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猛增长的同时,康健险也正面临着深刻的变革。”在近日召开的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第三届康健险专业委员会全体事情会议上,中国太保副总裁、太保康健险董事长马欣说。
与会业内人士表示,为适应新的经济社会形势需求,商业康健险要向产品长期化、保障任务多元化、稠浊化、做事报销并重的方向转型。在这次会议上由中国太保发布的《康健保险大数据家当运用研究》白皮书(下称“白皮书”)显示,保险公司在康健医疗大数据运用方面虽已较为普遍,但在展业营销和理赔环节两方面仍存痛点。
康健险面临变革

凭借政策红利外加民众康健意识加强,康健险无疑是近两年人身险市场上最亮眼的一抹色彩。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0年康健险原保险保费收入为8173亿元,同比上涨15.7%,远高于人身险总体7.5%的涨幅,康健险在人身险中的保费比重进一步增长至24.5%。
“今年前五个月,康健险业务原保费收入达4427亿元,同比增长12.7%,是全体保险行业增速最快的险种。今年整年康健险业务规模有望超万亿元。而展望2025年,这将是一个两万亿元的市场。”马欣说。
不过与会专家均表示,康健险快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深刻变革的局势,进入了转型升级、创新打破的新阶段。
马欣表示,“惠民保”等普惠型康健保障产品促进了消费端教诲,有望催生更深层次的需求。随着中国老百姓康健意识的提升,“非标体”、“带病体”的康健保障需求也日益受到关注,险企须要深入推进基于更为细分客群的产品创新。从国家医疗总用度支出来看,商业康健险的占比虽然提升较快但仍旧处于较低水平。从生态发展看,康健险作为支付方,与医疗、医药的深度领悟仍在路上,须要进一步加快跨界资源整合,以知足国民全方位的康健保障和做事需求。
中国保险协会党委布告、会长邢炜认为,康健险须要加快从事后赔付向事前管理的转型延伸,通过就医帮忙、康健咨询、康健干预等做事在疾病预防、康复照顾护士等方面提高做事质量,补充和完善全体社会保障体系。其余,可以通过患者的行为管理、产品创新、数据共享的对接、做事规范标准培植等办法,做好风险防控和干系做事。
康健医疗大数据运用的关键痛点在哪里?
白皮书显示,康健医疗大数据已被运用于保险业各大业务环节,理赔和承保这两大核心业务环节对其最为依赖。
从调研数据来看,已有七成险企进行了大数据运用的投入,规模越大的公司在该领域的投入力度就越大。就投入金额来看,目前已布局的公司可以分为 “重点布局”和“初步考试测验”两种类型,重点布局的企业资金投入已超过1000万元,而初步考试测验的企业资金投入只在500万元以内。大型公司中约四成已进入了“重点布局”阶段,但其他规模的公司大多数仍处于“初步考试测验”阶段。
整体而言,保险行业在康健医疗大数据的培植和运用上已经初见成效。但是,在开展康健医疗大数据运用的过程中,保险公司也面临着多种寻衅。
白皮书显示,在实际业务运用中,展业营销和理赔环节痛点最突出。客户画像不精准和客户难以触达是险企在营销展业路径上碰着的重大阻力。大型公司须要康健医疗大数据来提升其弘大代理人军队的展业能力,并开拓更多元化的数字化展业渠道以做事好规模弘大的大众市场;而发展型公司则须要借助大数据运用来拓展数字化获客渠道并提升展业效率,以填补其在传统渠道上的劣势。
而在理赔环节,理赔资料数字化程度低,是理赔涌现问题的根源。这一问题意味着保险公司缺少足量且丰富的数据,影响了理赔流程的线上化和自动化程度,并给反敲诈带来了很大的寻衅。
白皮书认为,整体来看,规模越大的公司,在理赔环节的痛点更加严重。大型公司因经营范围广,业务范围涵盖较多信息化程度偏低的地区,以是理赔资料的数字化程度也总体较低,进而导致理赔敲诈的问题较严重。
白皮书呼吁加强业内互换与互助,充分利用既有数据资产和能力,推进商业康健险的多元化发展;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现行康健医疗大数据干系的法律法规与政策,为康健医疗大数据的跨行业运用供应法律法规支持;在顶层设计的辅导下,开展跨行业互助,推进康健保险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