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钱买会员”,值不值?
南京市苏宁雨花物流基地一派繁忙景象,事情职员正在积极备货、打包、贴标签。方东旭摄(公民图片)
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张女士平时只在京东上购物,缘故原由是她花了149元购买了京东“PLUS会员”。成了会员,张女士不仅享受额外的商品折扣,还拥有免费上门退换货、24小时专属客服等“特权”。为了让这笔会员费不白花,张女士在网上购物时,尽可能地选择京东。

如今,像张女士这样“费钱买会员”的消费者越来越多,会员制电商也被称为“新型电商”模式。这种模式究竟新在哪里?未来又将呈现哪些趋势?
“会员制”新在哪里?
会员制电商,顾名思义,即电商平台给付费会员供应价格优惠或特色做事。不同于传统电商以“卖货”为紧张盈利办法,会员制电商的紧张利润来源于会员费,这担保了电商平台可以用更低的价格为消费者供应高质量产品和风雅化做事,从而换取用户的忠实度。
近年来,会员制电商在海内快速发展,淘宝、京东、网易等电商平台纷纭引入会员模式。比如,京东“PLUS会员”数量已经超过1000万,续费率达到80%。阿里巴巴也于去年推***价888元的“淘宝88VIP卡”,持有该卡的消费者可以在天猫超市、天猫国际官方直营等板块享受9.5折优惠,同时还能成为阿里巴巴旗下***、音乐、外卖等平台的VIP会员。
实际上,虽然常被冠于“新模式”称谓,但会员制电商并非全新创造,它脱胎自零售业的“会员模式”。范例案例包括美国连锁零售超市好市多(Costco)。它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实行会员制,其净利润险些全部来自会员费。在电商平台方面,亚马逊早在2005年就推出了“Prime会员”制度,经由14年景长,如今会员数量已经达到1.19亿,覆盖美国约50%的家庭。有调查显示,这些会员每年均匀消费额约2500美元,而非Prime会员均匀消费额仅靠近600美元。
谁是“20%的用户”?
在电商领域,有一个著名的“二八定律”,即电商平台80%的利润来自20%的用户。电商“会员制”瞄准的正是这20%的消费者。
如今,中国电商市场增长速率正在放缓,从2017年开始,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增速低落到20%以下。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一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为22379亿元,同比增长15.3%。
随着市场增长红利的减弱,电商平台间的竞争开始加剧,纯挚靠营销拉动消费的模式已难以为继,从争取新用户转向保持用户黏性成为一定选择。
谁是那“20%的用户”?各大电商平台都在奋力挖掘,这是海内电商平台纷纭推出会员制的营销逻辑。
同时,中国电商市场的消费不雅观念也在发生改变。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消费者更加看重商品品质和个性化做事,这唤醒了消费者付费意识,也带动了中国电商市场逐步由供给驱动转变为消费驱动,进入消费升级的“新零售”时期。
市场调查机构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零售业付费会员消费洞察报告》指出,零售业将迎来付费会员时期,作为零售业主要发展方向,供应高质量的产品是企业须要关注的核心问题,而付费会员知足了消费者对价格、品质以及做事的需求,同时付费会员也为企业带来了高购买力、高忠实度的客户和较高的平台运营效率。
是风口还是虚火?
2018年底,曾有财经专栏作家表示,2019年会有三大商业模式创新:圈层社交、私域电商、会员制。
会员制电商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这一预测。然而,相对付中国弘大的免费注册用户规模,会员制电商的体量还是很小。在免费注册制仍作为电商领域通畅机制确当下,有多少中国消费者乐意以付费会员的形式为商品做事付出更多溢价,尚难确定。
与消费者可能表现出的迟疑比较,会员制电商最大的障碍来自于自身。随机调查了几家推出会员制业务的电商平台创造,这些平台的会员制大多还勾留在“额外折扣”这一营销范畴上,且这些优惠只适用于部分商品。在平台保留对“部分商品”阐明权的情形下,真正能给消费者带来优惠的实际上少之又少,更不用说个性化、精准化的电商做事了。
“口碑变得非常主要,逻辑也很大略,你的做事能力和会员增长是成正干系的,像一个跷跷板的两端,如果这边会员很多,但那边做事没跟上,就会形成恶性循环。”会员制消费做事平台小黑鱼首席实行官严海锋说。
同时,许多电商平台开始过度放大“会员制”的社交属性,热衷于依赖病毒传播来进行会员“拉新”,这一征象有时乃至超出了法律边界,导致近年来有多家以“会员制”为噱头的电商平台被监管部门认定涉嫌传销。
云集电子商务研究中央主任曹磊说:“社交电商不能轻商品重社交,一些社交电商稀释了平台的品控能力,反而丢失了电商的根基,而消费者的核心诉求依然是商品。”
专家表示,会员制的利害,核心在于以优质商品和做事为根本,搭建一套合理的会员权柄构造。通过对不同会员供应的分级式做事实现精准营销,有效对接不同消费者的风雅化需求,从而将供应链资源进行代价开释的最大化。只有这样,会员制电商才会成为真正的风口,而非一团虚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