第154期
统筹编辑:黄亚岚 董晓妍
采写/拍照:南都 孙振凌 陈飞龙 丁韫媛 李焕怡 陈斌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