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现有经营性网店9万多家
根据省工商局网络交易监测中央系统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市共有各种市场主体开办的经营性网站8107家,占全省总数的7.02%,网站总数列全省第五位;有网店92525家,占全省9%,居全省第四。
从区域分布情形看,目前,海安经营性网站数量最多,有1723家,占全市21.26%;海门、崇川、启东经营性网站数量分别居第二、三、四位。崇川企业网店数量最多,有6010家,占全市39.26%。

从网店在全国性第三方交易平台的分布情形看,淘宝网上的店铺最多,占70.3%;1688上的店铺占20.09%;天猫和京东分别占比4.66%和2.03%;一号店、苏宁易购紧张以自营业务为主,其开放平台上的南通网店数量占比分别是0.52%、0.38%。
市工商局12315平台2016年度受理网络消费投诉1441起,占总投诉量的16.31%。而今年,仅1至7月,受理网络消费投诉就有1469起,占总投诉量的20.01%,较去年同期增长90%。
市工商局干系卖力人先容说,与往年比较,消费投诉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涉及微信"大众年夜众号、微商等新领域新业态的网络购物投诉,成为消费投诉新热点,投诉数量不断增多。涉及旅游、个性定制、信息发布等生活做事领域的网络消费,则是网购投诉的重点。
多管齐下,加强网络交易监管
针对我市重点企业网上维权手段少、难度大等实际情形,市工商局于今年率先在全省启动“云剑护企”线上线下一体化维权平台,依托工商部门与阿里巴巴建立的“红盾云桥”系统的数据支撑和“网络交易监管平台”的技能支持,为我市重点企业开通了“红盾云桥”直通车,开辟了网上护企维权的快速通道。
与此同时,市工商局积极开展网络交易商品质量抽检,并加强监管司法。2016年,选择质量投诉较多、消费者反响比较突出的互联网发卖商品进行了专项抽检,共开展了31个批次手机和家纺类商品抽检,个中4个批次不合格,有1家手机商家被备案惩罚。今年开展了80个批次的床上用品和30个批次的蚕丝被的抽检,个中有23个批次商品被剖断为不合格,合格率79.1%。
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已连续开展三年。各县(市)区通过投诉举报、网络搜索、在线监测、商品抽检等渠道,集中查办了一批网络违法案件。据统计,2016年度市工商局全部系网上检讨网站(网店)7147个次,实地检讨网站(网店)经营者1687家,责令整改网站126家,提请关闭网站4家;备案查处网络违法案件144件,罚没款总额263.94万元,移送公安机关案件1件。案件数和罚没款总额均居全省前列。
协同监管,优化网络消费环境
“网络交易监管涉及主体准入、交易行为规范、价格监管、产品质量、网上支付、物流快递等多个环节,仅靠某一个部门监管,效果肯定不理想,必须依赖各部门强有力的协作合营。”市网络市场监管部门联席会议调集人、市工商局局长瞿永国表示,今后,将充分发挥联席会议平台浸染,通过常态化、实体化运作,在办理实际问题高下功夫。
据先容,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共有13个,包括市工商局、市网信办、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公安局、市商务局、市质监局、市物价局、市食药监局、南通海关、南通考验检疫局、南通通信行业管理办公室、市邮政局等。其紧张职能有:研究提出网络市场监视事情思路以及促进网络市场康健有序发展的政策建议;加强网络市场监管的法制及制度培植;加强对网络市场监管的部门协同、辅导和监督;折衷办理网络市场监管中的重大问题等。
联席会议办公室将建立信息定期报送制度,并不定期召开联结员会议,通报有关情形,折衷落实联席会议议定事变。利用联席会议平台开展课题联合攻关,在破除监管难题上形成强大协力。
昨天召开的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明确,各成员单位将加快信息共享,建立覆盖线上线下的企业及干系主体信用信息采集、共享与利用机制;积极加强信用监管,推进网络市场违法案件信息公开,充分发挥取信联合勉励和失落信联合惩戒机制作用;推动社会共治,辅导和督匆匆网络经营主体特殊是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严格落实主体任务,加强社会公众年夜众对网络市场秩序的监督,努力构建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网络市场管理新机制,共同营造公正竞争的网络交易市场环境,积极促进我区电子商务康健有序发展。
沈雪梅